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鑒紅色航海藏品,聆聽百年黨史故事
時值建黨百年之際
中國航海博物館
推出“藏品里的黨史故事”專欄
帶領觀眾朋友們追尋
航海文物里的紅色印記
“海遼”輪的成功起義離不開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和“海遼”輪全體船員的英勇壯舉。早在抗戰(zhàn)勝利前夕,中國共產(chǎn)黨就已經(jīng)意識到做好海員工作的重要性。為做好統(tǒng)戰(zhàn),華夏公司海員與招商局海員頻繁接觸,“東方”輪船長劉雙恩也積極開展工作。
華潤公司“東方號”船長劉雙恩照片
中國航海博物館藏
“海遼”輪原本是一艘航行于上海至廈門的客貨班輪,屬當時的招商局管轄?!昂_|”輪船長方枕流與劉雙恩一直有密切聯(lián)系,并深受劉雙恩進步思想影響。
1949年5月,招商局通知“海遼”輪全體海員做好去臺灣的準備。6月,方枕流隨“海遼”輪返港,與劉雙恩明確表示不去臺灣。經(jīng)過雙方徹夜長談,方枕流決定起義,并商討了起義航線、如何做好其他海員的工作、油料儲備等起義難點。
“海遼”輪船長方枕流照片
中國航海博物館藏
1949年9月上旬,方枕流急告劉雙恩起義計劃,并報黨組織批準。與此同時,方枕流積極影響“海遼”輪報務員馬駿、大副張事規(guī)、二副席鳳儀等人,加強宣傳,培養(yǎng)積極分子,從思想上、組織上為“海遼”輪起義做好準備。同意參加起義的馬駿在宣傳、教育、爭取群眾、物色骨干力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海遼起義領導小組成員照片
(自左向右依次為:魚瑞麟、方枕流、席鳳儀、馬駿)
1949年9月19日18點整,“海遼”輪起錨。20點左右,“海遼”輪駛近香港鯉魚門信號臺,巧妙躲過鯉魚門信號臺盤查。方枕流讓馬駿、席鳳儀召集全體船員到休息室召開起義動員會。在遭到生火工為首的船員反對后,方枕流耐心向船員講解起義方案及政策,并聲明自擔全責,最終贏得船員的一致同意。
方枕流船長(左)、席鳳儀大副與全體船員涂飾輪船照片
中國航海博物館藏
起義海員將救生筏吊進大艙以更改輪船外形照片
中國航海博物館藏
“海遼”輪按照事先選好的航線,加速駛向巴林塘海峽。新任大副席鳳儀率領船員涂掉船上所有“海遼”相關字樣,改裝了船標,不再與任何電臺聯(lián)系,并實行燈火管制。28日晨,一艘漆有“安東尼”號標志的海輪突然出現(xiàn)在大連灣,拉響了破曉的汽笛,“海遼”輪順利抵達解放區(qū),起義成功。
1949年11月20日“海遼”輪全體船員起義紀念照片
中國航海博物館藏
革命事業(yè)的勝利,離不開義士雄心與縝密部署。方枕流作為海輪起義船長第一人,與志同道合的同志們一起,為中國海員的榮光歷史留下了恢弘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