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在非洲的五十多個國家中,位于東非的肯尼亞更是被冠以“野生動物陳列櫥窗”的美名,是全世界游客赴非旅游的首選地之一。
作為世界第四大最佳旅游目的地,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67處動植物保護區(qū)域,包括26個國家公園、4個海洋國家公園、29個國家保護區(qū)、6個海洋國家保護區(qū)和6個國家動物庇護所。聞名遐邇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就發(fā)生在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qū),被譽為“世界第七大自然奇跡”。
(原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題寫叢書名)
中國科學院的第一個大型海外科教基地——中國科學院中-非聯(lián)合研究中心,就坐落在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近十年來,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多次遠赴非洲,與非洲科學家們一同,做了許許多多的工作。
在辛苦的科學考察與研究任務之外,他們也沒有忘記科普工作。比如這本《肯尼亞常見野生動物鑒賞》,就是他們的最新作品。
《肯尼亞常見野生動物鑒賞》,是中國科學院“魅力東非”系列叢書的第一本。在書中,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用嚴謹又詼諧的筆觸,記錄下了50種常見哺乳動物和80種常見鳥類,邀請讀者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走向樸素而狂野的非洲自然,一起認識野生動物,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關注野生動物,關注生態(tài)保護。
更權威
這本集科學性、觀賞性、研究性為一體的動物科普圖書,是作者們致力于公眾科普教育、為野生動物保護事業(yè)做出的努力和嘗試。
它由數(shù)十位中國科學院專家共同編寫,中國科學院中-非聯(lián)合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嚴雪研究員擔任主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參與核定物種信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參與繪制物種分布圖。
更直觀
使用衛(wèi)星遙感地圖展示每個保護區(qū)和每個物種的分布情況。
捕食、交配、奔跑、飛翔……近距離攝影,定格動物的精彩瞬間。
更有趣
或許通過BBC,通過Discovery,通過中央電視臺,你已經(jīng)知道了非洲大草原的遼闊,見過了東非大裂谷的壯觀,欣賞了馬拉河上的“天堂之渡”,但屬于非洲動物的神奇世界,還隱藏著更多更美的秘密,等待你去探索——
來認識一下非洲的“BIG FIVE”天團吧——非洲水牛,獅子,花豹,非洲象,犀牛。
來看看納庫魯湖上一望無際如燎原火焰的火烈鳥群吧!
孩子們一定喜歡這毛絨絨的蹄兔或是大耳狐。
女生們或許會為美麗的埃及“圣鳥”或是雜色花蜜鳥傾倒。
網(wǎng)絡達人們的表情包里是否收藏著這只猛禽捕食的身影?
還有更多娓娓道來的小故事
獅子是世界上唯一雌雄兩態(tài)的貓科動物,眾所周知,雄獅有著濃密的鬃毛,而雌獅沒有鬃毛,但在桑布魯,卻有著沒有鬃毛的獅子,難道獅子里也有“偽娘”嗎?
斑嘴彎嘴犀鳥在繁殖時,雄鳥會選擇一個樹洞,用泥土、果肉果汁和鳥糞混合物將雌鳥封在里面,只留下一道細縫,一直到孩子們長大到擠不下一家鳥,才會“拆遷”離開。
有的動物看似兇猛,實則你在害怕它時,它更害怕你;而有的動物盡管看似溫和又笨拙,只會羞澀地躲在水里用黃豆眼打量著你,實則脾氣暴躁,小短腿上了地面,跑得可比你快得多了。
……
正如推薦序言中寫到的:
本書的出版,是中國科學院中–非聯(lián)合研究中心致力于公眾科普教育,為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事業(yè)做出的努力,希望中-非中心不忘初心,為推進非洲野生動物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繼續(xù)貢獻力量。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