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類生物是當今世界上已知的現(xiàn)存最古老且最常見的海洋生物之一,珊瑚所帶給我們的直觀性和形象化感覺像是一種海洋植物,其實從現(xiàn)代海洋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來看,珊瑚是生長于海洋之中的海洋動物,1723年馬賽醫(yī)生首次確定了珊瑚的動物學屬性[1]。
珊瑚主要是由無數(shù)微小的珊瑚蟲匯聚形成,珊瑚蟲屬于一種腔腸類動物,它體型微小,往往每個平均體長僅有幾毫米。珊瑚蟲的外形看起來仿佛花朵一樣,在海洋中用來捕食的小觸手宛若花瓣,圍繞在它水螅型的個體上,隨著水流擺動。珊瑚蟲能夠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鈣,用來分泌角質(zhì)或石灰質(zhì)的骨骼。暖水珊瑚蟲對于生存環(huán)境要求十分嚴格:海水溫度在22℃-28℃范圍內(nèi)適宜其生長,并且要求整體水質(zhì)清澈,光照必須充足。
紅珊瑚|北京市水生野生動物博物館
通常人們將生長在不同海域位置的珊瑚分為淺海珊瑚和深海珊瑚[3]:比較常見的造礁珊瑚就是淺海珊瑚,因其硬度較小,不能用于制作珠寶;深海珊瑚因其是在深海中完成的整個石化過程,形成孔隙較小、密度較大的珊瑚玉石,又稱貴重珊瑚,而紅珊瑚(如圖)就是深海珊瑚中最為珍貴的種類[3]。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目前全世界范圍內(nèi)共有9830種[5]珊瑚蟲分布于各大海洋,而被譽為“海中珍寶”可以作為寶石使用的紅珊瑚科物種目前為止僅發(fā)現(xiàn)42種[4],稀有程度堪稱珊瑚中的“貴族”。
古往今來紅珊瑚都被人們認為是象征著吉祥和幸福的東西,對其推崇備至,因其結(jié)構(gòu)致密、色澤艷麗,成為珠寶圈越來越多人的收藏首選。按照清代時期的頂戴禮儀二品的官員才有資格佩戴紅珊瑚,現(xiàn)如今人們依然保留著收藏與佩戴紅珊瑚的追求。古詩句:“絳樹無花葉,非石亦非瓊?!蓖昝涝忈屃思t珊瑚的獨具魅力,即不是石頭也不是美玉,卻有玉石溫潤以澤、晶瑩剔透、精光內(nèi)蘊的特性。探究紅珊瑚之所以具有華美艷麗的顏色,較為常見的觀點是珊瑚生長過程中吸收了海水中鐵離子,鐵離子作為一種致色物質(zhì),使得珊瑚逐漸變成紅色的。并且在火山運動頻繁的海底積蓄了大量的火山灰物質(zhì),其中含有錳、鎂和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在珊瑚吸收的過程中,因每種微量元素的吸收量不同,導致紅珊瑚的顏色各異[2],這大概就是形成艷麗多彩的紅珊瑚的原因吧!
縱觀歷史紅珊瑚的價值不僅僅被認為是有機寶石,它的藥用價值早在我國古典書籍就已經(jīng)有明確記載及廣泛應用,被譽為藥圣的李時珍就在其編寫的中草藥寶典《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關(guān)于紅珊瑚的藥性和功效:“去翳明目,安神鎮(zhèn)驚。用于目生翳障,驚癇,鼻衄。[1]”所以說紅珊瑚還是一味藥劑,在我國蒙古族及藏族等各地很久以前就經(jīng)常將紅珊瑚作為藥材,其中蒙古族醫(yī)方劑中紅珊瑚入方的就有26個常用方劑[1],且不少相關(guān)專家學者針對這些藥方展開多次現(xiàn)代藥理研究實驗,進而證明其具有治療功效。
隨著紅珊瑚飾品的流行,人們對于紅珊瑚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又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人們利用拖網(wǎng)進行開采,這種方式對于海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著極大的破壞性。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過度的捕撈、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環(huán)境的污染等因素,紅珊瑚資源早已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紅珊瑚的生長極其緩慢(每年徑向生長約(0.20~0.62)±0.19mm),現(xiàn)在它的數(shù)量極為稀少,其珍稀程度堪比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于是我國1988年就把紅珊瑚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008年被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3]。
紅珊瑚的存在,為其它生物提供和諧的家園,且能夠反映深海海洋生物多樣性現(xiàn)狀。喜歡不一定要擁有,而是應該更好去保護。
作者:李磊
[1]來英 包海鷹 包占宏.紅珊瑚的資源、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海洋藥物.2016,35(3)
[2]林梅琴.紅珊瑚喜歡不是擁有而是保護2016 (2)
[3]滕玲.紅珊瑚蟲的珍稀寶石之路 2015(10)
[4]WoRMS (2021). Coralliidae Lamouroux, 1812. Accessed at: http://www.marinespecies.org/aphia.php?p=taxdetails&id=125280 on 2021-08-27
[5]WoRMS (2021). Anthozoa. Accessed at: https://marinespecies.org/aphia.php?p=taxdetails&id=1292 on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