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伶仃洋畔,理想之城,50張圖,講一個珠海故事

星球研究所
原創(chuàng)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收藏

今天是澳門回歸紀念日

我們想帶你看看澳門的同胞姊妹

一個曾與她分離數(shù)百年,卻始終命運相連的城市

你聽過珠海的名字

甚至曾到此一游

也許每兩年一屆的珠海航展

你也在擠擠挨挨的人群中

看戰(zhàn)機們在空中“鷂子翻身”“天女散花”

展示著世界航空航天業(yè)的先進水平

(珠海航展,攝影師@陳爍明)

圖片

也許你是沖著世界最大的水族館而來

也曾為上萬條珍稀魚類驚嘆

為鯨鯊共舞神迷

(請橫屏觀看,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鯨鯊館,攝影師@黃昆震)

圖片

也許你專門來走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體驗過時而海面疾行

時而深潛海底的夢幻

(請橫屏觀看,港珠澳大橋,它集橋梁隧道于一體,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不僅工藝高超,而且美感出眾,攝影師@黃曉楠)

圖片

更多的時候

你通過珠海去往澳門

因為這是唯一與港澳同時陸路相連的城市

可你依然不了解它

畢竟珠海實在太小

土地面積不到廣州的1/4

只是你路途里的中轉站

(珠海白石橋看澳門煙花,攝影師@杜華林)

圖片

但你知道嗎?

不大的珠海

卻有262個海島

擁有極為漫長的海岸線

作為曾經的首批經濟特區(qū)

在珠三角工業(yè)大潮之下

它卻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

頻頻問鼎“中國最宜居的城市”

(珠海情侶路海岸線,攝影師@黃熙順)

圖片

在廣東省人均GDP排名中

高居第二位

(2022年廣東省各市人均GDP和土地面積,制圖@馮藝卓&高儷倩/星球研究所)

小小的珠海

到底走了一條什么樣的路?

01

江海畔

珠海

起源于奇特的大江

——珠江

說珠江奇特

因為它并不是“一條”江

而是西、北、東三條大江

和眾多河流的統(tǒng)稱

它們匯聚在珠江三角洲上

河汊縱橫,甚至各自流淌

(請橫屏觀看,珠海蜿蜒的水道和多座大橋,攝影師@王嘉新)

圖片

也因此,珠江入海口多達八個

其中四口之間的區(qū)域,就是珠海

她東與香港隔海相望

南與澳門陸地相連

(珠海地形及位置示意,珠江經位于珠海的磨刀門、雞啼門、和鄰近的崖門、虎跳門出海,制圖@高儷倩/星球研究所)

圖片

密集的水網

讓珠海擁有了水鄉(xiāng)氣質

(珠海金灣沙脊村的屋舍和魚塘,攝影師@鄧樹寧)

圖片

而它另一重特征則來自海洋

是的,珠海雖然是廣東最小的地級市

卻有珠三角最多的島嶼

碧波萬頃的海面上

26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

(請橫屏觀看,珠海香洲區(qū)海島,攝影師@吳亦丹,制圖@馮藝卓/星球研究所)

圖片

略小的如廟灣島

水體清澈

能見度高達5米以上

海下還有成片的珊瑚

(珠海廟灣島,攝影師@黎明朗)

圖片

略大的如外伶仃島

與香港僅隔一水

天晴時對岸便一覽無余

(請橫屏觀看,外伶仃島遠眺香港,山川景物隱約可見,攝影師@薛海豐)

圖片

更大的如擔桿島、淇澳島

前者以“一”字形守望著廣袤的南海

有著我國南端最大的獼猴群落

(擔桿島獼猴群,攝影師@朱少基)

圖片

后者擁有面積廣大的紅樹林

是鳥類和海洋生物的天堂

(珠海淇澳島紅樹林紅嘴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

大大小小的海島

漫長的海岸線

塑造了珠海的海洋氣質

這里也是帆船、獨木舟等水上運動

最好的舞臺之一

(珠海帆板賽事,攝影師@鄧樹寧)

圖片

這里的人家

最早也依海而生

秦漢時這里為百越之地

據說一部分百越人世居水上

以舟楫為家,很少上岸

后世稱之為“疍(dàn)家人”

他們中的一部分活躍在今珠海斗門一帶

獨特的生活習俗沿襲至今

(珠海斗門疍家人水上婚嫁習俗,攝影師@郝明洋)

圖片

而日夜不停、奔騰入海的珠江

攜帶的大量泥沙逐漸連海成陸

由此出現(xiàn)的灘涂和淺水海灣

帶來了新的生計來源

——天然的鹽場

或是躲避戰(zhàn)禍,或是來鹽場討生活

珠海很快有了大批移民

他們帶來了新的風俗

(珠海三灶鶴舞,是當?shù)赜航痈5囊环N方式,攝影師@鄧樹寧)

