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進內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藍點”社會實踐團為社區(qū)小朋友開展系列海洋科普活動
7月2日至7月20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學院“藍點”社會實踐團走進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江夏區(qū)、硚口區(qū)多個街道和社區(qū)開展10余場海洋科普進內陸宣講活動,覆蓋中小學生700余人。
為使宣講內容更加豐富,宣講方式更加貼合中小學生,實踐團成員認真?zhèn)湔n,圍繞“海洋軍事”、“海洋生物”、“海洋工程”、“海洋環(huán)境保護”四個方面展開科普宣講。
為進一步加強廣大青少年對于海洋軍事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激發(fā)國防觀念和愛國情懷,實踐團開展了以“鑄牢海上長城,捍衛(wèi)國家安全”為主題的海洋軍事科普宣講。實踐團講述中國海洋軍事力量從古代的強大到近代的衰微,從建國初期的小艇弱艦,到新時代人民海軍的不斷壯大,引導小朋友們透過歷史脈絡了解中國海軍的發(fā)展歷程。
在流芳社區(qū),一名三年級的小朋友跟實踐團成員說道:“在這次活動中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海軍的發(fā)展歷史,近代海軍的恥辱我們不能忘掉,祖國一定要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薄拔乙院笠尤虢夥跑姵蔀橐幻\姂?zhàn)士,我要開戰(zhàn)斗機保衛(wèi)祖國”湯遜湖社區(qū)一名一年級的小朋友這么說。
在江南社區(qū),實踐團開展“潛入深藍秘境,揭秘海洋生物奇幻生活”為主題的海洋生物科普宣講,帶領小朋友們了解充滿趣味與神秘的海洋世界。實踐團成員展示精心制作的海洋生物標本,讓小朋友們能夠更直觀的觀察海洋生物,幫助小朋友們深入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和奇妙性,激發(fā)對于海洋生物的探索求知欲。
為帶領小朋友們學習了解海洋環(huán)境污染的巨大危害,實踐團走進南苑社區(qū),開展以“藍色星球的心跳,我們一起守護”為主題的科普宣講。
“減少碳排放,控制溫室其他排放”、“盡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減少塑料污染”、“建立海洋保護區(qū),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實踐團成員的引導下,小朋友們積提出一條條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建議。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們一起動手操作,用廢棄的飲料瓶制作成可愛的小動物裝飾品,變廢為寶、循環(huán)利用,引導小朋友們從個人實際行動出發(fā),自覺成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者、踐行者、推動者。
今年6月30日,超大型跨海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彰顯了中國強大的海洋工程建設能力。為帶領小朋友們了解更多海洋工程知識,實踐團前往流芳社區(qū),開展以“探索海洋,解密工程奇跡”為主題的科普宣講。實踐團成員為小朋友介紹海洋工程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廣泛應用情景。通過展示海上鉆井平臺、海底隧道和海洋風力發(fā)電設備等內容,引導小朋友們感受海洋科學技術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強鏈接。
科學之光,點亮未來。此次“藍點”社會實踐團海洋科普進內陸活動不僅是一場展示海洋科學知識的盛宴,更是一個讓現(xiàn)場小朋友親身參與、探索科學的平臺。海洋科學就像一團星星之火,點燃了內陸孩童探索海洋的樂趣,點亮心中的科創(chuàng)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