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橋吊林立,400米大船頻頻靠岸,全年裝卸3000萬個集裝箱,相當于平均每1.2秒裝卸一個集裝箱……這番繁忙景象正是青島港的日常寫照。在這樣的裝卸體量和強度下,青島港始終保持著行云流水的作業(yè)節(jié)奏,但在生產作業(yè)的現(xiàn)場卻看不到一位工人。
高效運行的青島港鳥瞰
作為中國首座全國產全自主自動化碼頭,青島港依托強大的集裝箱吞吐量規(guī)模、高效的港口作業(yè)服務、領先的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已躋身我國乃至世界一流港口前列。據(jù)統(tǒng)計,2023年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在裝船作業(yè)中橋吊平均單機作業(yè)效率達60.2個自然箱/小時,其自動化碼頭第十次刷新裝卸效率世界紀錄。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不斷升級、創(chuàng)新超越的背后,凝聚著張連鋼及其團隊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這份碩果更是他們打造“中國智造”決心和毅力的最好證明。
“全自動化碼頭不是西方人‘專屬’”
2016年,張連鋼以自動化碼頭項目負責人的身份與歐美行業(yè)巨頭洽談合作時,不少國外技術公司擺出了“不承諾工期、不開放系統(tǒng)”的傲慢態(tài)度。這樣的事情在他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就曾發(fā)生過。
30多年前,被分配到青島港安技處擔任電氣技術員的張連鋼,不僅為當時青島港“沒有專用的集裝箱碼頭、沒有橋吊等專業(yè)機械,只能利用外國貨船上自帶的起重機實施吊裝”的落后狀況感到焦急痛心,更在工作過程中感受到了“受制于人”的窘迫——1986年,因橋吊發(fā)生故障,碼頭被迫停工,只能重新調試電控系統(tǒng)以期恢復。
但這個故障當時國內沒有人能夠解決,無奈之下,碼頭只好請歐洲供應商的工程師來維修。“那個外國工程師在碼頭上干了12天,拿走了43200元,這筆錢在當時是30多位碼頭工人一年的工資!”張連鋼回憶道。然而,當他試圖向這位外國工程師咨詢技術問題時,對方卻將記錄調試參數(shù)的小本子藏進了上衣口袋,并未向他透露分毫。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張連鋼。一個堅定的想法在他心中誕生,他暗下決心,“總有一天,我要用實力把這件事給扳回來!”
就此,依托國家重點技術攻關項目,張連鋼在國產港口自動化技術領域不斷鉆研,并收獲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成果和系統(tǒng)成果。2006年,他主持完成大型輪胎式起重機移動供電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了輪胎吊“油改電”技術突破,隨后相關技術在全國港口推廣應用的過程中,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贊譽,更為我國港口發(fā)展改革提供了強大助力。
長久的努力、深厚的積淀、豐碩的成果,讓張連鋼再一次面對西方公司的傲慢時頗有底氣地選擇了說“NO!”基于自身對行業(yè)的深耕和對相關技術的了解,張連鋼認為,我們國家的技術進步和自己團隊的積累已經具備了挑戰(zhàn)“權威”的實力?!叭詣踊a頭不是西方人‘專屬’,他們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張連鋼如是說。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建設的重任也就這樣交到了他的手上。
“全面超越一期碼頭”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建設項目啟動的2013年,張連鋼是“帶病上陣”。當時他剛從肺癌病魔的手中逃脫,尚處于術后康復期。但港口建設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盡快實現(xiàn)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這一夢想,他夜以繼日地奮斗在工作崗位上。白天,他帶領核心團隊的25位成員奔走在土建、供電、設備施工現(xiàn)場逐一了解情況;晚上,一行人又聚在臨時搭建的簡易集裝箱房中攻關科研。
自方案設計開始后,張連鋼從未在晚上10點前休息過,他的身體也不斷發(fā)出警報:身上長滿紅斑、前胸到腿上全是紫癜……醫(yī)生檢查后說這都是疲勞造成的免疫力低下所致,囑咐他一定好好休息。而張連鋼只是拿了點藥物就又趕回了碼頭,因為“大家都在等著”。
最終,這支平均年齡34歲的團隊,在沒有經驗、沒有資料、沒有外援的“三無”狀況下,在自動化港口這一空白領域走出了一條篳路藍縷的自主創(chuàng)新路。過往的經歷告訴他,“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要成功還得依靠我們自己!”
