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多歲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在降壓治療時遇到了問題。他身邊的幾位朋友都有高血壓,平時總在一起交流降壓心得,或是保健養(yǎng)生的秘方。那幾位朋友說,血壓要降到140mmHg以下才算達標,他自己查了一些資料,也說血壓在140mmHg以下是正常范圍。
但是他吃降壓藥把血壓降到140mmHg以下后,每天都感覺沒有精神,大腦昏昏沉沉,走路時腳也發(fā)軟。有一天他忘吃了降壓藥,他卻感覺精神好多了,但一量血壓,已經(jīng)升到了160mmHg。所以他很疑惑,問華子,這降壓藥還要不要吃了?
一、老年高血壓的特點華子告訴他,他年齡已經(jīng)超過65歲,屬于老年高血壓,在高血壓治療中屬于特殊人群,與正常的高血壓特點有所不同。老年人高血壓的特點主要是收縮壓(高壓)升高,舒張壓(低壓)下降,脈壓之間的差值增大。血壓波動性大,血壓的晝夜節(jié)律異常,容易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后低血壓。
所以針對老年高血壓的特點,在降壓治療時,要強調(diào)收縮壓達標,同時避免過度降低血壓,在能耐受降壓治療的前提下,逐步降低血壓,避免過快降壓。
二、老年人降壓目標不能“一刀切”對高血壓的診斷,任何年齡都是以等于或是超過140/90mmHg為標準。在諸多的高血壓指南中,也是以把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為目標。但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因為身體情況不同,基礎(chǔ)疾病不一樣,對血壓的耐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降壓治療的時候,降壓目標不能“一刀切”。
對大于65歲的老年人,在降壓治療的時候,初始的血壓控制目標可以先定在150/90mmHg。達到目標后觀察兩周,如果可以耐受當前血壓,再通過調(diào)整劑量或是藥物的方法,進一步降至140/90mmHg。繼續(xù)觀察兩周,如果仍然可以耐受,就再進一步降至130/80mmHg。對于年輕人,可以進一步降低,但對于老年人,血壓控制在130/80mmHg即可。
對于有腦動脈硬化、狹窄的老年人,需要維持較高的血壓才能保證大腦供血,這些人的血壓可能要維持在160/100mmHg以上才可以,降至正常標準則會出現(xiàn)腦供血不足,引起頭昏、黑視、耳鳴等大腦缺血的癥狀。
因為心臟本身主要在舒張期供血,所以低壓偏低時可能會影響心臟的供血。而老年高血壓的特點就是低壓偏低,脈壓增大,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控制高壓的時候,要關(guān)注低壓值。在低壓小于60mmHg時,要密切監(jiān)測有沒有胸悶、心悸等癥狀發(fā)生,在保證沒發(fā)生異常的前提下,逐漸把高壓降至達標。
三、使用降壓藥物時的注意大家要明白一件事,保持降壓的過程平穩(wěn),比迅速控制血壓更加重要。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時,藥物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通常要用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逐步把血壓控制到標準范圍內(nèi),不能操之過急。如果在降壓過程中出現(xiàn)了頭昏、眼前發(fā)黑、或是心悸、胸悶等情況,就要暫停加量,或是減少劑量。
在降壓治療中,盡量選擇長效降壓藥物,可以減少服藥次數(shù),用藥依從性更好。而且長效藥物可以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較高的血藥濃度,對全天血壓控制的效果也更好。大多數(shù)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采用多藥聯(lián)合治療,比單藥治療的效果更好,而且藥物作用可以互補,減少副作用的發(fā)生。
總結(jié)一下,老年人群基礎(chǔ)疾病較多,身體差異性大,對降壓目標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設(shè)定不同的降壓目標,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物,逐步降壓,而不能“人云亦云”地盲從其他人的用藥經(jīng)驗。在使用降壓藥時,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咨詢醫(y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guān)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