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盡管在術中采取嚴格的無菌措施,結直腸癌術后感染的發(fā)生率仍然高達5~40% [1]。
結直腸癌術后常見的感染包括手術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和深靜脈導管感染等。結直腸癌病人在術后一旦出現(xiàn)感染,不僅會增加病人的傷痛,還會延長術后恢復時間,增加住院天數(shù)和醫(yī)療花費,影響后續(xù)的治療。感染嚴重者,可能還需二次住院或行二次手術,甚至導致死亡。因此了解結直腸癌術后感染的相關知識,能夠有利于我們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實現(xiàn)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將感染的危害降到最低。
<問>結直腸癌術后為何容易出現(xiàn)切口感染?該如何防治?
手術切口感染是結直腸癌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有文獻報道結直腸癌術后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高達5.9~24% [2]。
(1)腸道準備不充分
結直腸是人體最大的細菌庫,手術前腸道準備不充分,導致腸道內大便未能排干凈,術中切斷腸管極易使腸內容物外溢,進而發(fā)生手術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即使病人術前喝瀉藥很規(guī)范,排空了腸道內的固體糞便,術中腸腔內仍然會有較多的糞水殘留。
(2)手術操作因素
手術中需要切斷腸管,并重新連接、吻合,這個過程中仍有可能發(fā)生腹腔和手術切口的污染。尤其當腫瘤體積大,手術范圍較大,手術時間較長,發(fā)生污染和各種感染的概率更高。
(3)自身情況及術后護理因素
切口感染與病人自身情況及術后對切口護理均有關聯(lián)。老年、糖尿病、術前營養(yǎng)不良、術前合并腸梗阻和肥胖的者更容易發(fā)生切口感染。肥胖人群的腹部脂肪多,術后切口容易發(fā)生脂肪液化,如未能及時妥善處理,容易發(fā)生細菌感染,導致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切口感染起初可能僅為切口脂肪液化或切口內血腫,然后逐漸進展為切口感染,導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裂開和切口疝等嚴重后果。切口感染會導致病人術后化療和放療的延遲,進而影響病人的生存時間。
預防措施:
(1)加強營養(yǎng)支持治療:術后根據醫(yī)師的囑咐,適當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蒸雞蛋、魚肉、雞肉、肉糜和蛋白質粉等。
(2)積極控制血糖:合并糖尿病者,術前和術后都要監(jiān)測血糖的變化情況,根據血糖水平,規(guī)范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和皮下注射胰島素控制好血糖。
(3)按照醫(yī)師的囑咐,及時定期換藥(傷口消毒和更換切口表面的紗布)。注意觀察傷口情況,如發(fā)現(xiàn)傷口滲液較多,導致傷口表面的紗布全層濕透,應及時聯(lián)系醫(yī)師清理傷口并更換紗布。
(4)對于切口較長和已經發(fā)生切口感染的病人,術后應特別注意使用醫(yī)用彈性腹帶或者多頭腹帶,可以減輕腹部切口的張力,降低切口裂開的風險。
(5)病人咳嗽時,腹腔壓力較高,容易撐開傷口。建議在病人咳嗽時,可以讓病人或家屬可以用兩只手從腹部兩側向中間輕輕輔助推壓,以減輕腹部傷口張力,避免傷口裂開。
<問>結直腸癌術后為什么容易出現(xiàn)肺部感染(肺炎)?該如何防治?
結直腸癌術后肺炎的發(fā)生率為1.5~15.3% [3]。病人術中大多數(shù)需要氣管插管,易使呼吸道分泌很多的痰液。加之胃管的放置,也會導致痰液不容易咳出;術后腹部切口的疼痛也使得很多病人不敢或不愿意咳嗽、咳痰。而痰液積聚在肺部無法排出,便會導致肺部炎癥。特別是既往有肺部疾?。ㄈ缏灾夤苎住⒎螝饽[)和長期吸煙的老年病人,術后更容易并發(fā)肺炎。
預防措施:
(1)術前和術后都要戒煙。
(2)術前進行咳嗽訓練,呼吸功能鍛煉。
具體方法如下:
①深呼吸鍛煉:深吸氣,然后緩慢呼氣,每次10~15次,每天3次;
②吹氣球鍛煉:深吸一大口氣,屏氣后緩慢吹入氣球中,每天10~15分鐘,每天3次;
③咳嗽鍛煉:深吸一大口氣,短暫屏氣,腹部用力做咳嗽動作將氣流沖出;
(3)術后鼓勵早期咳嗽咳痰。
如果痰液太干,無法咳出,可以喝1~2口水,濕潤一下喉嚨,然后再用力咳嗽,就更容易咳出了。另外,為了減輕咳嗽導致的腹部切口疼痛,避免切口裂開,咳嗽時注意雙手保護切口。
(4)術后勤翻身、拍背。
建議病人左側臥位、右側臥位、平躺分別以5分鐘為宜,反復交替進行。拍背時,可以采取坐位或者側臥位,家屬的手掌合成杯狀,四指并攏微曲,拇指緊貼其余四指(圖1)。
圖1 拍背的手勢
腕關節(jié)不動,利用肩肘關節(jié)帶動手掌,用手掌拍背。一般每分鐘40~50次,注意力度均勻一致。由下至上、由外至內叩擊(圖2)。每次10~15分鐘。切勿以掌心或掌根部拍背。
圖2 拍背的順序
(5)術后鼓勵早期下床活動,有助于痰液的咳出,降低肺炎的發(fā)生率。
(6)及時跟醫(yī)師匯報咳嗽咳痰的情況。醫(yī)師會根據不同情況給予化痰類藥物,如口服的復方甘草合劑、祛痰靈口服液和蛇膽川貝枇杷膏等,輸注氨溴索注射液以及霧化吸入等治療。
<問>結直腸癌術后該如何預防腹腔感染?