為了滿足自動化碼頭對于系統(tǒng)性和細節(jié)性的高要求,張連鋼在規(guī)劃建設過程中,即牽頭召開了3000多場技術研討會,形成了幾十萬字的分析報告。其中,出入集裝箱卡車的閘口布局就前前后后經歷了40多次設計,流程測試案例編寫了7000多個,測試達10萬多次。
15個月后,碼頭的詳細設計在張連鋼團隊體量巨大而又細致入微的工作中最終成形,其驚人的效率和完成度,讓前來審核的外國專家大為震撼,稱這一方案即使在技術相對成熟的國外市場,也要聘請十幾家專業(yè)公司至少3年才能完成。
更重要的是,這一設計方案不止做到了“快”,在“好”的層面同樣表現(xiàn)優(yōu)異。外方股東聘請的自動化碼頭建設專家帕特里克給出了“這是最符合自動化碼頭發(fā)展方向的規(guī)劃方案”的評價,這無疑與當初張連鋼“中國人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的判斷“不謀而合”。
在此基礎上,張連鋼及其團隊先后攻克了10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在港口建設層面高效優(yōu)質地走完了國外8到10年的路,建成了作業(yè)效率全球領先的全流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2017年5月11日,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開港運營,首船作業(yè)橋吊單機效率達到26.1自然箱/小時,創(chuàng)下世界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商業(yè)運營首船作業(yè)最高效率,震驚全球港航界。
“始終讓中國港口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取得了如此亮眼的成果,張連鋼卻并不準備躺在功勞簿上——自動化碼頭二期建設的項目順勢確立,張連鋼為團隊定下了“全面超越一期碼頭,引領世界自動化碼頭建設發(fā)展潮流”的目標。
充分應用一期工程規(guī)劃建設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張連鋼團隊再接再厲,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完成了二期工程的建設并投產運營。與此同時,張連鋼還將自動化、智能化前沿技術及相關成果引入港口建設,通過自主研發(fā)、集成創(chuàng)新的“氫+5G”“全球首創(chuàng)機器視覺+自動化技術”“全球首創(chuàng)智慧監(jiān)管系統(tǒng)”,以及全球首創(chuàng)的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tǒng)、橋吊“一對多”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多項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再一次為自動化港口和“中國智造”賦能,為自動化港口的有序運行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張連鋼在港口工作現(xiàn)場
為了讓碼頭自動化程度和效率實現(xiàn)質的飛躍,張連鋼團隊用時5年,研發(fā)了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能管控系統(tǒng)A-TOS,實現(xiàn)了“毫秒級”刷新響應,無感升級,生產操作、設備控制、信息處理三位一體智能管控,智能配載效率提升17倍以上,助力提升碼頭作業(yè)效率。更重要的是,這一實現(xiàn)“從0到1”突破的系統(tǒng),其各項指標全面超越擁有30多年應用歷史的國外同類產品。經中國航海學會組織評審,認定該項目整體達國際領先水平。
隨后在自動化碼頭三期的建設中,張連鋼進一步擴大自動化成果,堅持從港口重大裝備芯片到傳感器、從單機到系統(tǒng)、從底層基礎到上層應用的全面自主可控。2023年12月27日,擁有6大自主突破、12項創(chuàng)新攻堅成果的“全國產、全自主”自動化碼頭三期投產運營,這是我國在自動化碼頭領域實現(xiàn)全自主集成創(chuàng)新應用場景零突破的一個明證。
更為可喜的是,三期工程投產后不久即刷新了裝卸效率世界紀錄——2024年1月1日,在對“新泉州”輪作業(yè)過程中,三期橋吊平均單機作業(yè)效率達到60.2自然箱/小時,這也是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第十次刷新裝卸效率世界紀錄,為我國港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添底氣。
不久前,張連鋼入選“202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名單。面對榮譽,他得之淡然;而當談及未來,他壯志滿懷地說:“要始終讓中國港口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不負黨和國家的信任,不負時代和港口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