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此時正是枇杷果實成熟的時節(jié),金燦燦的枇杷果酸甜可口,惹人喜愛。你知道嗎,枇杷從果到葉子都有著很好的藥用價值。
枇杷,因葉子形狀似樂器琵琶而得名,也叫做金丸、蘆枝、炎果和焦子等。枇杷生長規(guī)律與大多數(shù)果樹不同,是在秋天或者初冬開花,果實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早于其他水果,“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說的就是枇杷。
01****枇杷葉藥用最廣 不少老百姓以為枇杷的止咳效果最好,其實藥用最廣、藥效最好的當數(shù)枇杷葉。目前市面上的枇杷制劑,就是以枇杷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如枇杷膏、枇杷露、枇杷沖劑等。
枇杷葉性微寒,味苦,歸肺、胃經(jīng),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熱咳嗽、胃熱嘔吐。
■ 肺熱咳嗽
枇杷葉止咳具有兩個特點:清降肺熱而用于肺熱咳嗽之咳嗽咯痰、痰色黃質(zhì)地黏,伴有口干,常配伍貝母、瓜蔞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如川貝枇杷露;潤降肺氣而用于肺燥咳嗽之干咳無痰或少痰,伴有口燥咽干,常配伍麥冬、桑葉以養(yǎng)陰潤燥、潤肺止咳,如清燥救肺湯。
■ 胃熱嘔吐
胃的特性是喜潤惡燥、以降為順。引起嘔吐的原因很多,但胃氣上逆是最主要的病機。因此,治療嘔吐必須降逆胃氣。
枇杷葉十分適應(yīng)于胃的特性:苦寒清降,能清胃熱、降胃氣;甘寒生津,能養(yǎng)胃陰、潤胃燥。因此,枇杷葉對于胃熱引起的嘔吐十分有效,常配伍黃連、竹茹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枇杷葉性寒,不適宜用于寒性咳嗽、胃寒作嘔者,如《本草經(jīng)疏》言枇杷葉:“胃寒嘔吐及肺感風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02****枇杷一身都是寶枇杷果枇杷果,形如黃杏,柔軟多汁,味道酸甜可口,每年三、四月份為盛產(chǎn)季節(jié),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品種。枇杷果是營養(yǎng)價值豐富的保健水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元素,其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在水果之中名列前茅。
枇杷果是中國古代最早用于食療的果品之一。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日華子本草》記載枇杷:“治肺氣,潤五臟,下氣,止嘔逆,并渴疾”。
中醫(yī)認為,枇杷果性涼,味甘、酸,入脾、肺、肝經(jīng),具有清肺潤肺、生津止渴、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等功效。枇杷入膳可用于食欲不振,或氣失和降干嘔不欲食、陰虛肺燥咳嗽、咽干口渴等。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認為,枇杷果營養(yǎng)價值高,主要包括:
滋補強身
枇杷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以及鉀、鈣、鎂、鐵等營養(yǎng)成分, 能為人體補充大量營養(yǎng)元素和增強體質(zhì)。
健胃消食
枇杷所含的檸檬酸和蘋果酸等有機酸物質(zhì),能刺激消化液分泌 ,從而增進食欲和促進消化。
預(yù)防流感
枇杷果實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C和三萜酸等成分,能輔助提高機體免疫力,殺菌、消炎和抗病毒。
治療嘔吐
枇杷果皮、葉有治療嘔吐的功效,可晾干制成茶葉,有泄熱下氣、和胃降逆之功效,為止嘔之良品。
鎮(zhèn)咳平喘
