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多巴胺VS內啡肽,到底誰才是真快樂?

中國科學技術館
傳播熱點科學知識,弘揚科學家精神。
收藏

如果你也是短視頻的重度患者,那在過去的一年里,你一定沒少刷到過一個詞:多巴胺。比如多巴胺穿搭,多巴胺舞蹈等等。在這要提醒下,多巴胺的正確讀音是胺(àn),不是安(ān)。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茖W家們喜歡用多巴胺來解釋愛情,當兩個個體彼此產生愛慕之情的時候,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就源源不斷地分泌,人們因此感覺到了“愛情”和“激情”??上覀兊纳眢w無法一直承受這種感覺的刺激,于是大腦就會逐漸取消這種念頭,讓這些無福消受的化學物質在大腦的控制下新陳代謝,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逐漸消失。這也能從科學上解釋那句老話“愛情變成了親情”。

除了愛情能夠帶來多巴胺的分泌,當我們經歷新鮮、刺激或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時,大腦中也會分泌多巴胺。刷短視頻停不下來,喜歡吃甜食,剁手買買買……其實都是刺激我們分泌多巴胺的行為。還有一項人類學研究表明,人們在所居住社區(qū)之外的其他地區(qū)購物時會更加揮霍無度。這說明啥?同樣是買買買,換個新鮮的地方買,人就能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從而帶來更多的快感。

不過說到這,你可能也反應過來了,多巴胺帶來的快樂只是一時的,刷了一晚上短視頻后悔浪費了時間、大快朵頤之后增長的體重、沖動購物后發(fā)現(xiàn)買的都是不需要的……多巴胺的斷崖式抽離會讓人感到沮喪、后悔、自責。還記得聰明藥那期榕哥說過嗎,多巴胺是讓我們有動力做事的推進劑。一旦這個機制被打亂,后果十分可怕。

可能有人就問了,那要想快樂只能靠刺激多巴胺來獲得嗎?當然不是。

當你經過了數(shù)月的復習終于成功上岸,當你經過刻苦的訓練學會一門技能,當你的自律換來了健康的身體……你會不會感覺到快樂?一定會,這種快樂跟多巴胺帶來的快樂不一樣,它的開始甚至可能是痛苦的,糾結的,但是等到收獲的時候,你獲得的將是滿滿的成就和幸福感,這種更難能可貴的快樂源泉就是內啡肽。

跟多巴胺一樣同樣是大腦分泌的神經遞質,內啡肽是一種機體自己產生的由多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物質。具有類似于嗎啡的作用效果,與內啡肽的受體結合,可達到緩解疼痛、減輕壓力的作用。與多巴胺“即時獎勵”的機制不同,內啡肽更像是一種“先苦后甜”的補償機制。

運動就是最好的例子,當運動量超過一定程度,疲憊缺氧的感覺就會逐漸轉化為愉悅,而且這種愉悅感在運動之后還能持續(xù)很長的一段時間。要不有人會跑步上癮呢。因為定期有規(guī)律的運動是可以讓身體產生更多內啡肽的。尤其是從事你喜歡的運動。

有人說多巴胺的快樂是廉價的快樂,只有內啡肽的快樂才是高級的,榕哥不完全同意。本質上說,無論多巴胺還是內啡肽,只是快樂的機制不同,核心還是人。想要即時享樂是人類的本能,既然我們的生活壓力已經很大了,何不偶爾給自己制造一些多巴胺快樂呢,但要適度。追求內啡肽也是這樣,要量力而行。說到底,自律的人才會是最終的贏家。

評論
臭皮匠心
少傅級
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我們大腦中重要的“快樂神經”,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功能和影響。多巴胺提供了即時的快感和滿足感,而內啡肽則帶來了持久的快樂和成就感。兩者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平衡它們的影響,并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選擇。我們應該追求的是高質量的快樂,遠離廉價的快感陷阱,并通過持續(xù)的努力和自律來激發(fā)內啡肽的分泌,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2024-07-09
飛翔的小山竹
學士級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由腦內分泌,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2024-07-09
玉玉小仙女
學士級
已閱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