圖片

形成了新的家族聚居點

(珠海唐家灣鎮(zhèn),清末民國走出了很多人才,攝影師@田雋愷)

圖片

公元1152年,為了方便管理

南宋王朝于此建縣

因此地有山盛產香聞十里的蘭花

故名“香山縣”

(請橫屏觀看,珠海鳳凰山,香山即為五桂山及其支脈鳳凰山,攝影師@陳進文)

圖片

香山縣不僅包括如今的珠海

還有中山和澳門

從中山、珠海到澳門

位置逐漸向南

澳門甚至本孤懸海中

后由珠江泥沙在珠海澳門間

沖積出一道沙堤相連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

香山只是偏遠的海島小縣

不想海潮一波一波

終于將它拱到潮頭

02

潮頭起

你也許還記得

文天祥那首《過零丁洋》

如果你到了珠海,不妨去伶仃洋看看

海風中也許還能聽到當年南宋與元軍鏖戰(zhàn)

留下的末日悲歌

(請橫屏觀看,桂山島外伶仃洋,伶仃洋又被稱為“零丁洋”,攝影師@道無雙)

圖片

這段歷史的余韻

近千年后依然回蕩在珠海斗門一帶

生活在這里的趙氏族人

曾在元軍追擊下

救南宋皇帝于危難之中

被敕賜“忠孝義士”牌匾

今日仍懸掛在祖祠菉猗(lù yī )堂之上

(菉猗堂與“忠孝義士”牌匾,原牌匾已被拆下保存,攝影師@鄧國暉)

圖片

而16世紀沿海而來的葡萄牙人

則帶來了更大的浪潮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曬貨物

占據澳門

澳門從此與珠海分離

可又始終與它同生同息

葡萄牙人在澳門進行中西貿易

這里很快崛起為各國商人匯集的大埠

也成為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

許多香山人走進澳門、走向世界

(珠海斗門古街,是當時海外華僑往家鄉(xiāng)匯款匯信的金融中心,攝影師@蔣小翼)

圖片

他們中有叱咤于夏威夷的商界巨鱷

陳芳

(陳芳故居的梅溪牌坊,是光緒帝為表彰清朝駐夏威夷領事陳芳及其父母等人賜建的,攝影師@黃昆震)

圖片

于首屆世博會參展的中國商人

徐榮村

(英國女王接見“中國世博第一人—徐榮村”家庭版畫,圖片來源@Alamy,制圖@申雯&馮藝卓/星球研究所)

圖片

美國大學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留學生

容閎

(容閎肖像,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制圖@申雯/星球研究所)

圖片

而容閎歸國后推動清政府派遣幼童留洋

更是一開中國官派留學生的先河

首批赴美的幼童中

香山籍的就占到近半數(shù)

清華學校首任校長、民國第一任總理

民國首任電報局局長、海軍將領……

這個最先看世界的地方

走出了最早改變中國的人

(部分珠海籍近代名人,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制圖@馮藝卓/星球研究所)

圖片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海上一波一波的浪頭

首先拍打著珠海

它抵御過英軍的劫掠

英軍曾登上淇澳島劫掠糧食、禽畜

島上村民組織武裝反擊,迫使英軍投降

村民們用賠償款三千銀元

建起一條長達兩公里的石板街

紀念這一勝利

(珠海淇澳白石街,牌樓兩旁對聯(lián)揭示了這段歷史,攝影師@陳凱文)

圖片

它遏制過葡萄牙的野心

葡萄牙曾多次與清廷談判

想擴張澳門邊界,攫取更多土地

香山商人華僑決定自建商埠

分澳門之利,遏制葡人

1909年,清政府批準了奏請

隨后甚至允許商埠免稅

香山自己的商埠“香洲埠”

成為炙手可熱的寶地

郵局、警局、博物館、街市各業(yè)俱全

(請橫屏觀看,香洲埠老照片,圖片修復@林建軍,制圖@申雯&馮藝卓/星球研究所)

圖片

雖然商埠很快隨著動蕩的局勢

消亡于歷史中

卻是中國最早開辟的“經濟特區(qū)”

而數(shù)十年后的又一次命運轉折

仿佛香洲埠再一次的回響——

03

明珠生

在珠海

你一定不會錯過海邊的一尊雕像

珠海漁女

她領戴珍珠,身纏漁網

已經成為珠海的象征

(珠海明月下的漁女像,攝影師@李燦榮)

圖片

是的,建國初的珠海

只是個漁業(yè)縣

那時沿海盜匪橫行

還有英、葡不斷騷擾

1953年

為了應對復雜的海防形式

帶有軍事性質的縣級政權珠海

應運而生

然而直到1978年

珠海依然很窮很落后

在人們口中只有

“一個警察、一盞紅綠燈、一條馬路”

