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產(chǎn)首款3A游戲《黑神話:悟空》火爆全網(wǎng),迅速登頂多個游戲平臺的銷量榜首。游戲取材于四大名著的《西游記》,主角“天命人”以孫悟空為原型,它在宣告中國游戲產(chǎn)業(yè)全新突破的同時,也為全球玩家提供了了解中國文化的新途徑。
《黑神話·悟空》游戲海報
一只“猴子”橫空出世,也再次引起了人們對一個問題的好奇:孫悟空到底是什么猴?猴的種類原來這么多?
我們先來厘清一下猴的分類問題。我們一般說的猴,總體上叫做靈長類動物,在動物學分類上屬于靈長目。
靈長目的總體特征是大腦發(fā)達,眼眶朝著前方且眶距較窄,手腳上的腳趾分開,且大拇指靈活,能與其他指對握。靈長目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15科66屬346種,分布在除了南極洲外的所有大陸。(靈長目的分類當前有多種說法,相關(guān)研究仍在推進中)
靈長目的許多成員具有與人類相似的特征 (圖片來源:Encyclopedia Britannica)
這么多種靈長類動物,怎么分類呢?一個非常簡單的分類依據(jù)是鼻子的濕潤程度(主要由鼻子的結(jié)構(gòu)決定)。如果一只猴的鼻子是濕潤的,那么它就屬于原猴亞目;如果鼻子是干燥的,那么它就屬于簡鼻亞目。
簡鼻亞目和原猴亞目顱解剖差異 (圖片來源:animaldiversity.org,作者漢化)
原猴亞目是靈長類里的少數(shù)派,它們的長相更接近靈長類的祖先,面部更像是狐,比如狐猴、懶猴、指猴等。
原猴亞目的部分物種(圖片來源:wiki)
大部分靈長類屬于簡鼻亞目,相比于原猴亞目,它們的鼻子非常短,這導致鼻子干燥,面部也趨于平坦。在簡鼻亞目中,除了眼鏡猴下目這一特殊群類,剩下的和我們?nèi)祟惡芙咏?,所以?strong>類人猿下目,人類在分類學上也屬于這一下目。
在類人猿下目里,進一步依據(jù)鼻子又可以分為闊鼻小目和狹鼻小目,前者分布在中、南美洲,又叫新大陸猴或者新世界猴,比如長相特殊的僧面猴;狹鼻小目又分為猴科和人猿總科,我們見到的大多數(shù)猴都屬于猴科,而人、猩猩、長臂猿等則屬于人猿總科。
僧面猴是新大陸猴的代表(圖片來源:wiki)
藏酋猴是猴科的成員(圖片來源:wiki)
聽著是不是有點暈?下圖看起來可能會更方便理解。
厘清了猴的分類,我們就能繼續(xù)分析孫悟空的形象了。
孫悟空是哪一種猴?
如果你是原著黨的話,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書中非常明確,孫悟空是石猴: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西游記》第一回
它根本就不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猴,劇終~
當然,文學作品的形象往往都有現(xiàn)實生活的來源。數(shù)百年來,對于孫悟空的研究和考證不勝枚舉,比如魯迅認為孫悟空的形象受到民間傳說中的水怪無支祁的影響,而胡適則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兩者分別是典型的“本土說”和“外來說”代表?,F(xiàn)在不少人也認為孫悟空既繼承了中國本土神話故事,同時也吸收了外來元素,使得孫悟空的形象更為飽滿[1]。
我們不妨從國內(nèi)的靈長類尋找孫悟空的形象來源。中國本土的靈長目動物共有2亞目3科8屬29種,除了2種原猴亞目的懶猴(蜂猴和倭蜂猴),其余都屬于類人猿下目中的狹鼻小目。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靈長目動物
原猴亞目的懶猴自然是排除在外,無論形象還是行為都不符合。其余的猴主要是長臂猿科和猴科,長臂猿是不符合孫悟空的形象的,剩下大家熟悉的也就是金絲猴和獼猴了。金絲猴是孫悟空的原型嗎?
很多人以為金絲猴是孫悟空的原型,畢竟在大家印象中金絲猴實在是太漂亮了:圓圓的大眼睛,梅花形的藍色面部,渾身披著縷縷金絲似的柔軟長毛,仿佛“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的齊天大圣,最能滿足大眾對于美猴王的想象。
川金絲猴符合大眾對于美猴王的想象 (圖片來源:趙序茅 拍攝)
不過大家往往把川金絲猴當做金絲猴的唯一代表,其實金絲猴總共有5種: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怒江(緬甸)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其中只有川金絲猴是渾身金黃色,像黔金絲猴身體局部還有些金黃色毛發(fā),而滇金絲猴通體都是灰黑色。金絲猴主要分布在中國、緬甸和越南,野外種群數(shù)量非常稀少。我國分布有4種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怒江金絲猴(前三者為我國特有種),均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各大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受到嚴格保護。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和指示性物種,金絲猴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金絲猴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研究靈長類動物的形態(tài)學、遺傳多樣性、社會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諸多線索,比如《Trends in Ecology& Evolution》上發(fā)表的一篇研究為我們揭示了金絲猴種群有趣的重層社會結(jié)構(gòu):金絲猴社會結(jié)構(gòu)分為四層,第一層是個體配偶形成的一夫多妻的家庭單位,第二層是沒有配偶的雄性組成的“光棍聯(lián)盟”,第三層是在一夫多妻家庭單位基礎上形成的多家庭互動融合,第四層則是光棍聯(lián)盟和多家庭群體的競爭[2]。
川金絲猴具有特殊的家庭和社會結(jié)構(gòu) (圖片來源:人民網(wǎng))
而對亞洲葉猴類的自然史和社會系統(tǒng)形成的研究更是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fā)表在了頂級期刊《Science》上[3],當期的封面正是川金絲猴。
川金絲猴登上《Science》封面不過,回到開始的問題,川金絲猴真的是孫悟空的原型嗎?
