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的周興嗣撰寫的《千字文》中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其中的“玉出昆岡”原指昆侖山盛產(chǎn)美玉。而“美玉”常被比作人才,昆山的玉峰山同樣盛產(chǎn)潔白如玉的昆石,所以借用“玉出昆岡”,寓意昆山既產(chǎn)昆石又出賢才。
有人說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玉文化。昆侖山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昆侖山,被譽(yù)為中國(guó)第一神山、萬山之祖、昆侖丘或玉山。傳說《山海經(jīng)》中的諸神修煉的神奇之地。如今,地理上的這座龐大山系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nèi),全長(zhǎng)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
昆侖山在中國(guó)最西部的開端極其雄偉壯麗,一出場(chǎng)就是三座7000米級(jí)的極高山組成的峰群。它們中間是美麗的喀拉庫(kù)勒湖,這三座雪峰被稱為昆侖三雄,分別是: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30米的公格爾九別峰、海拔7649米的昆侖山最高峰公格爾峰。
三峰中最矮的慕士塔格峰,因覆蓋冰川甚多被稱為“冰山之父”。公格爾九別峰,從外形上看像一頂寬大的帽子,而它的柯爾克孜語意也恰好是”白色的氈帽”。公格爾峰,它與公格爾九別峰僅相距15公里,山體相連,二者之間一條名為克拉牙依拉克的冰川傾瀉而下,延伸幾十公里,冰雪厚度可達(dá)百米。
昆侖山脈西高東低,按地勢(shì)分西、中、東3段:西段從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與葉爾羌河上游的麻扎通過的新藏公路,構(gòu)成昆侖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烏孜別里山口、明鐵蓋山口、紅其拉甫達(dá)坂及康西瓦等,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受重重山體阻擋,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jī)H為25~30毫米,雪線附近的降水量則達(dá)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主峰形成現(xiàn)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溫0℃等溫線大致沿4000米等高線通過,最高山帶的年均溫為-15~-7.5℃。
中段位于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gè)大坂山即東經(jīng)77°~86°,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蘭山口是該段聯(lián)系新疆―西藏通道。
中昆侖山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線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安迪爾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龍喀什河水量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后很快沒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中。
東段向東略呈扇形展開,分為3支:北支祁曼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庫(kù)木盆地,東延為唐松烏拉山、布爾汗布達(dá)山;中支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烏拉山與布青山,地形上與阿尼瑪卿山相接;南支為構(gòu)成青南高原上的主體山脈。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陳毅《昆侖山頌》詩(shī)句:“昆侖魄力何偉大,不以丘壑博盛名?!?/p>
昆侖山,好像一個(gè)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一生沐浴經(jīng)風(fēng),默默地閱盡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