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詞#星際消光(interstellar extinction)是指遙遠天體發(fā)出的光在傳播過程中,被星際介質(zhì)(如塵埃和氣體等)吸收和散射,導致亮度減弱的現(xiàn)象。波長越短,星際消光影響越大,這會使觀測到的天體顏色變紅,這種現(xiàn)象稱為星際紅化(interstellar reddening)。1847年,俄羅斯天文學家弗里德里希·斯特魯維(Friedrich Struve)已經(jīng)注意到了這種現(xiàn)象,但直到1930年,美籍瑞士裔天文學家羅伯特·特朗普勒(Robert Trumpler)才準確地解釋了星際消光。星際消光普遍存在,在天文觀測中需要對得到的測光數(shù)據(jù)進行消光改正,以準確測量天體的光度和距離等參數(shù)。由于不同尺度的星際消光具有顯著差異,因此天文學家正致力于建立不同尺度和維度的星際消光參數(shù)模型,以精確描述消光效應,進而推動銀河系演化、塵埃分布、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等領域的研究。
圖1、不同波段下的暗星云巴納德68(Barnard 68),隨著觀測的波長變長,星際消光的影響逐漸減弱,圖像來源:ESO。
圖2、星際消光的原理圖示,圖像來源:Cosmos at your doors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