結直腸癌術后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高達11~26%,是最嚴重的感染性并發(fā)癥 [3]。結直腸癌術后常見的腹腔感染包括吻合口漏和腹腔膿腫,通常需要行介入治療(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甚至需要二次手術治療。而引發(fā)腹腔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長期吸煙、肥胖、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和長期臥床。早期診斷腹腔感染,可以早期干預,可以防止其進展為更為嚴重的全身性感染。
預防措施:
(1)加強營養(yǎng)支持治療;
(2)積極控制血糖;
(3)半臥位,多下床活動,有助于腹腔內積液和積血的吸收,降低腹腔感染的發(fā)生率;
(4)術前至少提前2周開始戒煙,可以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
(5)注意保護腹腔引流管,避免導管滑脫。如果引流管滑脫,導致腹腔內積血積液無法排出,則會增加感染機會。
<問>結直腸癌術后該如何預防尿路感染?
結直腸癌術后尿路感染容易發(fā)生在長期留置導尿管、反復多次插導尿管、合并前列腺肥大的病人。直腸癌手術時會有損傷支配排尿功能的神經的風險,導致術后出現(xiàn)排尿功能障礙,因此發(fā)生尿路感染的機會增高。
預防措施:
(1)術后及時清理尿道口和尿管周圍的污物。
(2)拔尿管之前,要遵醫(yī)囑間斷夾閉尿管訓練膀胱功能。夾尿管的方法為:將尿管完全夾閉,使尿液無法流出。在病人有尿意時,再放開尿管5分鐘,然后再夾閉尿管,如此循環(huán)往復。如果一直沒有尿意,則每2~3小時開放一次尿管。注意一般晚上睡覺時不要夾閉尿管。
(3)遵醫(yī)囑服用幫助排尿的藥物:如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和非那雄胺片等。
(4)尿管放置時間過長會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術后要遵醫(yī)囑及時拔除尿管。
<問>結直腸癌術后該如何預防中心靜脈導管感染?
結直腸癌術后中心靜脈導管如果留置時間過長,會容易發(fā)生導管感染,常表現(xiàn)為術后1周左右,突然出現(xiàn)發(fā)熱,有時伴穿刺部位的紅腫。
預防措施:
(1)不要去觸碰和搔抓導管穿刺部位的皮膚。
(2)保持導管周圍皮膚清潔,一旦因為出汗導致導管表面的貼膜貼合不牢時,即時聯(lián)系護士更換貼膜。
(3)中心靜脈導管的留置時間不能太長,要聽從醫(yī)護人員的指示,在術后1周左右拔除。
【參考文獻】
1. 劉宗榮, 朱易凡, 馬淙, 龔穎生. 結直腸癌手術后感染并發(fā)癥的調查和分析 [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08, 17(1): 104-106.
2. 彭新剛, 高俊茹, 羅文強, 王培戈. 結腸癌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 [J]. 外科, 2021, 10(2): 14-19.
3. 閆宇祿, 崔曉光. 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防治 [J].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 2018, 7(2): 181-184.
編輯 丨劉洋 趙娜
審校 丨李娜 李玉樂
監(jiān)制 丨彭斌
【版權聲明】
《協(xié)和醫(yī)學雜志》倡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歡迎轉載、引用,但需取得本平臺授權。如您對文章內容及版權存疑,請發(fā)送郵件至medj@pumch.cn,我們會與您及時溝通處理,本文內容僅供交流、學習使用,不以盈利為目的;科普內容僅用于大眾健康知識普及,讀者切勿作為個體診療根據,自行處置,以免延誤治療。治病就醫(yī)相關需求請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APP線上或線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