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對付蠢蠢欲動的手足口病,這份科學防治指南請收好!

藥葫蘆娃
原創(chuàng)
致力于為公眾提供合理用藥等相關知識,提高公眾健康素養(yǎng)。
收藏

當孩子已經(jīng)開學返校,家長們還來不及為“神獸歸籠”感到高興的時候,一種傳染性極強、危害嚴重的病毒可能即將襲來——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fā)期!國家疾控中心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國報告手足口病病例超160萬例,其中重癥占比約0.3%,5歲以下兒童為主要病發(fā)人群。如何科學防護寶寶健康,這份防治指南教您從容應對!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病原體包括柯薩奇病毒A16型(CV-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其中EV71感染易導致重癥甚至死亡。該病毒可通過糞便、唾液、皰疹液及被污染的玩具、餐具等傳播,傳染性極強。

之所以被稱作手足口病,是因為發(fā)病時患兒手足臀部出現(xiàn)紅斑或皰疹,特征為“四不像”(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留疤)。同時還伴有低熱(38℃左右),咽峽部黏膜疹可能引發(fā)拒食、流涎等癥狀。如果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不退(體溫>39℃)、精神萎靡、肢體抖動、呼吸急促、皮膚出現(xiàn)大理石樣花紋等癥狀時,就需要特別注意了,這是重癥的預警信號,應立即就醫(yī)治療。

如果是輕癥,可以居家護理對癥治療。

退熱處理

可以選用物理降溫配合退燒藥物使用,首選對乙酰氨基酚,兩次用藥間隔要大于4個小時;禁用阿司匹林進行退燒,以防止發(fā)生致死性的不良反應。

口腔護理

可以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于餐前30分鐘涂于患處,以促進潰瘍愈合。還可以使用開喉劍噴霧劑每日3~4次噴于患處,以緩解咽痛等癥狀。重癥早期可局部使用干擾素α噴霧劑,起到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

皮膚管理

對于未破潰皮疹,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局部涂抹,每日3~4次。對于破潰皰疹,可選用莫匹羅星軟膏疹抗感染,薄涂后覆蓋無菌紗布進行治療。

注意:一旦藥物無法控制病情或者發(fā)展為重癥,須立即就醫(yī)治療。

你別說,預防措施還真有。我國自主研發(fā)的EV71疫苗已于2016年上市,臨床試驗顯示對EV71相關手足口病的保護效力達90%以上,對重癥保護率接近100%。6月齡至5歲兒童越早接種越好,一般建議在12月齡前接種完,整個接種流程需要接種2劑次,間隔1個月。

但是,還是要提醒各位寶爸寶媽,接種了疫苗并不代表一定不會得手足口病。EV71疫苗僅預防該型病毒感染,對其他病原體無效,對CV-A16、CV-A6等病毒仍需警惕。

此外,還需加強房間通風消毒,對玩具、餐具每日進行蒸汽消毒,避免帶兒童去往人多密集、封閉的場所。

(1)得了手足口病時,不要去挑破皰疹。人為破潰皰疹可能引發(fā)細菌感染,延長病程。研究顯示,繼發(fā)感染患兒住院時間平均增加2.3天。

(2)口腔噴霧劑需對準黏膜,避免直接噴入咽喉引發(fā)嗆咳。

(2)糖皮質(zhì)激素不可自行使用,需嚴格遵醫(yī)囑。

評論
科普62dfabfe
少傅級
外邪從口鼻而入,與內(nèi)蘊濕熱相搏,化為毒熱,病初毒熱傷及肺脾,導致肺衛(wèi)失和而見發(fā)熱、流涕、微咳,以及脾傷而吐瀉等前驅(qū)癥候。
2025-03-23
中氣旋
少師級
科學防治
2025-03-20
科普達人精英
太傅級
脾主四肢,開竅于口,邪傷脾則手足口受邪而毒隨氣泄,邪達肌表而見手足口出紅疹,漸變水皰,并且出現(xiàn)口痛、流涎、拒食、煩躁,以及手足痛癢等癥象。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