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初的一天,夜間零點左右,在法國西北海岸布雷斯,英國“前衛(wèi)”號核潛艇和法國“凱旋”號核潛艇發(fā)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水下“交通事故”:兩艇相撞了。
英國“前衛(wèi)”號核潛艇(圖片來自網絡)
法國“凱旋”號核潛艇(圖片來自網絡)
占地球70%表面積的茫茫大洋可謂浩瀚無邊,隱身其中的潛艇除了其主人外,別人是很難發(fā)現(xiàn)的。這兩艘均屬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配有高度集成的主/被動搜索和攻擊聲吶設備,能發(fā)現(xiàn)跟蹤50英里(1英里=1.6093km)以外的目標。那既然如此,它們又何以相撞呢?
根據(jù)事后專家調查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有:一是英、法核潛艇的噪聲小到難以探測的地步。時任法國國防部長的莫蘭在解釋這起事故的原因時打趣說:“這次相撞是純技術問題,因為我們潛艇的噪聲比一只蝦的動靜還小?!倍菆?zhí)行戰(zhàn)略值班任務時不使用主動聲吶,而是依靠被動聲吶監(jiān)視其他艦艇的動向,以降低被探查的可能,而當時這兩艘核潛艇的時速僅為7km,噪聲非常低,被動聲吶很難偵聽到。據(jù)了解,潛艇的噪音降至90分貝左右就可以“淹沒”在浩瀚的海洋背景噪音中。
事實上,這樣的水下“交通事故”曾經發(fā)生過多起。1970年6月18日,蘇聯(lián)“回聲”Ⅱ級核潛艇與美國“鱘魚”級核潛艇在巴倫支海相撞;1986年在直布羅陀,美蘇潛艇再次相撞;1993年巴倫支海,美國潛艇又和俄羅斯?jié)撏嘧病?/p>
這類潛艇相撞的水下“交通事故”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潛艇降噪設計越來越好,使得潛艇越來越難以發(fā)現(xiàn),被探測到的距離也越來越短。水下戰(zhàn)場環(huán)境有著其隱秘激烈的特殊之處。艦艇目標從安靜趨于隱身,是對水下制導武器的一大挑戰(zhàn)。水下制導武器面臨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
英國“前衛(wèi)”號核潛艇——
是英國4艘“前衛(wèi)”級戰(zhàn)略核潛艇之一,1986年開始建造,1994年投入現(xiàn)役。排水量為1.6萬噸,長149.9米,寬12.8米,最大潛水深度為350米,額定艇員135人,可一次連續(xù)巡航90天。攜帶16枚洛克希德公司的“三叉戟”Ⅱ(D5)型潛地遠程戰(zhàn)略導彈,3級固體火箭,星體慣性制導,射程12000km,戰(zhàn)斗部為8枚分導式熱核彈頭,每枚彈頭相當于100~120ktTNT當量,圓概率誤差90m。4具533mm首魚雷發(fā)射管。馬可尼公司的“旗魚”線導兩用魚雷,主/被動尋的。聲吶是馬可尼/普萊西公司的2054型組合多頻聲吶,含馬可尼/費倫蒂公司的2046型拖曳陣,2043型艦殼聲吶,主/被動搜索。2082型被動探測和測距聲吶。對抗措施:2部SSEMK10誘餌發(fā)射裝置,用于發(fā)射2066和2071型誘餌。雷卡公司的UAP3型被動偵聽設備。
法國“凱旋”號核潛艇——
是法國“凱旋”級戰(zhàn)略核潛艇,1997年4月服役?!皠P旋”號長138米,水下排水量1.4萬噸,潛深可達400米,額定艇員111人。攜帶的潛射彈道導彈:16枚M45彈道導彈,每枚攜6個彈頭,彈頭威力為15萬噸,4具533毫米魚雷發(fā)射管,發(fā)射飛魚導彈和海鱔魚雷。導彈射程:M45彈道導彈>6000千米。聲吶系統(tǒng):DMUX 80, DUXX 5, DSUV 62 拖曳基陣。 法國“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該級艇采用單殼艇結構,耐壓殼內布置有魚雷艙、指揮艙、導彈艙、反應堆艙、主機艙、尾艙等6個艙室。首艙設5層甲板室。尾部采用泵噴射推進器,導管內外還敷有消聲材料,降低噪聲,提高推進效率。(來源:國防科技大學“科普中國”共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