(“一條馬路”指的是如今市中心香洲的鳳凰路,圖為鳳凰北路貓型天橋,攝影師@蔣小翼)

圖片

但是改變已經箭在弦上

1979年珠海建市

一年后她憑借毗鄰澳門的地理優(yōu)勢

與深圳、廈門、汕頭一道

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經濟特區(qū)

開創(chuàng)“補償貿易”先河的香洲毛紡廠

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酒店

中國內地第一張信用卡……

新風很快吹遍了珠海

而憑借地理優(yōu)勢

珠海更成為內地與港澳交流的重要通道

80年代末,通往澳門的珠海拱北口岸

是中國旅客流量第二大的口岸

(珠海拱北口岸,也是保障澳門生活所需的“綠色生命線”,攝影師@李俊博)

圖片

但是,與同為特區(qū)的深圳相比

珠海的發(fā)展極為受限

畢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香港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加工集散地之一

而澳門的制造業(yè)薄弱

不足以支撐珠海的發(fā)展

同時,她無鐵路、機場

在“得港口者得天下”的沿海城市競爭中

也缺乏像樣的港口

面臨種種劣勢

面對家家點火、村村冒煙的

珠三角工業(yè)化大潮

珠海卻拒絕了污染的工業(yè)

守住了自己美麗的漫長海岸線

(請橫屏觀看,珠海漫長的海岸線,攝影師@陳爍明)

圖片

這無疑是個艱難的決定

不要污染的傳統(tǒng)工業(yè)

珠海只能努力吸引大科技、大工業(yè)

1992年,在那個“重精神、輕物質”的時代

珠海石破驚天地宣布

要以百萬重獎科技人員

隨后又在國內率先將技術入股

寫進地方法規(guī)

(鮮花和掌聲下的珠海首屆科技重獎獲獎人員,攝影師@何華景,制圖@申雯&馮藝卓/星球研究所)

圖片

但這依然不夠

吸引人才和投資更重要的

還是連通和基建

廣袤的伶仃洋曾分隔珠海與香港

也阻斷了更多的機會

曾有人描述過這種困境

(出自《大橋》)

“一個集裝箱從珠海運到香港

運費是從深圳出發(fā)的3倍”

90年代珠海曾想建一座跨海大橋

連通二者

但這個瘋狂的構想受限于技術水平

直到2018年才得以實現(xiàn)

(港珠澳大橋上空飛機“觸碰”到太陽黑子,攝影師@林立鍇)

圖片

回到那個時間點

珠海能做的

首先是尋找自己的大港口

在珠海傳統(tǒng)市中心香洲西南

有一片被珠江水道分割的島嶼

其中的高欄島正是天然的良港

于是一個年貨物吞吐量超億噸的大港誕生了

(珠海高欄港區(qū),攝影師@郝明洋)

圖片

為了讓市區(qū)與四面環(huán)水的高欄相連

一條當時被戲稱“和飛機跑道一樣寬”的

珠海大道出現(xiàn)了

(珠海大道晚高峰車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

打通連接的第二步

是修建一個大機場

當時珠海還有一個引進國際水平航展的理想

考慮到未來參展飛機的飛行需求

這個機場按照當時的最高標準

建造了跑道

(請橫屏觀看,珠海航展飛機滑行,攝影師@馬紅海)

圖片

鐵路、公路……

隨著連接增加

珠海打通了陸、海、空

徹底盤活了所有機遇

GDP從1979年的2.09億

到2022年首次突破4000億

珠海的人均GDP甚至位居全省第二

僅次于深圳

走到今天

每逢雙年在珠海舉辦的

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已經是國際上航空領域貿易交流的盛會

(請橫屏觀看,人群熙攘的珠海航展,攝影師@黃昆震)

圖片

借助航展的影響力

集合飛機制造及總裝、飛機維修、航空服務等

航空產業(yè)鏈的航空制造產業(yè)基地

也在珠海落地

珠海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航空產業(yè)

(珠海金灣航空新城已成為珠海的城市新中心,圖為金灣市民藝術中心,攝影師@吳胤寅)

圖片

連通珠海、澳門、香港的

跨海夢想也變?yōu)楝F(xiàn)實

她以珠三角

唯一一個同時陸路連接港澳的城市

變身為大灣區(qū)的交通樞紐

而珠海與澳門這對姊妹

也從曾經的相輔相依

變?yōu)楣餐砷L

珠海離澳門最近的島嶼橫琴島

由人煙稀少的邊陲海島

成為承接澳門新發(fā)展的自貿區(qū)

(橫琴國際金融中心,攝影師@丁俊豪)

