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宮木(Sauropus androgynus (L.) Merr.)為葉下珠科守宮木屬的灌木。全株無毛;幼枝上部具棱,老漸圓柱狀;葉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托葉長三角形或線狀披針形;雄花腋生,幾朵與雌花簇牛葉腋,雕花常單生葉腋;蒴果扁球形或球形;花期4-7月;果期7-12月5。
守宮木分布在海南、云南等地6,在印度、斯里蘭卡、老撾等地也有栽培7。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自然生長在冬天無霜凍,對光線要求不嚴格,較為耐蔭。一般繁殖方式為扦插繁殖8。守宮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于無危(LC)9。
守宮木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降壓降脂、養(yǎng)肝明目、養(yǎng)顏潤膚之功效10。守宮木以嫩莖葉供食,可作湯、亦可炒食,味甘而爽脆,營養(yǎng)豐富,食用嫩稍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鈣、鋅、鐵等,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維生素C含量可與辣椒媲美,而鋅的含量比其他蔬菜高11。
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1-3米;小枝綠色,長而細,幼時上部具棱,老漸圓柱狀;全株均無毛。葉片近膜質(zhì)或薄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圓或截形;側(cè)脈每邊5-7條,上面扁平,下面凸起,網(wǎng)脈不明顯;葉柄長2-4毫米;托葉2,著生于葉柄基部兩側(cè),長三角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3毫米。
雄花:1-2朵腋生,或幾朵與雌花簇生于葉腋,直徑2-10毫米;花梗纖細,長5-7.5毫米;花盤淺盤狀,直徑5-12毫米,6淺裂,裂片倒卵形,覆瓦狀排列,無退化雌蕊;雄花3,花絲合生呈短柱狀,花藥外向,2室,縱裂;花盤腺體6,與萼片對生,上部向內(nèi)彎而將花藥包圍;雌花:通常單生于葉腋;花梗長6-8毫米;花萼6深裂,裂片紅色,倒卵形或倒卵狀三角形,長5-6毫米,寬3-5.5毫米,頂端鈍或圓,基部漸狹而成短爪,覆瓦狀排列;無花盤;雌蕊扁球狀,直徑約1.5毫米,高約0.7毫米,子房3室,每室2顆胚珠,花柱3,頂端2裂。蒴果扁球狀或圓球狀,直徑約1.7厘米,高1.2厘米,乳白色,宿存花萼紅色;果梗長5-10毫米;種子三棱狀,長約7毫米,寬約5毫米,黑色。花期4-7月,果期7-12月。
生長環(huán)境
野生時通常生于林下和山腳草叢中,耐旱耐濕能力強,能耐較高的溫度;對土壤適應性較好,pH值在5.5-8范圍內(nèi)都能生長,但宜在偏酸性、潮濕、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忌積水,積水時間長,常引起落葉和缺素癥、甚至爛根死樹;不耐寒,如遇霜凍,地上部分會因干枯而不能越冬,翌年由基部或地下部重新萌發(fā)新梢,在25-30℃下植株生長發(fā)育良好,而在低于18℃、干旱的條件下生長緩慢,產(chǎn)品易木質(zhì)化。10-15℃時,遇較強冷風,會引起落葉。氣溫降至5℃以下,植株產(chǎn)生寒害,其后落葉,較嫩的枝條枯死;守宮木是喜光植物,強光、長日照有利于莖葉的生長,陽光不足會抑制嫩梢的萌發(fā),而干旱、短日照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開花。生產(chǎn)上,以陽光和水分充足、略有蔭蔽及土壤肥沃而濕潤條件下生長最佳。2