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甙,苦杏仁甙在體內(nèi)經(jīng)微生物酶或苦杏仁酶水解生成苯甲醛和氫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樞,具有鎮(zhèn)咳平喘的功效。
美膚養(yǎng)顏
枇杷中的維生素A、 維生素C、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等美膚成分 ,有助于防止皮膚長痘、抑制皮膚色素沉著、延緩肌膚衰老和保持皮膚水潤。
降脂減肥
枇杷中豐富的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果膠,能促進體內(nèi)脂肪分解、抑制腸道吸收脂肪,使人產(chǎn)生飽腹感,有助于降脂減肥。
枇杷食用禁忌
枇杷果風味酸甜,容易多食,殊不知食用枇杷果也有禁忌?!峨S息居飲食譜》關(guān)于枇杷果有記載:“多食助濕生痰,脾虛滑泄者忌之”,故脾虛痰濕之人應(yīng)少吃枇杷,否則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
另外,枇杷果比較甜、含糖量相對較高,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食用量。
枇杷核
枇杷核是枇杷果的果仁,曬干后可入藥。中醫(yī)古籍記載枇杷核“治疝氣,消水腫,利骨節(jié),治瘰疬”。枇杷核性平微寒,味苦,歸肺、肝經(jīng),具有化痰止咳、疏肝行氣、利水消腫功效,常用于咳嗽痰多、瘰疬、疝氣、水腫、關(guān)節(jié)不利等疾,可煎湯內(nèi)服亦可以研末外用,外用主要用于治療瘰疬(相當于淺表淋巴腫大)。
**需注意的是,生枇杷核有毒,含有氰甙類物質(zhì),人體食用后容易造成呼吸受損或缺氧的中毒癥狀,嚴重可致死,入藥時建議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因此,吃枇杷果肉時要注意吐核,尤其是孩子,家長應(yīng)盡量把核去掉再給孩子食用果肉。
枇杷花
枇杷樹的花朵亦可入藥,一般在冬、春季采花曬干,炮制后入藥?!侗静菥V目》記載枇杷花“治頭風,鼻流清涕”?,F(xiàn)代本草著作《重慶草藥》記載枇杷花“治枯癆咳嗽,痰中帶黑血”。枇杷花性平微溫、味淡,歸肺經(jīng),具有疏風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頭風、鼻塞流涕、虛勞久嗽、痰中帶血等疾。
本品可以單味泡茶飲用,待溫度適宜時加少量冰糖或蜂蜜調(diào)味,具有預(yù)防感冒的作用。
枇杷花、葉搭配使用,清肺潤肺的功效更佳,葉與花同煮粥,給孩子吃,可以潤肺止咳,對傷風感冒也有緩解功效。
枇杷根
枇杷根,鮮品和干品均可入藥。枇杷根味苦、性平,具有止咳、下乳和止痛等功效,常用于虛勞咳嗽、乳汁不通、風濕痹痛等疾。《閩東本草》有記載,治療關(guān)節(jié)疼痛可以用鮮枇杷根四兩、豬腳一個和黃酒半斤燉服。
03
食療方推薦01
**枇杷葉水****材料:**新鮮枇杷葉5~6片,適量冰糖。
**做法:**將枇杷葉用水浸潤使其軟化;再用刷子將葉子上面的絨毛刷干凈,反復(fù)沖洗,直到肉眼看不到絨毛為止;取出,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文火煮開,加入適量冰糖,煮20分鐘左右即可,日??僧敳栾嬘谩?/p>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02
**枇杷蘆根飲****原料:**枇杷葉去毛15克,鮮蘆根10克。
**做法:**將枇杷葉、鮮蘆根用水煎煮30分鐘,取汁去渣,代茶飲。亦可放入白糖少許,或以滾開水沏,代茶飲。
**功效:**清熱止嘔,適宜于胃中燥熱、失其和降而氣逆作嘔等癥。
03**枇杷膏****原料:**枇杷葉50片(新鮮者更佳,洗凈毛),大梨2個(深臍者佳,去皮心,切片),白蜜300g,大棗250g。
**做法:**先將枇杷葉放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取汁去渣,后將梨、棗、蜜一起入煎熬至融爛為止,趁熱倒進干凈的玻璃瓶中密封存儲。
**食用方法:**每次取10g加入溫開水或涼白開中,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健脾、潤肺止咳。
04**枇杷葉南杏排骨湯****材料:**蜜枇杷葉10克(干品),南杏仁10克,蜜棗2個,豬排骨500克,生姜3片(2人份)。
