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日為“國際海豹日”,這一國際主題日的設(shè)立,旨在喚起人類對海豹生存環(huán)境和海洋生態(tài)問題的關(guān)注。
我國黃渤海海域生活著一群可愛呆萌的海洋哺乳動物,它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著“渤海明珠”美譽的西太平洋斑海豹!
斑海豹身體肥壯,前半身渾圓呈紡錘形,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被稱為“海上大熊貓”。是生活在溫帶、寒溫帶的沿海、海岸的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黃海北部,是中國黃渤海的海洋生態(tài)“旗艦”物種。
斑海豹在進化進程中,四肢逐漸形成了像魚鰭形狀的結(jié)構(gòu),可以幫助它更好地在陸上及水中活動。別看在陸地上行動笨拙,只能依靠前肢和上體的蠕動活動,一旦潛入水中,它的鼻孔和耳孔中的肌肉活動瓣膜立即關(guān)閉,阻止海水灌進耳鼻。
它們是名副其實的“游泳和潛水健將”。能在水下能待70分鐘左右,而且經(jīng)常潛到水下400-5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這些都主要依賴于充足的氧,而斑海豹儲氧途徑主要有3種:
1.把氧氣存到血液中。
2.利用肥胖的身子儲氧,斑海豹肌肉中所含呼吸色素要比陸生動物高出許多倍,儲氧量可占全身儲氧量的50%左右。
3.靠屏住呼吸,減慢心跳,來節(jié)省氧氣使用量。
由于曾遭受人類的非法捕獵、海上開發(fā)利用活動和過度捕撈,這些因素都讓斑海豹的生存環(huán)境面臨著威脅。而斑海豹是唯一一種在我國進行繁殖的鰭足類動物,一旦它們離開了黃渤海,中國將再無常駐鰭足類,因此保護斑海豹的任務(wù)迫在眉睫!
每年的3月1日為國際海豹日,在此呼吁,一起保護海洋環(huán)境和海洋資源,珍惜愛護海洋生物,留住珍貴的“海上大熊貓”西太平洋斑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