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這個水庫地下深度=60層樓高

科普新疆
原創(chuàng)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收藏

提起吐魯番,讓人自然想起葡萄。大河沿,則是人們途徑吐魯番經常看到的一個地名。如今,這個地名常常和一個水庫聯(lián)系在一起。大河沿水庫有著目前世界最深的混凝土防滲墻,水庫壩基防滲墻最大深度達186.2米,相當于把60層高樓打入地下。整個墻體厚度僅為1.0米,軸線長290米,可見工程難度之大。

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特殊的自然條件使吐魯番長期面臨缺水難題。2015年底,吐魯番山區(qū)上游處開始修建大河沿水庫,也稱大河沿引水工程,位于高昌區(qū)大河沿河上游驢達坂處,距離吐魯番市區(qū)60千米。工程可將發(fā)源于博格達山的大河沿河水引入下游,保障吐魯番市高昌區(qū)10萬畝農田用水、工業(yè)用水,同時還能發(fā)揮汛期防洪的作用。

建設大河沿水庫面臨諸多難題,首先就要解決全世界最深的沙泥石覆蓋層難題,大河沿引水工程地形構造復雜,河床基巖面呈“V”字形,兩側基巖面坡度最大60°,址壩兩岸Ⅳ級階地堆積沖洪積層厚度最厚50米,施工地覆蓋砂卵礫石層,含孤石夾層,施工造孔極難,孔斜難以保證。

鑒于地質條件復雜,大河沿水庫項目部精密計算,采用管鉆與平底鉆聯(lián)合施工的“平管法”,充分發(fā)揮沖擊鉆與抓斗兩種機械優(yōu)勢,提高了造孔工效,成功解決溜鉆跑偏的問題。

施工中,深槽導管澆筑工藝在世界上還未得到較好突破,在槽孔深度超過百米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易出現(xiàn)堵管、上部結塊、接頭管起拔困難等問題。大河沿水庫項目部多次試驗及現(xiàn)場分析總結,通過改進導管管徑,提高清孔質量,降低孔內泥漿阻力,成功解決了超深防滲墻導管澆筑的世界性難題。

2017年5月24日,二期槽最后一個槽孔順利澆筑完畢,標志著大河沿引水工程水庫大壩防滲墻全面建成,項目部在工藝、工法中創(chuàng)新多達27余項,最終建成的水庫壩基防滲墻最大深度達到了186.2米,這是目前國內最深的防滲墻,也是目前世界最深防滲墻。大河沿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灌溉保障率從75%提高到90%,灌區(qū)季節(jié)性缺水問題得以解決。

據(jù)了解,2022年,新疆水庫總數(shù)達671座,總蓄水量121.34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多蓄8.65億立方米,有效保障了2023年春灌用水,累計生態(tài)補水367億立方米,較上年增加38.4億立方米。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