**做法:**枇杷葉放入紗布袋里、南杏仁和蜜棗洗凈,豬排骨洗凈后切塊,與生姜一起慢火煮至排骨爛熟后,加鹽適量即可。
**功效:**清胃潤肺、生津止咳。
**適合人群:**肺胃燥熱者,常見干咳、鼻干、咽干、口干、大便干、干嘔、饑而不欲食和舌紅少津等癥。
枇杷葉清肺胃熱,南杏仁性平,味甘,歸肺、胃經(jīng),長于潤肺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兩者共用與蜜棗、豬骨煲湯,可以清胃潤肺、生津止咳,適合肺熱咳嗽、胃熱嘔吐者服用。
05**枇杷燉冰糖****材料:**枇杷果50克,冰糖5克。**做法:**枇杷果洗凈去皮,加適量冰糖,一起燉半小時后服用。
**功效:**緩解喉嚨不適、疼痛,尤適合扁桃體發(fā)炎引起的咽喉疼痛。
06**枇杷潤肺飲****材料:**枇杷10枚,銀耳半朵,百合20克,枸杞子1小把,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百合浸泡洗凈,枸杞子洗凈備用,枇杷果去皮后備用。將浸泡好的銀耳、百合放入燉盅,先加入適量清水后隔水燉1小時,后加入冰糖、枇杷、枸杞子,再燉20分鐘即可。
**功效:**能緩解咳嗽氣逆、心煩易怒、大便秘結(jié)、口瘡頻繁等不適,尤宜濕熱、陰虛體質(zhì)者,但氣虛、陽虛、痰濕體質(zhì)者應(yīng)慎重飲用。
07
**枇杷百合瘦肉湯****材料:**枇杷果100克,鮮百合20克(干品10克),瘦肉250克,鹽2克。
**做法:**枇杷果去皮、去核,切小塊備用。瘦肉切小塊,鍋中注水燒開,倒入瘦肉,煮約3分鐘,撈出裝盤備用。鍋中注水燒開,倒入瘦肉、枇杷肉、百合,蓋上蓋,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煲90分鐘。加入鹽拌勻調(diào)味,盛入碗中即可享用。
**功效:**生津潤燥,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
使用注意**:**脾虛泄瀉者忌服。
針對小孩子的食療:
枇杷健脾防感飲
**材料:**枇杷肉10g,白術(shù)8g,佛手3g,南杏仁6g,麥冬5g,黃糖3g。
**做法:**將所有材料加水燉煮半小時,加黃糖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潤肺清心。
**宜忌:**適用于2歲以上孩子消化好、無病痛時服用。蠶豆病可用。
枇杷花葉糯米粥
**材料:**糯米30g,枇杷花10g,枇杷葉6g,冰糖3g。
**做法:**糯米洗凈后泡30分鐘,于砂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將清洗干凈的枇杷花與枇杷葉、糯米放入鍋中,煮至軟爛,加冰糖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肺止咳。
**宜忌:**適用于2歲以上孩子消化好、無病痛時服用。蠶豆病可用。
04
**如何挑選枇杷?**技巧一:看形狀
味美甘甜的枇杷一般呈橢圓形,底座形狀越接近五角星形的枇杷,味道越甜;底座聚集為點狀的,則一般汁少味淡。
技巧二:看品種
枇杷品種較多,白沙種枇杷品質(zhì)最好,皮薄汁多、肉厚、質(zhì)細、味甜;紅沙種雖然肉質(zhì)較厚、汁液較多,但味道甜中略帶酸。
技巧三:看皮色
成熟的枇杷表皮呈現(xiàn)略泛光澤的金黃色,還未成熟或缺乏光照的枇杷則呈現(xiàn)淡黃或者青黃色。
枇杷如何保存?
如果是剝皮的枇杷宜用鹽水、冰水或是糖水中保存,這樣的枇杷不易變色。買回來的枇杷可以直接用紙箱裝好,放置于通風處即可,枇杷不宜冷藏,容易導(dǎo)致變色。
小貼士:
1、枇杷葉采摘下來后,背面絨毛很多,煎服前應(yīng)將絨毛清除干凈。煎煮時應(yīng)用紗布包煎,以免絨毛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2、蜜枇杷葉是將枇杷葉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而成,藥店均可購得。
3、蜜枇杷葉更適合肺熱咳嗽者,生枇杷葉更適合胃熱嘔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