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是天然淡水庫,釋放出的融水支持著飲用水供應、農業(yè)、工業(yè)和健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冰川還具有調節(jié)氣候和抵御自然災害等重要作用。保護冰川對全世界個人和社區(qū)的福祉至關重要。2025年,世界水日的重點即是冰川保護。2025年為國際冰川保護年,尤其是在當下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頻發(fā)的背景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加強對冰川在氣候系統(tǒng)和水文循環(huán)中重要作用以及冰川快速融化影響的深刻認識。
冰川與濕地有什么關聯(lián)呢?
值世界水日和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冰川日之際,《濕地公約》(亦稱《拉姆薩爾公約》,Ramsar)試圖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二者的聯(lián)系上。
冰川很少被視為濕地。當人們想到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時,腦海中浮現(xiàn)的多是廣袤的泥炭地、沼澤或三角洲,而非高聳入云的黑色冰體。但若沒有冰川,世界上眾多濕地恐將難以維系——而人類的生存也將面臨威脅。
冰川鎖住大量淡水,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釋放出來。這種逐漸融化的過程可以調節(jié)河流流量,防止干旱,并維持下游濕地的生存。在山區(qū),冰川融水使湖泊、沼澤和泥炭地在旱季長期保持水分。
隨著冰川的前進和后退,它們鑿出的洼地后來充滿了水,形成了湖泊和沼澤。新的高海拔濕地(HAW)可能會在這里出現(xiàn)——有時需要幾十年,有時需要幾個世紀。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這些年輕的濕地成為候鳥、兩棲動物和植物的重要棲息地。
阿拉斯加的冰川不僅是自然奇觀,也是地球氣候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冰川的融化對阿拉斯加及周邊地區(qū)的生態(tài)和氣候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們的融水為周邊的河流提供源頭,并且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許多冰川正面臨急劇退縮的趨勢,這也影響著當?shù)氐纳飾⒌?。上圖是阿拉斯加的冰川,攝影:劉茂勝(綠會BCON專家) | ?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被認定為國際重要濕地的冰川
一些國際重要濕地直接依賴于冰川,因為它們是由過去的冰川融化形成的,或者因為它們還將繼續(xù)由冰川融化提供水源。這些地點是冰川在全球濕地保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范例。
- 瑞士羅納冰川前陸(Rh?ne Glacier Foreland)
羅納冰川是羅納河的發(fā)源地。冰川融化后,水流匯入冰川湖泊和溪流,形成了周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280多種植物以冰川為家,其中有幾種在瑞士瀕臨滅絕。雖然冰川正在后退,但其融水仍在繼續(xù)維持著下游的濕地。
- 瑞士瓦德雷特-達-羅斯格(Vadret da Roseg)
Vadret da Roseg和Vadret da Tschierva冰川坐落在恩加丁山谷中,為由冰川湖、溪流和高山草甸組成的濕地系統(tǒng)提供水源。這里生長著高山苔蘚、濕地草和稀有花卉,而冷水無脊椎動物則在冰川注入的水域中安家落戶。這片濕地將地形變化和高海拔生物多樣性獨特地結合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重要的保護地。
- 阿根廷文琪奎拉和特貝拉斯聯(lián)合冰川(Glaciar Vinciguerra y Turberas Asociadas)
文琪奎拉冰川幫助維持火地島最重要的泥炭地系統(tǒng)之一以及為世界最南端城市烏斯懷亞供水的冰川湖。這片濕地孕育了一系列植物物種,包括瀕危的 Skottsbergia paradoxa。冰川和濕地的混合顯示了這些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真正的相互聯(lián)系。
- 格陵蘭島基倫
基倫是格陵蘭島最北端的國際重要濕地,位于冰川與濕地共存的嚴酷北極環(huán)境中。雖然大部分地貌是極地荒漠,但季節(jié)性冰川融水的存在創(chuàng)造了成片的濕地棲息地。北極熊和海象也依賴于這些世界上受干擾最少的濕地。
- 波蘭塔特拉國家公園的冰川湖泊
塔特拉山的冰川湖是過去冰河時期的遺跡。這些湖泊現(xiàn)在擁有沼澤海岸線、泥炭地和高山植被。作為一個長期生態(tài)監(jiān)測點,這片濕地有助于研究人員了解山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如何應對環(huán)境變化。
- 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魯文佐里山脈
魯文佐里山脈被稱為“月亮山”,是非洲為數(shù)不多的冰川與濕地共存的地方。這些高海拔濕地養(yǎng)育著魯文佐里紅小羚羊(Rwenzori duiker)和魯文佐里水獺鼩等珍稀特有物種。它們還為尼羅河流域的200萬居民提供淡水。遺憾的是,隨著氣溫的升高,魯文佐里的冰川正在縮小,威脅著下面的濕地。
- 尼泊爾戈賽昆達湖及相關湖泊
戈賽昆達海拔4380米,是一個神圣的高山湖泊,周圍環(huán)繞著較小的冰川湖泊。這片濕地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冰封狀態(tài),但當冰雪融化時,它就會為特里蘇里河補充水源,而特里蘇里河是下游社區(qū)的重要水源。戈賽昆達還是一個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地方——印度教朝圣者每年都會來這里舉行宗教儀式。
冰川濕地不斷變化的未來
瑞士的羅納冰川和其他許多冰川一樣,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縮小。隨著冰川的融化,它繼續(xù)為羅納河及其沿岸的濕地提供水源,但還能持續(xù)多久?
