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家族的種類繁多,形態(tài)也有很多差異,有能用脖子“撐傘”虛張聲勢的傘蜥,有能根據(jù)周圍環(huán)境改變身體顏色的變色龍,今天要說的這種蜥蜴原產(chǎn)自北美洲西部,主要棲息在干燥的沙漠中。而要在環(huán)境惡劣的沙漠中生存,必然是要身懷絕技的,它就是——角蜥。
角蜥身體嬌小,成年體長7.5cm~12.5cm,它的身體扁平,腿短脖子粗,很像蟾蜍,土黃色的身體除了長滿鱗甲外,還遍布嶙峋的倒刺,頭頂周圍長著一圈長角,這便是角蜥名字的由來。這樣的外形,既能幫助它刨坑,又能讓它更好地和沙子融為一體,靜待獵物上門。
它的食物是沙漠中的螞蟻等昆蟲,這些食物也是它所需水分的主要來源。它通常會在白天尋找到螞蟻的洞穴,然后將自己隱藏在洞口,螞蟻出現(xiàn)后角蜥便用它黏糊糊的舌頭粘住螞蟻吞掉。雖然角蜥個頭很小,但每天吃個上百只螞蟻不在話下。
角蜥性情溫順,出沒于沙漠中的鷹、蛇、犬科、貓科動物都是它的天敵,要保護好自己,角蜥練就了獨門絕技?!芭蛎浶g(shù)”便是其中一種,當角蜥遇到蛇類天敵時,它會迅速膨脹身體,使身體周圍的利刺擴張,從而讓敵人難以下口。
此外,角蜥還有一項引以為傲的大招:眼噴血柱,當遇到犬科或貓科捕食者時,它能夠增高頭部血壓,從眼睛中蓄力噴射出近2米長的“血柱”,這種血柱散發(fā)刺鼻的臭味,噴到對方嘴里或眼睛里能嚇退敵人。不過“噴血術(shù)”可能會耗掉它三分之一的總供血量,所以這項大招得留著保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