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大爺可愁壞了。61歲的他退休后時間充裕,**每天早睡還能睡到自然醒,有時一覺就到中午。本以為這樣能精神飽滿,可實際上卻總感覺乏力、疲勞。**鄰居一句“睡得越早、壽命越短”,更是讓他憂心忡忡。這說法靠譜嗎?
澤橋原創(chuàng) 版權聯(lián)系
幾點睡、睡多久最健康?
先來說說“睡得越早,死得越早”這個說法。2021年,權威期刊《睡眠醫(yī)學》發(fā)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全球21個國家、11.2萬多人隨訪了9.2年,把大家按入睡時間分成早睡組(晚上6-10點入睡)、正常組(10-12點)和晚睡組(12點后)。
結果發(fā)現(xiàn),**和正常入睡組相比,早睡和晚睡組的死亡、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分別增加了29%、11%,早睡組風險更高。**這可讓不少“夜貓子”樂了,覺得晚睡反而更好。
但先別著急高興,這項研究只是流行病學調查,沒證明早睡和死亡風險增加之間有因果關系。而且研究涉及地區(qū)貧富差距大,早睡組的人大多來自經(jīng)濟、醫(yī)療水平較差的地方。所以,這個研究結果比較片面,不能全信。
澤橋原創(chuàng) 版權聯(lián)系熬夜對健康有害是肯定的。有人覺得熬夜后多睡會兒就行,可英國一項涉及300多萬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平均每晚睡10小時的人,比睡8小時的早亡風險高30%。**睡太久不僅會增加早亡風險,還和癌癥、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有關,甚至會讓人記憶力減退、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睡眠的需求不一樣:
- 嬰幼兒要睡11-17小時;
- 3-13歲兒童需9-13小時;
- 14-17歲青少年要8-10小時;
- 成年人7-9小時;
- 65歲以上的老年人7-8小時就夠了。
午睡也影響壽命?
我國超87%的人有午睡習慣,午睡能降壓、保護心臟、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勞。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午睡30分鐘,冠心病風險能下降30%,因為午睡能讓冠狀動脈好好休息。
不過,午睡可不是時間越長越好。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調查發(fā)現(xiàn),每天午睡超90分鐘,患糖尿病風險更高,因為白天睡太久會影響身體代謝,誘發(fā)糖代謝異常。日本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午睡>60分鐘,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46%;美國的研究則指出,午睡時間>90分鐘與身體代謝綜合征發(fā)病風險增加相關。
對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午睡還有**“4不要”**要牢記。
**第一,時間不要過遲,**11點-1點是午睡最佳時間,能養(yǎng)腎陽,太晚午睡會影響晚上睡眠。
**第二,不要吃飽就睡,**剛吃完飯就午睡會影響腸胃消化,還可能導致胃食管反流,增加食管炎、咽炎風險,建議飯后休息半小時再睡。
澤橋原創(chuàng) 版權聯(lián)系
**第三,不要趴著睡,**趴著睡會壓迫眼球、脊椎,醒來容易頭暈眼花,還可能引發(fā)頸椎病,對老年人來說,還會加重心肺負擔。
**第四,不要立即起身,**睡醒后慢慢起身,給身體一個適應過程,猛地起身容易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