孫悟空的形象更接近獼猴
雖然川金絲猴外形的美麗讓我們十分傾向于它就是孫悟空的原型,但是根據(jù)原著,孫悟空可能更像是獼猴。
《西游記》書中提到孫悟空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身體特征:素袋。
祖師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strong>原來那猴子孤拐面,凹臉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師父沒成算。我雖少腮,卻比人多這個素袋,亦可準折過也。”——《西游記》第二回別看這一筆雖然很多人一笑而過,但是在靈長類分類上可是有很大意義的。文中提到的素袋很可能是指猴子的頰囊。這是在口腔兩側(cè)的一種囊狀結(jié)構(gòu),具有臨時貯存食物的功能,類似于我們?nèi)祟惖娜鶐妥?。金絲猴是沒有頰囊的,而靈長目更為常見的一員——獼猴則是有頰囊的。比如2016年春晚吉祥物“康康”,脖子下方那兩個球就是頰囊。
而從西游記故事成型的歷史脈絡來看,在宋元話本《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中,孫悟空曾自訴自己是獼猴:
秀才日:“我不是別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萬四干銅頭鐵額獼猴王。我今來助和尚取經(jīng)。此去百萬程途,經(jīng)過三十六國,多有禍難之處。”
更別提,《西游記》本身有真假美猴王這一著名章節(jié),而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對手就叫做六耳獼猴。孫悟空降生在花果山,現(xiàn)實中江蘇的花果山只有一個野生猴群,也都是獼猴。
因此,如果非要給孫悟空找個現(xiàn)實原型的話,那就是獼猴。
獼猴(Macaca mulatta)或普通獼猴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有20-30萬只獼猴,基本上整個中國都有它的分布。獼猴也有許多別稱,比如猢猻、黃猴、沐猴等。而在國際上,獼猴更為知名的名字是恒河猴,因為它還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區(qū),同時早期用于科研實驗的獼猴來源以印度為主,所以恒河猴這個別稱反而更知名。
獼猴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靈長目動物之一 (圖片來源:wiki)
雖然獼猴十分常見還相貌平平,也有一些獼猴因為與人類過度接觸而對人類產(chǎn)生了一些騷擾,但是獼猴在科研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為人類科學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和人類最接近的非人靈長類之一,獼猴基因序列93%與人相同。**作為對比,鼠只有84%。因此,獼猴成為了人類健康和醫(yī)藥研究的重要對象。以藥物研發(fā)為例,在經(jīng)歷分子、細胞研究后,許多藥物只有通過對獼猴的研究確認效果后,才可以開始臨床試驗??梢哉f,今天我們使用的很多藥物都有獼猴的貢獻。獼猴也被用來構(gòu)建各種動物模型來模擬人類疾病,使得科研人員能對疾病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應對。
靈長類中首個克隆的突破同樣也是由獼猴屬的動物實現(xiàn)的。我國科學家在解決了猴克隆中面臨的不完全重編程等難題之后,成功克隆出了一對獼猴(食蟹獼猴,屬于獼猴屬),并將其命名為“中中”“華華”,西游記中拔一根毫毛邊做千百個一模一樣的猴的神話變?yōu)榱爽F(xiàn)實。2018年初,這兩只小猴睜著懵懂的大眼睛登上了國際頂級期刊《Cell》 的封面[4]。
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相關(guān)成果登上《Cell》封面
到此,我們基本上對孫悟空形象來源有一些認知:孫悟空應該是以國內(nèi)最常見的獼猴為原型,結(jié)合了古代各種傳說故事共同形成的一個神話形象。而獼猴這種非人靈長類動物不僅是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也為我們?nèi)祟悓ι鐣⒖茖W的認知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參考文獻:
[1] 趙樂屏.《西游記》孫悟空形象研究[D].渤海大學,2018.
[2 ] Grueter, Cyril C., et al. "Multilevel organisation of animal sociality."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35.9 (2020): 834-847.
[3]Qi, Xiao-Guang, et al. "Adaptations to a cold climate promoted social evolution in Asian colobine primates." Science 380.6648 (2023): eabl8621.
[4] Liu, Zhen, et al. "Cloning of macaque monkey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Cell 172.4 (2018): 88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