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腸道成長關鍵期,如何幫助孩子消化好?

李雷
原創(chuàng)
中科院生物學博士。擅長生物、醫(yī)學、健康。年更新近300圖文
收藏

被稱作「第二大腦」的腸道,不僅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同樣也是我們最重要的免疫系統(tǒng)之一。尤其對于處于腸道成長關鍵期的寶寶來說,腸道的健康直接關系到他們的生長發(fā)育,所以關注重點要有所側重。為什么這么說?

那是因為,當孩子出生以后,固有的生理功能就已經(jīng)基本建立起來了,比如他們的胃部可以分泌胃蛋白酶并存在胃液等,比如他們的腸道具有吸收營養(yǎng)的功能,這些在未出生或者剛出生的時候就具備了。

但是有一項內(nèi)容,對消化至關重要,卻是在寶寶出生以后才開始從頭建立,那就是:腸道菌群。腸道不快活,孩子也就更難以自由成長與探索,而在腸道成長的關鍵期,我們?nèi)绾巫尯⒆酉?,茁壯成長?今天就和大家從什么是腸道菌群以及如何建立腸道菌群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01,什么是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又稱為腸道微生物,是生活在腸道內(nèi)的微生物的總稱。不過,別小看腸道微生物,它們的存在可以說是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簡單做個對比,我們?nèi)梭w的細胞數(shù)大概是40-60萬億左右,而腸道微生物的數(shù)量高達百萬到千萬億;我們?nèi)梭w的細胞種類也就是幾十種,而腸道菌群的種類高達上千種。

這樣一看,這到底是人還是腸道菌群的基地呢?

其實,經(jīng)過無數(shù)年進化適應,腸道菌群已經(jīng)成為了人體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們在人體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這些菌群,不是與生俱來的。

02,腸道菌群如何建立?

寶寶在母體內(nèi)基本上是無菌的狀態(tài),只有出生以后,來到這個充滿了微生物的世界,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有微生物,我們喝的水中有微生物,我們吃的食物上也有微生物,我們穿的衣服也有微生物,于是,這些微生物也就開始來到了我們體內(nèi)開始定植。

不過,想要來到體內(nèi)腸道,并不那么容易,人體可是有免疫的哦。

這里我們以凝結芽孢桿菌為例,來了解下腸道微生物的定植之旅。

凝結芽孢桿菌是一種可以產(chǎn)生芽孢的桿狀菌,本質(zhì)上是屬于乳酸桿菌門類的。這種菌最早是上世紀中葉被科學家分離出來的,而它本身就是我們腸道菌群的組成部分,也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1】。

當我們接觸食物、水的時候,凝結芽孢桿菌也會隨著一起進入體內(nèi)。

他們首先要接觸的是口腔和食管,不過,在這之前,往往要經(jīng)歷溫度的第一步考驗,畢竟不少時候我們的食物會經(jīng)過加熱如蒸煎炸炒等處理。

而凝結芽孢桿菌能夠耐受較高的溫度,研究發(fā)現(xiàn),凝結芽孢桿菌在85℃的鹽水中加熱30分鐘,他們的活細胞數(shù)量并沒有顯著減少。這就保證凝結芽孢桿菌能夠抗得過較高溫度而不被滅活,這樣才能來到人體。

當然,不僅僅是高溫,常溫同樣也是個考驗,不少微生物只能在低溫情況下才能很好地保存,一旦溫度提升,哪怕是常溫下,也會很快就死亡了。所以這也是凝結芽孢桿菌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在常溫下,也能穩(wěn)定的存在。

不過,接下來,就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考驗了,因為胃酸來了。

我們的胃部里存在著非常強烈的胃酸,ph值可以達到2-3左右,這種強酸性情況下,很多生物直接就被酸性消滅了。

那么凝結芽孢桿菌扛得住嗎?答案是可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凝結芽孢桿菌在ph2的人工胃液中可以穩(wěn)定存活3小時以上。

接下來,通過了胃部,就來到了腸道,這個時候,就看凝結芽孢桿菌能否形成優(yōu)勢菌群從而存活了。答案也是可行的。

凝結芽孢桿菌這種腸道菌群,是可以順利通過高溫、ph的考驗,最后來到腸道,并對人體的腸道狀況做到維持作用【2】。

這就是腸道菌群的意義,凝結芽孢桿菌作為腸道菌群的一員如此,其他腸道菌群也一樣,能夠經(jīng)受得住胃酸和高溫的考驗,最后植到腸道,成為人體的一部分,對人體發(fā)揮有益作用。

03,益生菌

基于此,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個新的名詞來定義這些腸道菌群,那就是:益生菌。

顧名思義,就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菌。

這個名字很討巧,那就是,必須對人體有益,所以并非所有腸道菌群都是益生菌,比如大腸桿菌同樣是腸道菌群,但是攝入會有害,自然就不屬于益生菌了。而凝結芽孢桿菌這種就是益生菌。

當前已經(jīng)有很多零食、健康食品含有益生菌,大家可以試著選擇一些類似的產(chǎn)品。

家長對寶寶的健康都十分關注,而對于正處于腸道功能建立的關鍵期,腸道菌群是重中之重,關系到了寶寶的消化和健康問題。

家長們要做好均衡膳食,讓孩子盡量不挑食,這樣才能讓腸道菌群得以順利建立。

1 、Nakayama O. Spore-form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Food Processing 1966; 2: 25–7.

2 、Ara, Katsutoshi, et al. "Effect of spore-bearing lactic acid-forming bacteria (Bacillus coagulans SANK 70258) administration on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defecation frequency, fe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humans and rats." Microbial Ecology in Health and Disease 14.1 (2002): 4-13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孩子腸道成長關鍵期,家長們要做好均衡膳食,讓孩子盡量不挑食,這樣才能讓腸道菌群得以順利建立。
2022-06-13
周東虎
進士級
孩子腸道成長關鍵期,家長們要做好均衡膳食,讓孩子盡量不挑食,這樣才能讓腸道菌群得以順利建立。
2022-06-13
星光不問趕路人!
學士級
不挑食!均衡膳食!??????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