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物語之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中國綠發(fā)會
長期致力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
收藏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有大毒。

相逢未識君,揮手雨紛紛。

相距一車遠,唯余萬里云。

**名 稱:**博落回

**拉 丁 名:**Macleaya cordata

**分類地位:**罌粟科Papaveraceae博落回屬Macleaya

**別 名:**號筒桿、黃薄荷、叭拉筒、波蘿葵、菠蘿筒、勃勒回、勃勒廻、勃邏回、勃邏廻、勃落迴、博回根、博落廻、博落迴、博落迥、博落筒、大葉蓮、地陀羅、蛤蟆竹、哈哈筒、哈筒樹、蒿筒桿、號筒、號筒草、號筒稈、號筒根、號筒梗、號筒管、號筒樹、黃楊桿、空洞草、喇叭草、喇叭筒、喇叭竹、落回、落廻、落廻號、麻骨、泡洞珠、泡通珠、三錢三、山大筒、山號筒、山火筒、山麻桿、山梧桐、蛇羅麻、通大海、筒稈、土霸王、哇麻竹、野麻桿、野麻稈、博羅回、博落、博落茴、薄落茴、翻牛白、滾地龍、猢猻竹、角羅吹、人血草、通天大黃、小果博落迴、血水草、plume poppy等。

異 名:Bocconia cordata、Bocconia cordata var. japonica、Bocconia cordata var. thunbergii*、Bocconia japonica、Bocconia jedoensis、Macleaya cordata* f. glabra*、Macleaya cordata* var. jedoensis*、Macleaya cordata* var. thunbergii*、Macleaya cordata* var. yedoensis*、Macleaya jedoensis、Macleaya yedoensis、Marzaria cordata.*

識別特征:

1、莖高可達4米以上草本,綠色,光滑,常被白粉,中空,上部多分枝。莖基部木質(zhì)化,具乳黃色漿汁。

2、葉片寬卵形至近圓形,先端急尖、漸尖、鈍或圓形,常7或9深裂或淺裂,裂片半圓形、方形、三角形或其他,邊緣波狀、缺刻狀、粗齒或多細齒,表面綠色,無毛,背面被白粉,被易脫落的細絨毛,基出脈通常5,常側(cè)脈2對,細脈網(wǎng)狀,常呈淡紅色;葉柄上面具淺溝槽。

3、大型圓錐花序多花,頂生和腋生;苞片狹披針形。花芽棒狀,近白色;萼片倒卵狀長圓形,舟狀,黃白色;無花瓣;雄蕊24-30枚,條形花藥與花絲等長;柱頭2裂,下延于花柱上。種子卵圓形,長約1.5毫米,寬約0.8毫米,生于縫線兩側(cè),無柄,淺褐色,稍發(fā)亮,表面具粗網(wǎng)紋,先端有突起,側(cè)面有翅狀結(jié)構(gòu),種臍圓形,突起,種臍附會被具1條狀灰黃色種阜。

**國內(nèi)分布:**分布于長江以南、南嶺以北等地。

**國外分布:**日本。

**生 境:**生于約海拔830米以下的丘陵或低山林中、灌叢中或草叢間。

**物 候 期:**花果期6-11月。

**保護級別:**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

**禁 忌:**有大毒。

編輯: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