圖片

珠海主城、橫琴、澳門之間的

十字門水域

也由明清外國商船進出中國的重要通道

變?yōu)槭澜缂壍纳虅諈^(qū)

(請橫屏觀看,十字門中央商務區(qū),左側澳門,右岸為橫琴,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

圖片

澳門大學新校區(qū)、澳門青年創(chuàng)業(yè)谷……

澳門借助橫琴島走向廣闊的珠江腹地

珠海也由此向前一步

(珠海橫琴澳門青年創(chuàng)業(yè)谷,攝影師@陳爍明)

圖片

在更大的背景下

不斷增加的珠江東西兩岸連接

將粵港澳大灣區(qū)越拉越緊

珠海與世界灣區(qū)的未來脫離紙面

愈發(fā)清晰

(建設中的深中通道,連接深圳、廣州、中山的深中通道主線11月已全線貫通,通車后,深圳與珠海的車程將縮減為1小時,攝影師@裘明明)

圖片

而再次回首過去

珠海當年保護環(huán)境的決心

為她保留了未被工業(yè)污染侵蝕的美麗面容

她沿海而建的海濱浴場

是珠海人享受陽光沙灘的小憩之地

(珠海香爐灣沙灘,攝影師@黃昆震)

圖片

環(huán)繞海灣蜿蜒55公里

串起海濤、樹影的

情侶路

今天已是珠江西岸著名的景觀

(珠海情侶路,攝影師@陳爍明)

圖片

離市區(qū)最近的野貍島上

中國唯一的海島歌劇院

日月貝

如月光般皎潔

(珠海大劇院日月貝,攝影師@彭昊山)

圖片

而珠海漫長的海岸線

平坦的地形、寬闊的公路

為各類賽事活動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那是一路遍覽山色海景的自行車賽

(珠海橫琴環(huán)南中國自行車賽,攝影師@楊曙光)

圖片

也是海邊浪漫熱烈的

沙灘音樂節(jié)

(珠海沙灘音樂節(jié),攝影師@呂毅鵬)

圖片

早在1998年

珠海就獲得聯(lián)合國

“國際改善居住環(huán)境最佳范例獎”

此后更頻頻登上中國宜居城市的榜單

在2023年中國城市宜居指數(shù)榜單中

更高居第二位

今天的珠海正在以她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

迎來新的移民

(上文榜單于第六屆中國城市建設峰會暨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上發(fā)布,圖為珠海愛情塔,攝影師@馬紅海)

圖片

與特區(qū)共生共榮的華發(fā)集團

深耕“科技、城市、金融”三大產業(yè)領域

為珠海創(chuàng)造理想生活

與珠海一起見證改變

(十字門中央商務區(qū))

圖片

珠海

曾是偏遠小縣

卻被拱到時代潮頭

幾十年前工業(yè)化的浪潮中

她選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也曾有嘲笑

也會有埋怨

但她在世界路口的喧囂嘈雜中

留住的椰林海風

讓她成為珠江口的明珠

今天熠熠生輝

(請橫屏觀看,珠海橫琴花海長廊盛開的異木棉,攝影師@劉光勇)

圖片

本文創(chuàng)作團隊

撰文:向不像

圖片:張釗海 設計:馮藝卓&申雯

地圖:高儷倩 審校: 王邏輯&清流&陳景逸

封面攝影師:馬紅海&吳一武&李嘉琦

特別鳴謝

赤甲影像俱樂部

【參考文獻】可上下滑動查看

[1]陳鈺, 千紅亮.珠海傳:近代中西文化走廊[M].新星出版社,2018.

[2]李鳴生, 敢為天下先:中國航展二十年[M].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

[3]廣東省珠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珠海市志[M]. 珠海: 珠海出版社, 2001.

[4]珠海市委員會,澳門基金會.珠海,澳門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首屆珠澳文化論壇"論文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5]陳廣漢,梁慶寅.珠三角區(qū)域發(fā)展報告[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6]王千馬, 城市戰(zhàn)爭: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區(qū)域浮沉[M]. 現(xiàn)代出版社, 2023.

評論
科技助力我們的生活
少師級
珠海,歷史文化悠久,改革開放的前沿。幾十年風雨兼程,珠海勇立時代潮頭,今天已成為珠江口岸的明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2023-12-20
追夢人C·hui
大學士級
伶仃洋畔,珠海明珠,改革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創(chuàng)造了一座理想之城,講述著一個個珠海動人的故事!
2023-12-20
尖刀情懷永遠跟黨走
大學士級
當年文天祥有詩曰過伶仃洋,自古人生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豪情壯志中多少有些傷感。而今伶仃洋在祖國的懷抱里,蘊育出一片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這是古人,乃至文天祥都無法想象的繁榮景象!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