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大海就在那』探展日志 | 中國港口博物館:港城的“千帆海舶

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官方賬號,一起去航海!
收藏

寧波(古明州)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段,兼得江河湖海之利。作為東亞海域的商貿(mào)中心,港城寧波持續(xù)輝煌,更一度呈現(xiàn)出“城外千帆海舶風”“商舶往來,物貨豐衍”的繁榮景象。

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的中國港口博物館就是一座大型港口專題博物館。

中國港口博物館文物重器,就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今天的“大海就在那”探展日志,讓我們走進『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展廳,欣賞中國港口博物館帶來的珍品文物。

戰(zhàn)國·羽人競渡紋銅鉞

戰(zhàn)國(前453-前221)

柄徑2、通長12.1、通寬11.7厘米

中國港口博物館 藏

最早的船只能使用人力。帆出現(xiàn)后,人們得以充分借用風力以助船勢。據(jù)文獻記載夏商時中國已出現(xiàn)帆,東漢時基本形成安全、有效的中國帆,宋元海船一般同時張掛主帆與小帆。

此銅鉞為靴形,單面刃,左右兩側(cè)不對稱。上方陰刻兩條相向的龍,前肢彎曲,尾向內(nèi)卷。下部邊框底線表示輕舟,內(nèi)坐三人,頭戴羽冠。也有學者認為,四人頭頂上方是船帆,說明2000多年前的越人已經(jīng)使用船帆航行。

西漢·船紋銅提筒

西漢(前202-8)

耳距24.8、口徑21、底徑18.9、高29.6厘米

中國港口博物館 藏

銅提筒,一種盛器,可用來儲酒,主要在戰(zhàn)國末期至西漢南越國時期使用于廣東、廣西、越南北部及云南等地,是南越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這件提筒的器型、紋飾均與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船紋銅提筒近似。有蓋,蓋和近口沿處、近器足處的紋飾均以勾連菱形紋為主,上下綴以弦紋、點紋和鋸齒紋飾。器腹中部刻繪四組船紋,船身修長呈弧形,首尾高翹。船上揚起的風帆、戴羽冠的武士形象生動,船的前后及下方還有海龜、海魚、鳥等動物。

有學者推測器上紋飾展示的是戰(zhàn)爭凱旋場景,或與海神祭祀相關(guān)。

南宋·執(zhí)羅盤陶俑

南宋(1127-1279)

高16.8、底座長5.5、寬5厘米

中國港口博物館 藏

在海上航行,古人靠晝觀日影、夜觀天象辨別方向,遇到陰晦天氣時則使用指南針。指南針在北宋初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它在航海中的應用開創(chuàng)了船舶全天候?qū)Ш胶胶5男聲r期,是世界航海史上劃時代的創(chuàng)造。

最早應用于航海中的指南針是水羅盤。之后,指南針又逐漸發(fā)展出一種支軸式的航海旱羅盤。海上導航時兼用羅盤與觀星,二者相互補充,相互修正。

這尊陶俑手持一支軸式旱羅盤,羅盤有明顯表示刻度的條紋,其上貼塑指針,作左右指向。由此有學者認為,早在南宋我國已有了旱羅盤,糾正了此前認為旱羅盤是明代中葉始來自海外的結(jié)論。

唐·越窯青釉唾盂

唐(618-907)

口徑15.5、底徑6.4、高12厘米

中國港口博物館 藏

越窯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系,其釉層均勻,質(zhì)如碧玉,品質(zhì)為全國之冠。越窯青瓷在唐五代宋初大量外銷,制瓷技術(shù)和文化對朝鮮半島、日本等地的青瓷生產(chǎn)影響深遠。

這件越窯青釉唾盂上部為盤形,廣口下收,粗頸,下為球腹,淺圈足。胎體輕薄,通體施以青釉,釉質(zhì)醇厚。唾盂也稱“渣斗”,用于盛裝唾吐物。

唐·越窯青釉側(cè)把壺

唐(618-907)

底徑8.2、通寬16.3、高17.5厘米

中國港口博物館藏

直口,溜肩,瓜棱腹,平底。肩部一側(cè)置雙復系,對置一帶棱流,系與流之間的上腹部置一銎。帽狀鈕蓋。通體施釉,釉色青綠,釉層肥潤光亮。

清·黑漆描金庭院人物紋雪茄盒

清(1644-1912)

高11.2、長22.8、寬16.5厘米

中國港口博物館 藏

中國是漆器的故鄉(xiāng)。18世紀,中國外銷到歐洲的家具以漆木家具為主,多采用黑漆描金的裝飾手法,常采用西式造型、中式紋樣,對歐洲裝飾藝術(shù)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這件帶蓋雪茄盒通體黑漆描金。盒面及盒四周皆為橢圓形開光,開光內(nèi)描金繪中式庭院人物,這是清代廣州外銷漆器的典型圖案。開光外圍則繪有各類花卉紋裝飾。內(nèi)蓋上繪簡易的竹林圖案。盒內(nèi)部還配有兩個錫制盒子。

清·山水人物紋象牙盒

清(1644-1912)

長18.8、寬10.8、高9.9厘米

中國港口博物館 藏

大航海時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鑒使頗具嶺南特色的廣雕也煥發(fā)了新的活力。廣東工匠根據(jù)西方客戶的審美,在雕刻的造型和紋飾上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形成新穎別致的藝術(shù)品。

這件山水人物紋象牙盒工藝復雜,結(jié)合了拼接、榫卯、浮雕、沁彩等復合工藝,五面開窗雕刻山水江南、閣樓橋水、舶舟人家等,是當時廣作及十三行高超工藝之寫照。

下一期探展日志
邀您走進廣州博物館的航海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