分布范圍
布于印度、斯里蘭卡、老撾、柬埔寨、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中國香港、廣西、海南、廣東(高要、揭陽、饒平、佛山、中山、新會、珠海、深圳、信宜、廣州)和云南(河口、西雙版納等地)均有栽培。13
繁殖方法
通常采用枝條扦插繁殖法,必要時也可以采用種子繁殖法。
扦插
扦插繁殖可采用直接插于大田或育苗后移栽,但以育苗移栽為好。在廣東扦插適期為春季(2-3月),必要時也可于夏季和秋季扦插。春季扦插以過冬植株上芽體開始膨大而將要萌發(fā)時最為適宜,夏、秋季扦插以陰雨天最為適宜。插條選粗壯莖按其節(jié)間長短截取2-4個節(jié)、長12-15厘米,去除小枝。插時可垂直插或斜插,讓1-2個節(jié)外露。春插的需25天左右發(fā)根,夏、秋插的需15天左右發(fā)根。育苗移栽的可將插條插于營養(yǎng)袋或苗圃地。苗圃地的苗床通常寬1.2米、高30-35厘米,春插如需提早進行,可用薄膜作保護性栽培。苗圃地苗床上的株行距通常采用(5-6)厘米×(6-8)厘米,大田插植的株行距按大田種植處理。3
播種
中國民間曾誤傳守宮木不能用種子繁殖,但經(jīng)試驗后證實這主要是因種子干燥后失去發(fā)芽能力所致。據(jù)試驗證明,當果皮轉(zhuǎn)為乳白色、種皮轉(zhuǎn)為深黑色時,便可采收果實并去皮取種,但以果皮開裂或脫落后及時采收的種子最好。采種后將種子洗凈,用水浮選,然后用濕沙貯藏。具體操作過程是:將沉于水底的種子與干凈的河沙混勻,貯于疏水的容器內(nèi),但容器底、面及周圍要放一層沙,以利于保水和防止種子靠壁或外露。另外,也可以采用在容器底部先墊一層沙,然后撒一薄層種子(撒時盡量防止種子靠到容器壁),再放一層沙,又放一層種子的層貯法。貯藏的種子需要定期澆水,保持濕潤,嚴防發(fā)霉與鼠害。播種多于2月上旬至3月上旬進行,如需提早,也可用薄膜加以保護。播種時,將種子從容器取出,篩去沙粒,用水浮選,取沉水的種子播于營養(yǎng)袋或苗圃地上進行育苗,也可直接播于大田,但以育苗為好。由于每千克種子有1.19-1.2萬粒,故每畝通常用種子5-6千克,條播或撒播后覆土約1厘米。3
栽培技術
幼苗培育
苗圃宜選前作為水稻的砂壤土,經(jīng)反復精耕細作,每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1000-1500千克、復合肥20-30千克作基肥。扦插或播種后,要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除草、松土和酌施稀薄的腐熟農(nóng)家水肥及尿素液。播種的要及時間苗。有薄膜保護的,要適時通風,并于定植前幾天揭膜煉苗。在良好的條件下,扦插苗培育35-45天、種子苗培育60-70天便可定植。3
大田種植
在移苗定植、大田直播或大田插植之前,要翻耕和耙細泥土并適施除草劑,然后開溝起畦,通常為1.33米包坑,即畦寬1米、坑寬0.33厘米。起畦后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1000-2000千克,株行距一般采用(30-35)厘米×60厘米。不施除草劑的也可在植后用地膜覆蓋。3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及水肥管理:**田間管理主要是除草、追肥、培土、排水或灌水。追肥通常每10-20天進行一次,肥料可用農(nóng)家水肥、尿素和復合肥,隨植株長大而漸增施肥量。投產(chǎn)后,一般每畝每次施尿素10千克、復合肥20千克,每年追肥5-7次。3
**摘除頂芽:**當植株長至30-35厘米高時,就要摘除其頂芽,讓側(cè)芽萌生,待側(cè)芽長至10厘米以上時又摘去其頂芽,讓其萌生側(cè)芽,如此反復摘頂2-3次,使植株呈多分枝狀,便可開始投產(chǎn)。3
越冬管理
