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髖部骨折?,顧名思義,當然就是髖關節(jié)周圍的骨折了,但對于沒有醫(yī)學常識的人來說,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了,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這些也許人們的知曉率還算高一點,至少并不陌生,髖部骨折常常發(fā)生率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齡老人更容易發(fā)生,因其對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率的嚴重影響,常被醫(yī)學界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本文旨在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科學真實的數(shù)據(jù),探討老年髖部骨折的成因、影響及預防措施。
老年髖部骨折的成因
1.骨質疏松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骨骼逐漸發(fā)生退行性變化,骨質疏松癥成為誘發(fā)骨折的主要病理基礎。骨密度下降導致骨骼結構變得脆弱,輕微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
2.平衡能力減弱與肌肉力量不足
老年人普遍存在平衡能力減弱、反應遲鈍及肌肉力量不足的問題,這些生理變化大大提高了跌倒的可能性,從而增加了髖部骨折的風險。
3.慢性疾病與環(huán)境因素
慢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老年癡呆癥、視力障礙等因素也會增加跌倒風險,間接促使髖部骨折的發(fā)生。同時,寒冷季節(jié)衣物厚重、行動不便,以及環(huán)境安全問題如地面濕滑、光線不足等外部條件,都是導致老年人髖部骨折不可忽視的因素。
老年髖部骨折的影響
1.長期臥床與并發(fā)癥
髖部骨折后患者往往需要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這不僅會帶來極大的疼痛和不適,還容易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包括肺部感染(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瘡以及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嚴重情況。
2.生活質量與生存率
髖部骨折后的老人一年內死亡率達20%,而在存活者中高達50%的老人致殘,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被稱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3.深靜脈血栓形成
長期臥床的老人血液流動減慢甚至停滯,很容易形成血栓,脫落的血栓可能堵塞肺、腦等重要器官,分分鐘要人命。
那如何預防與治療呢?
1.防治骨質疏松癥
飲食補鈣:確保每日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多食用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深海魚、綠葉蔬菜等。
2.補充營養(yǎng)素:除了足夠量的鈣劑和維生素D的補充,身體的整體營養(yǎng)平衡也很關鍵。
3.充足日照: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助于體內維生素D合成,每天適量的戶外活動有助于提升鈣吸收。
4.適量的運動鍛煉是保證肌肉力量和身體平衡的必備條件
低沖擊力運動:推薦進行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的運動,例如太極拳、瑜伽、水中健身操以及針對髖部與下肢的力量訓練。
定期行走:鼓勵老年人每日保持一定量的走路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骨骼耐受力。對于患有關節(jié)疾病的老人,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做肌肉等長收縮動作,保持一定的肌力。
5.改善居家環(huán)境
居住安全:移除或固定好小地毯、電線等可能絆倒的物品,保證走道通暢無阻;使用防滑地磚,衛(wèi)生間、浴室安裝防滑墊和扶手。
照明充足:確保家中各區(qū)域特別是走廊、樓梯和衛(wèi)生間的光線明亮,減少因視線不佳導致的跌倒風險。
總之,老年髖部骨折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有著深遠的影響。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髖部骨折占成人全身骨折的 7% 左右,65 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髖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3.79%,其中 90% 以上的患者年齡大于 70 歲,且常常都是粉碎性的、錯位明顯的骨折。無論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是一大難關,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老年人髖部骨折后一年左右死亡率為 30%。通過科學的預防和治療手段,我們可以降低髖部骨折的風險,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我們攜手共進,為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保駕護航。(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