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有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李清照詞曰:酒闌更喜團茶苦。茶,必定是中國人年味中獨特的一味。此刻,不妨讓我們翻開與茶相關(guān)的“歲朝圖”,看一看茶畫里的中國年。
古人稱正月初一為歲朝。歲朝即一月之始,是日,以鮮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新年好運、春意盎然,被稱為“歲朝清供”?!稓q朝圖》顧名思義,就是為慶賀“歲朝”所作之圖。中國古代文人畫家有在歲朝揮毫作畫或?qū)懺娮髟~的習俗,稱為歲朝“開筆式”,以此企盼新的一年文筆暢達精妙。如明人劉原起《歲朝豐樂圖》就題有“壬申元旦試筆”等字樣?!皻q朝圖”通常分為兩類:歲朝清供圖和歲朝風俗圖。一靜一動,傳遞出祥和祝福之意。
壹 歲朝清供圖
[清代] 金城 《歲朝圖》 絹本設(shè)色 131×53cm
歲朝清供圖通常以靜物畫的面貌出現(xiàn),并配以賀歲詩詞。通過畫中物品的名稱諧音、民俗寓意或歷史掌故,來傳達美好的新年祝福。茶,也是其中之一。
爆竹聲聲,事事(柿)如意,一個青龍茶壺,寓意龍年大吉。梅香茶韻,寓意平安。
[清代] 金鼎 《歲朝圖》 絹本設(shè)色,尺寸不詳。中國美術(shù)學院藏
圖中描繪了百合(百年好合),柿(事)如意,茶杯茶壺,水仙、牡丹(貴壽神仙)月季,花瓶(四季平安),梅花(五福報春),美好的寓意和祝福,《周書·武順》有“禮義順祥曰吉”之語。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歲朝清供正是以寓意吉祥之物供幾案?!皻q朝清供”由此也成為中國古代畫家鐘愛的畫題,因為歲朝清供圖不僅是文人士大夫清雅之趣的文化寫意,也寄托著士人百姓對美好祥和的向往。
貳 歲朝風俗圖
在歲朝風俗畫中,寫實派別具一格。元代時期,文人士子隱逸之風興盛,歲朝風俗畫亦深受其影響,祥瑞符號逐漸演變?yōu)槲娜四偷纳剿鳌4祟惱L畫實則自南宋已然興起,李嵩的《歲朝圖》可視為此類較早的作品。然而,當時的歲朝圖尚未將山水元素融入其中。
[南宋] 李嵩《歲朝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展示了官宦世家迎接新年、款待賓客、祭祀祖先、品茗、張貼門神的場景,一派熱鬧喜慶的新年氣象。
院中揖見、室內(nèi)茶宴,其樂融融
在歷代帝王中,清代乾隆皇帝算是一位既懂茶又會“玩茶”的“高手”了,他開創(chuàng)了“重華宮茶宴”,作為宮廷春節(jié)重要習俗。重華宮茶宴通常在元旦之后,正月初二至初十期間。席上,有一道主打茶品——乾隆自創(chuàng)的“三清茶”。所謂“三清茶”,即甄選上好的松實、梅花、佛手,以雪水烹之。有時,也有加入龍井新茶沖泡。有詩為證:“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保ā度宀琛罚?/p>
清人繪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命人燒制三清茶詩茶碗,在春節(jié)茶宴結(jié)束后,賞給參會的朝臣們?;蕦m貴族的春節(jié)講究儀式感,而文人的新春是怎么過的呢?且看宋旭的《歲朝報喜圖》。
[明代] 宋旭 《歲朝報喜圖》 95.8x41.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軸為宋旭所作報喜圖,寓意祝福新春。報喜、報春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源遠流長的主題,描繪對象以花鳥等象征春天的物象居多,寓意大多是寄托對新春的祝福。春節(jié)是合家歡聚的節(jié)日,市井之中的家庭往往進行貼春聯(lián)、放鞭炮等集體活動,家中必定精心布置,熱鬧非常。而宋旭卻沒有選擇合家歡,而是將高士雅集與新春節(jié)日結(jié)合在一起,描繪出高士朋友之間除舊迎新的歡慶場面,這種文人畫家獨特的視角,別有趣味。
畫面開端,院子外小橋上,一高士眼望前方,步履匆匆,后面跟一小童,抱著東西緊緊跟上。似有好消息要急著與人分享。
院子內(nèi),寒山枯樹之中,灌木染綠,白梅盛開,寒冬將去,春意已發(fā)。草堂中高士吟詩作畫、溫酒煮茶,庭院里群兒嬉笑放爆竹,一名童子蹲著泡茶,有茶有孩童有鞭炮,有輕松愉快的心境,就與平日不同。雅俗共賞的《歲朝圖》,寄托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祝大家新春快樂!龍行龘龘(dá),前程朤朤(lǎng)!
供稿:狄穎老師
審稿: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于良子高級實驗師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