由于守宮木怕寒冷,忌霜凍和雪害,因此一般不能在寒冷地區(qū)種植,如要種植,應于立冬后用稻草或薄膜保護其安全越冬。在無霜凍或少霜凍地區(qū),則無需特意護理。春暖來臨時,通常在離地20-30厘米處截斷各分枝,讓其重新萌發(fā)。如此周年復始,便可一次種植多年收益。3
采收管理
當投產(chǎn)植株的側(cè)芽長至12厘米以上時,便可開始采收嫩莖和嫩枝葉供食用。商品菜“天綠香”通常要求嫩莖長12-18厘米,下部斷口平齊無絲,去除其上部已老化的末三或末四托小枝葉,以食時脆嫩無渣為度。當年春季插植的采收期為6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兩年生以上的植株采收期為4月下旬至10月下旬。生長旺盛期,每隔兩天就要采收一次,如采收不及時,對產(chǎn)量影響很大。3
主要價值
營養(yǎng)
守宮木不但味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豐富,它具有其他蔬菜難于比擬的營養(yǎng)價值,蛋白質(zhì)含量是普通蔬菜的6倍以上,胡蘿卜素、維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倍以上,維生素C含量是普通蔬菜含量的4-5倍以上,可與辣椒媲美。每百克鮮嫩莖葉中含:熱量310千卡、水分79.5%、脂肪1.8克、纖維1.9克、總酸0.14克、碳水化合物6.9克、灰份2.09克、維生素A10000(國際單位)、維生素B20.18毫克、維生素C136-180毫克。每100克食用部分干物質(zhì)含礦物質(zhì)元素磷0.326克、鉀3.225克、鈉0.024克、鈣0.723克、鎂0.490克、鐵0.086克;含微量元素銅16.586微克/克、鋅82.13微克/克、錳82.13微克/克、硒4.94微克/克、碘24.97微克/克、鉬19.94微克/克。含蛋白質(zhì)37.22克、含氨基酸24.16克、其中天冬氨酸2.04克、蘇氨酸1.12克、絲氨酸0.94克、谷氨酸4.96克、脯氨酸1.32克、甘氨酸1.28克、丙氨酸0.68克、纈氨酸1.32克、蛋氨酸0.3克、異亮氨酸1.17克、亮氨酸1.81克、酪氨酸0.9克、苯丙氨酸1.4克、賴氨酸2.06克、組氨酸0.74克、精氨酸2.06克。2
食用
守宮木外形美觀,嫩梢和嫩葉均可食用,而以嫩梢、嫩葉供食為主。煮(炒)熟后清香脆嫩,無其他野菜的異味,是綠色食品中不可多得的上等佳菜。守宮木帶有特殊清香,纖維少,嫩葉柔滑,可作湯菜、炒食、涼拌,也可白灼、打火鍋、燒烤,甚至生食。
藥用
守宮木能補充人體對各種氨基酸的需要,減少疾病,同時具有清涼去熱、消除頭痛、降低血壓等功效。經(jīng)常食用守宮木,養(yǎng)顏潤膚,降壓降脂、養(yǎng)肝明目,開胃消滯,清熱解毒,利血祛濕,滋陰補腎,去膩醒酒,能有效防治肥胖癥、小兒佝僂病、中老年骨質(zhì)疏松、冠心病、動脈硬化和癌癥,并有調(diào)節(jié)人體生理機能等多種功能,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的天然綠色食品,被譽為美容食品的“奇跡植物”。2
物種危害
中毒劑量
長期大量進食可引致中毒。中毒個案中每人平均食用8.2公斤守宮木。
中毒事件
在1995年,臺灣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守宮木中毒事件,起因為長期及過量飲用由守宮木鮮葉攪拌而成的菜汁,用以減肥,卻引致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及后在2005年,日本亦曾有報導因長期及過量服用守宮木粉末而引起類似的中毒案例。
保護現(xiàn)狀
保護級別
守宮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于無危(L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