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圍繞星云與星系的世紀天文大辯論

科普平羅
通過視頻、圖文等方式,向公眾傳播科學理論、科普知識
收藏

沙普利-柯蒂斯之爭也稱為世紀天文大辯論,是天文學上兩位具有影響力的天文學家哈羅·沙普利和希伯·柯蒂斯就渦旋星云及橢圓星云的本質(zhì)和宇宙的尺度所進行的辯論。辯論中的基本問題是當時所謂的旋渦星云和橢圓星云是在銀河系內(nèi)的小天體,還是在銀河系外巨大且獨立的星系。星云是氣體和塵埃的聚集物。但與此不同的是,由眾多恒星聚集構成的龐大而發(fā)光的“星系”曾經(jīng)被視為一類星云。

假如用性能較差的望遠鏡或肉眼觀察星系,與星云相似,星系也猶如薄紗般舒展的云朵(下圖)。因此,仙女星系也稱為“仙女座星云”。實際上,被稱為“大麥哲倫云” “小麥哲倫云”的天體也不是星云,而是由無數(shù)恒星聚集而成的星系。

在南半球看到的大麥哲倫云(照片中部偏左)和小麥哲倫云(照片上方偏右)。它們看上去好像是一團團模糊的云,但卻不同于普通的星云, 是匯集了無數(shù)星星的星系。

星系與其他的星云不同,它存在于我們居住的銀河之外。認為星系是恒星集團的說法是20世紀初的觀點。與此同期,當時的宇宙觀也發(fā)生了重大改變。

查爾斯·梅西葉(1730~1817)在1784年編寫的星云星團表,即“梅西葉星云星團表”里,也記載了若干星系。例如梅西葉星云星團表的31號,“M31”就是仙女星系。大多數(shù)星系的形狀呈旋渦狀或橢圓狀。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星系被稱為“旋渦星云”或“橢圓星云”。那時將這樣的天體與其他星云視為同一類。這是由于此時“星系”的概念尚未建立,在那個時候,人們以為我們所說的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

另一方面,在經(jīng)歷了18~19世紀之后,銀河系的結構逐漸明確,威廉·赫歇爾(1738~1822)在1785年提出:銀河系呈圓盤狀,是由眾多恒星聚集而成的。
根據(jù)此后的觀測活動,在人們更詳細地了解了銀河系的結構之后,一些科學家們開始思考旋渦星云及橢圓星云與星系的關系,它們會不會就是龐大恒星的集團(星系)呢?于是在1920年,哈羅·沙普利(1885~1972)和希伯·柯蒂斯(1872~1942)兩人進行了一場大辯論,該辯論非常著名,被稱為“天文學大辯論”。沙普利主張旋渦星云與橢圓星云是存在于銀河系內(nèi)部的天體,柯蒂斯則認為這些天體是存在于銀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

結束這次辯論的是愛德溫·哈勃(1889~1953)。哈勃在1923~1924年間通過對仙女星系中的脈動變星(造父變星)的觀測發(fā)現(xiàn),該星可以用來測量距離。
愛德溫·哈勃

脈動變星是按特定周期光線強度會發(fā)生規(guī)律變化的恒星。人們發(fā)現(xiàn),該變化周期與恒星原本的亮度息息相關。如果測定脈動變星的周期,就能求出該恒星原本的亮度。大家普遍認為,離恒星的距離越遠,所看到的亮度就會變得越暗。總之,將脈動變星原來的亮度與看到的亮度相比較,就能知道到該恒星的距離。

由以上觀測推斷出,地球到含有脈動變星的仙女座星云的距離約為68萬光年(現(xiàn)在推算約230萬光年)。這個數(shù)值遠遠大于當時所推算出的銀河系直徑。所以仙女座星云離銀河系很遙遠,那是另一個聚集著恒星的龐大集團(星系)。所以隨后將仙女座星云改名為仙女星系。

以上這些發(fā)現(xiàn),不僅僅單純地明確星云與星系的不同,也確定了在銀河系之外的宇宙是廣闊存在的。宇宙中還存在著無數(shù)與銀河系相同的星系,成為天文學上一個較大的轉(zhuǎn)折點。
星系從星云中劃分出來了,現(xiàn)在被稱為星云的天體定義為所有氣體和塵埃的聚集物。這種叫法聽上去有些樸素,但實際上,它蘊藏著神秘宇宙中星體從誕生到死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