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戒糖”風潮再次刮起!戒糖能抗衰老嗎?戒的是什么糖?

北京科學中心
北京科學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號
收藏

審核專家:王學江 首都醫(yī)科大學教授

近期,社交媒體上刮起一陣“戒糖”風潮,人們紛紛曬出自己戒糖數(shù)十天、數(shù)百天前后的對比照片,并且感嘆稱,“戒糖真的有用”。那么,戒糖會抗衰老、讓人變年輕嗎?戒糖戒的是什么糖?

什么是“糖化反應”?

糖化反應全名是“糖基化反應”,是指血液中的糖分(如葡萄糖、乳糖或蔗糖等)與蛋白質(zhì)結合的過程,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要的化學反應。糖化反應在人體內(nèi)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

圖片

人體內(nèi)有兩種糖化反應。第一種是“好反應”:有酶參與的酶促糖化反應。糖和蛋白質(zhì)在酶的幫助下生成糖蛋白。

糖蛋白是個重要的“好東西”,其主要作用包括細胞識別、細胞分化和成熟、免疫功能、細胞運動和粘附、代謝調(diào)節(jié)等。

第二種是“壞反應”:沒有酶參與的非酶促糖化反應。過量的糖和蛋白質(zhì)直接生成糖基化終產(chǎn)物(AGEs),如果蓄積過量確實會加速衰老。

我們皮膚里充滿了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它們也是蛋白質(zhì),被糖化反應產(chǎn)生AGEs后,彈力蛋白不彈了,膠原蛋白也不充盈了。

皮膚表皮和角質(zhì)層發(fā)生糖化,保濕能力就會下降;如果皮膚的真皮層發(fā)生糖化,皮膚容易變黃、松弛。

所以,所謂的抗糖,應該是去抗不好的糖化反應產(chǎn)物——AGEs。

攝入糖分會加劇“糖化反應”?

攝入糖分和“糖化反應”有多大關系呢?有專家表示,糖化是微觀層面發(fā)生的組織化學反應,而攝入糖分不一定加速糖化反應的過程。

反而是大量攝入超加工食品,有可能增加體內(nèi)糖化終產(chǎn)物(AGEs)的水平。

專家稱,代謝正常的健康人,通常不會在體內(nèi)蓄積過量的AGEs,所以健康人群沒必要刻意抗糖化。

不過,過多攝入糖分,確實會促使皮脂腺分泌過多,從而導致長痘。

“戒糖”戒的是什么糖?

首先,糖分是人體健康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沒必要“談糖色變”。我們需要的是“控糖”而非“戒糖”。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成年人和兒童糖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總能量的百分之10以下,相當于每天吃糖不能超過50克。什么概念呢?日常我們喝一瓶500毫升的可樂就會攝入52.5克糖。一不留神,攝入的糖分就會過量。

所以,控糖是更重要的,尤其需要減少像白砂糖、蜂蜜和糖漿這類游離糖的攝入,這是因為游離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更容易造成高血糖,引起血管病變。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糖區(qū)分為游離糖與內(nèi)源糖。

游離糖是指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單糖和雙糖,以及蜂蜜、糖漿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內(nèi)源糖指水果和蔬菜中的糖,這些糖由一層植物細胞壁包裹,消化起來更為緩慢,進入血流所需的時間比游離糖更長。沒有證據(jù)顯示內(nèi)源糖有害健康。

有調(diào)查顯示,中國居民每日攝入糖分的首要來源是烹調(diào)用的白糖、紅糖和冰糖。所以想要控糖可以從這里入手。

做飯的時候盡量減少糖的用量;在外邊吃飯,也選擇比較清淡的飲食,就能更好地控制糖分攝入。

評論
科普科普知識的搖籃!
大學士級
面對當下,“戒糖”之風盛行,大家對其能否抗衰老、戒的是何種糖充滿好奇。其實,糖化反應分好壞,健康人群無需刻意抗糖,關鍵在于“控糖”,減少游離糖攝入,呵護身體健康。
2025-01-18
科普中國●yling
學士級
糖存在于大多數(shù)的食物當中,并不是所有糖都需要“戒”。想要保持健康,不可不吃糖,也不可過量食用糖??茖W飲食要控制的是糖分的攝入量和對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AGEs)的攝入。我們可以在做飯的時候盡量減少糖的用量;在外邊吃飯,也選擇比較清淡的飲食,就能更好地控制糖分攝入。
2025-01-18
尖刀情懷永遠跟黨走
大學士級
戒糖抗衰老,明顯違反了人體的能量所需法則。我們要的是控糖,一日三餐所攝入的糖量不宜超標,而非“戒糖”。糖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是人體能量不可或缺的來源,少了糖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