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健康科普 | 慢性病預防控制

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qū)科學技術協(xié)會

健康科普 | 慢性病預防控制

銅官疾控

一、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或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復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

二、常見慢性病有哪些

1、呼吸系統(tǒng)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哮喘 、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纖維化。

2、循環(huán)系統(tǒng) 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3、消化系統(tǒng)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結核、慢性腸炎、慢性腹瀉、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

4、泌尿系統(tǒng) 慢性腎炎、慢性腎衰、泌尿系慢性炎癥。

5、血液系統(tǒng) 慢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

6、內分泌系統(tǒng)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亢、甲減。

7、代謝和營養(yǎng) 糖尿病、營養(yǎng)缺乏病、痛風、骨質疏松。

8、結締組織和風濕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干燥綜合征、血管炎、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系統(tǒng)性硬化病、骨性關節(jié)炎。

三、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易造成傷殘,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且醫(yī)療費用極其昂貴,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四、致病因素

遺傳因素:與遺傳基因變異有關。

環(huán)境因素:年齡、體重超重與肥胖、長期過量飲食、運動量不足、營養(yǎng)失衡、吸煙與飲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學毒物接觸等因素。

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tài)。

五、慢性病的預防

慢性病是一個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由于工業(yè)化速度增快,造就了人類的文明,隨之而來的就是所謂的“現代文明病”或生活方式疾病,也即某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人類正經歷著從傳染性疾病猖獗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轉變的過程。

1、合理膳食 平衡膳食,食物多樣、谷類為主,保持飲食多樣化,以確保攝入各種營養(yǎng)素??梢酝ㄟ^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糧食、肉類等來實現飲食的豐富多樣。2、適量運動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運動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預防和降低血糖、血壓和血脂,提高心血管健康。3、戒煙限酒 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多種疾病。過量飲酒可導致急性酒精中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應適量飲酒。4、心理平衡 保持愉悅心情,減輕壓力,放松自己??梢試L試進行冥想、呼吸訓練、心理輔導等方法緩解壓力。5、足夠睡眠 生活作息要規(guī)律,少通宵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形成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良好的作息對預防慢性病具有重要意義。6、自我監(jiān)測 淺表淋巴結、乳腺包塊、大小便等變化。7、定期體檢 定期每年體檢檢測脂肪率、肺活量、血常規(guī)、血脂、血糖、尿酸、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腹部超聲、胸部X線等。

8、積極治療 及時就診,規(guī)范治療,合理用藥,預防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

評論
星星?星星
大學士級
閱讀
2024-08-15
科普ZSL
少傅級
已閱讀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