世界上許多由冰川提供水源的濕地都面臨著類似的威脅。冰川的消失不僅僅意味著冰塊的消失,還意味著河流和下游水位的降低,從而導致濕地更加干燥、不健康,生物多樣性減少。
保護冰川濕地對于確保包括人類在內的數(shù)百萬物種的用水非常重要。冰川是巨大的冰塊,但它們本身也是濕地,與任何沼澤、泥炭地或河流一樣值得保護。
寫在文末
提起冰川,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離日常生活有些遙遠,特別是對于每天生活在喧囂的都市中的人們,更是如此。直到有一天,或是旅游,或是考察,或是其他,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冰川或雪山,這個時候可能才會驚覺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意識到冰川/雪山正在不斷消融和流逝,就如同時間一樣,不可逆轉,不禁悵然。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云南麗江的玉龍雪山,作為中國最南端的現(xiàn)代冰川分布區(qū) [玉龍雪山上有形成于七千萬年前的冰川,是中國低緯度地域內最后的一道冰川。],是當?shù)刂匾纳鷳B(tài)屏障和水源涵養(yǎng)地,其冰川融水與周邊濕地、湖泊形成獨特的水文網(wǎng)絡,對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活具有深遠影響。提及雪山,人們通常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厚厚的積雪和冰層,據(jù)當?shù)厝酥v,玉龍雪山以前曾終年積雪,但隨著氣候逐年變暖,氣溫不斷升高,如今在夏季積雪基本已融化、露出成片的山峰。當?shù)厝艘阎饾u接受了雪山季節(jié)性消融的事實,并會耐心勸導和建議不知內情在夏季慕名而來打卡雪山、失望沮喪的游客:如想看積雪,可以等天冷了再來。他們的語氣聽起來輕松自然、依然熱情好客,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雪山/冰川年年消融、不斷減少的嚴峻現(xiàn)實,以及背后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風險。
放眼全球,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正在不斷上演,極端氣候頻發(fā)、氣候變暖、海水倒灌、山火肆虐等等,是時候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行動了!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2024年排放差距報告:停止空談》認為:各國必須在下一輪國家自主貢獻中表現(xiàn)出更大的雄心并采取更有力的行動,否則《巴黎協(xié)定》的1.5°C目標將在幾年內化為烏有。報告指出,我們正處于氣候緊急狀態(tài)之中,采取行動的窗口期正在迅速關閉。
盡管冰川和雪山不會在短期內全部消失,但在高排放情景下,本世紀末大部分山地冰川可能不復存在,極地冰蓋也將持續(xù)退縮。人類未來30年的減排努力和氣候行動將決定冰川“部分損失”還是“不可逆崩潰”。若能實現(xiàn)深度減排,我們仍有機會保護部分冰川系統(tǒng),避免最極端的后果。冰川的命運,將是衡量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成效的重要標志之一。若從更長的時間維度(比如千年萬年)來論,雪山/冰川是否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徹底成為歷史和字典里的詞匯,就像那些我們錯失保護機會、滅絕消亡的物種?這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但未必是,最終,還將取決于人類自己當前的選擇。(注:本文僅代表資訊及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資訊源 | 《濕地公約》、UNEP等
作者 | Samantha
審核 | Sara
排版 | 綠葉
參考鏈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