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四顆“潛在威脅”小行星扎推飛掠地球,其中兩顆才發(fā)現不到一月

蝌蚪五線譜
專注做權威、有趣、貼近生活的互聯網科學傳播
收藏

微信圖片_20241028090616.png

圖片說明:2013年 2 月,一顆半掛車大小的小天體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上空爆炸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并非孤島,時常有來自太陽系深處的訪客——小行星,悄然接近我們的家園。

10月24日(星期四),四顆體型“龐大”的小行星在一場前所未有的“太空集會”中,于12小時內相繼抵達它們各自的近地點。盡管這些小行星被稱為“潛在威脅”的太空巖石,讓人聽起來有些緊張,但幸運的是,它們對地球上的生命不構成任何威脅。

太空巖石的“親密接觸”

這場“太空集會”的主角包括四顆大小不一的小行星,它們中最小的也有約30米寬,最大的則寬達約177米,與一棟近60層樓的高度相當。

首先光臨的是小行星2015HM1,它的寬度約30米,據測算于北京時間10月24日中午12點36分到達近地點,距離約550萬公里,相當于地月平均距離的14倍。隨后到來的是小行星2024TP17,寬度約52米,于24日16點20分到達近地點,距離約470萬公里。

壓軸的是一對幾乎同時出現的“雙胞胎”——小行星2002NV16和2024TR6,于北京時間10月24日23點47分和23點51分先后抵達近地點。其中,2002NV16是四顆小行星中個頭最大的,寬度約177米,距離地球最近時約450萬公里,而寬約46米的2024TR6則緊隨其后,距離地球最近時約560萬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顆小行星中有兩顆——2024TR6和2024TP17——是本月才剛剛被發(fā)現的。2024TR6于10月7日首次被觀測到,而2024TP17則是在10月12日才露面。這樣的發(fā)現并不罕見,據卡塔利娜巡天項目統計,天文學家每年能發(fā)現約2000顆近地小行星,其中大多數都是在它們接近地球時被發(fā)現的。

微信圖片_20241028090626.png

圖片說明:地球周圍成千上萬顆近地小行星的位置(NASA圖片)

小行星撞擊的影響

一顆小行星若被視為“潛在威脅”,必須同時符合兩項標準:一是它與地球的最小軌道相交距離(MOID)需達到或小于0.05au,即748萬公里(其中1au代表一個天文單位,即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1.5億公里);二是其絕對星等不高于22。對于小行星來說,絕對星等是通過亮度來衡量體積的一個重要指標,星等值越小,意味著天體越大。例如,絕對星等為22的小行星,其直徑可能在110至240米之間;而絕對星等為21.5的小行星,其直徑范圍則可能介于130至300米。

幸運的是,此次造訪地球的四顆“潛在威脅”小行星軌道,目前并沒有撞擊地球的可能。

不過,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會帶來多方面的重大影響,不僅僅是直接撞擊地面所造成的損毀。這些影響還包括由撞擊觸發(fā)的地震、海嘯、大氣環(huán)境的劇變以及森林大火等,且這些影響的嚴重程度與小行星的大小緊密相關。

對于那些直徑較小的小行星,它們在抵達地球表面之前,就可能會因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和燃燒而消失殆盡,而一個直徑相當于足球場大?。ù蠹s上百米)的小行星,就足以對地球上的某個局部區(qū)域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如果小行星的直徑達到幾千米,即相當于一個城鎮(zhèn)的大小,那么它所帶來的將是全球性的災難,甚至可能導致大規(guī)模的物種滅絕。例如,據推測恐龍的滅絕就是由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毀滅性事件。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繪制了超過33000顆近地小行星的軌道圖。至少未來100年內,沒有一顆小行星會對地球構成撞擊風險,為人類提供了充裕的時間來逐步加強自身的應對能力。當前階段,最關鍵的任務在于盡早地發(fā)現潛在具有威脅的小行星,并準確評估其可能帶來的風險。

參考資料

https://www.livescience.com/space/asteroids/4-large-asteroids-including-a-skyscraper-size-city-killer-will-zoom-past-earth-in-a-12-hour-span-tomorrow-oct-24

https://www.livescience.com/space/asteroids/the-sun-is-blinding-us-to-thousands-of-potentially-lethal-asteroids-can-scientists-spot-them-before-its-too-late

編譯:劉允

審核:北京天文館研究館員 李昕

評論
科普科普知識的搖籃!
大學士級
在浩瀚的宇宙中,監(jiān)測小行星的進程中,各國天文學家致力于尋找尚未被探測到的“漏網之魚”,并努力提高預測精度,以減輕可能的小行星威脅??萍嫉倪M步和國際合作為守護地球家園構筑了一道堅實防線。
2024-10-28
科普中國●yling
學士級
雖然這些小行星沒有一個有機會撞擊地球,但科學家仍然把它們歸類為“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因為當它們的軌道再次與地球的軌道相交時,這些巖石仍可能在未來構成威脅。而盡早發(fā)現潛在具有威脅的小行星,并準確評估其可能帶來的風險,都是為了幫助地球更好地應對小行星的威脅。
2024-10-28
清風徐來愛科普
學士級
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應對近地小行星的潛在威脅,確保地球和人類的安全。同時,這也將推動天文學和相關領域的持續(xù)發(fā)展,為人類探索宇宙、保護地球家園作出更大的貢獻。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