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這13個不經(jīng)意卻很不衛(wèi)生的行為,很多人都沒意識到

科普中國新媒體
原創(chuàng)
科普中國新媒體官方賬號
收藏

我們在生活中不經(jīng)意間做出的一些動作,或者日常養(yǎng)成的一些行為習慣,正在悄悄傷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上У氖呛芏嗳硕疾恢肋@一點,來看看你中了幾條?

01

手機不常做清潔

現(xiàn)代人每天最不能離手的物品就是手機了,每天都有好幾個小時在玩手機,但一般人不會先把手洗干凈了再來玩,于是,手在摸完其他物品,沾染上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后,再摸手機,就把這些微生物帶到了手機機身上。一兩個月下來,手機就肉眼可見地變臟了。

臟了的手機,會給我們帶來健康隱患,一些人會把手機拿起來貼在臉邊打電話,另一些人會一邊玩手機一邊用手吃東西,于是手機上的微生物通過口、鼻、耳等通道進入體內(nèi),給健康帶來隱患。

圖源:pixabay

你會經(jīng)常給手機做清潔嗎?有的人會在手機屏幕臟了之后,用含消毒酒精的紙巾擦干凈屏幕,但手機的側(cè)面、背面、攝像頭、開關鍵、音量鍵、數(shù)據(jù)線接口、麥克風接口等部位卻被忽視了,這是不對的。建議大家每隔三四天就用含75%消毒酒精的濕巾給手機做一次全方位的擦拭;套了手機殼的手機,要把殼先卸下來,里里外外做好清潔,拒絕衛(wèi)生死角。

02

擦手的毛巾不常洗

洗凈手之后,你會用干毛巾擦手嗎?那么,你的毛巾經(jīng)常清洗嗎?如果用來擦手的毛巾不常清洗和晾曬,是很容易潛藏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甚至成為微生物的中轉(zhuǎn)站。這是因為毛巾是棉織品,特殊的結(jié)構(gòu)使得它很容易沾上各種油脂、汗液、皮屑、灰塵等,又經(jīng)常放置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缺乏陽光直射,給各微生物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用毛巾擦手,會讓你本來已經(jīng)洗干凈的雙手,又沾染上大量的微生物。

如果你喜歡用干毛巾擦手,建議你經(jīng)常洗一洗你的毛巾,并且經(jīng)常在太陽下面曬一曬?;蛘吣阋部梢圆挥酶擅聿潦?,而是用一次性紙巾擦干,或者直接將雙手在空氣中晾干。

03

經(jīng)常用手揉眼睛

當眼睛感到不舒服或者進了異物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用手去揉眼睛。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不管你的手干不干凈,都不應該用手揉眼睛。

圖源:pixabay

首先,我們的手只是看著很干凈,實際上上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你用不干凈的手揉眼睛,容易造成眼部的感染,引發(fā)麥粒腫、霰粒腫等炎癥。

其次,即使你把手洗得很干凈再去揉眼睛,如果眼睛里進了異物,此時揉眼睛就會加重異物在眼表的移動和摩擦,有可能對眼表的角膜、結(jié)膜、瞼結(jié)膜造成損傷。

最后,即使你把手洗得很干凈,也沒有異物在眼睛里,僅僅是因為感到眼睛不舒服而揉眼睛,也會帶來一些風險。因為經(jīng)常揉眼睛這種行為會對角膜產(chǎn)生壓力,造成角膜弧度的改變,加重散光的度數(shù)。

當眼睛感到不舒服時,正確的做法是讓眼睛休息放松、閉目養(yǎng)神或眺望遠處,或者對眼睛做一次熱敷。當眼睛進了異物時,正確的做法是頻繁打哈欠、增加眨眼次數(shù)、或滴加人工淚液,讓異物隨淚水流出;如果用這種方法沒有讓異物成功地流出來,建議還是盡快到醫(yī)院請醫(yī)生幫忙。

04

隨意觸摸公共設施

餐廳、理發(fā)店、電影院、商場、賓館、醫(yī)院、車站、交通工具、游樂園、公共衛(wèi)生間、電梯、健身房、圖書館等公共場所,有一些常用的公共設施或者公用物品,看似干凈、無害,實際上很可能潛藏著一些健康隱患。

例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扶手、拉環(huán),公共衛(wèi)生間里的門把手、水龍頭和抽水馬桶,公用健身房里的啞鈴、杠鈴和器械,圖書館里的圖書和桌椅,游樂園里的設備和座椅,表面看似都很干凈,但當一個人使用完之后,另一個人接著使用,細菌和病毒就會通過這些公共設施和公用物品的中轉(zhuǎn),從一個人身上轉(zhuǎn)移到另一個人身上。

因此我們在使用公共設施和公用物品之前,應盡量用含75%消毒酒精的濕巾做好擦拭,使用的過程中不要用手揉眼睛、口鼻,使用后最好及時洗凈雙手。

05

經(jīng)常用抹布擦桌子

很多人喜歡用濕抹布擦桌子,這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也需要注意濕抹布的衛(wèi)生情況。你可能想象不到,一塊小小的濕抹布是一個優(yōu)秀的微生物培養(yǎng)基。

使用一周之后的抹布,其上滋生的微生物數(shù)量會讓你大吃一驚。根據(jù)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家庭廚房衛(wèi)生調(diào)查白皮書》,在隨機的調(diào)查中,一塊抹布上的細菌數(shù)量高達5000億個。

那么你會怎么清洗抹布呢?很多人都只是將抹布放到水龍頭下洗一洗、擰一擰,最多加幾滴洗潔精,但這樣做并不能把抹布洗干凈。頻繁擦拭桌子的抹布,可以每隔三四天就用加了少許堿的沸水煮5分鐘,并且盡量每兩三個月就換一塊新抹布,千萬不要將一塊抹布經(jīng)年累月地使用。

06

上廁所中途沖水

上廁所上到一半,很多網(wǎng)友都會因為嫌氣味太臭而選擇中途沖一次水。實際上這種做法會帶來健康隱患。沖馬桶時,馬桶產(chǎn)生了一股強勁的向上的氣流,大量混合著糞便的微小液滴,會以2米每秒的初始速度噴射出來。如果馬桶蓋子沒有蓋上,這些微小液滴會被噴到馬桶上方1.5米的高度,以氣溶膠的形式進入到空氣中,不僅污染周圍的物品,也容易經(jīng)我們的口鼻進入體內(nèi),帶來健康隱患。

有人擔心沖馬桶時產(chǎn)生的微小液滴濺到自己私處的皮膚上,會導致一些疾病尤其是性病的傳播,這個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是非常小的。因為感染疾病的前提是需有足量的致病微生物接觸到皮膚黏膜或創(chuàng)口,而僅僅是在使用馬桶的中途沖水,很難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盡管如此,我們也還是建議大家在上廁所中途沖水時也最好先起身,蓋上馬桶蓋再沖水,既可以確保臟東西不會噴濺到馬桶以外,又可以避免身體接觸到可能含有致病細菌、病毒的氣溶膠。

07

用紙巾包食物

當沒有其他食品包裝袋的時候,你會選擇用紙巾來包裹食物嗎?這樣做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為了給紙巾增白,紙巾在生產(chǎn)的過程中會用到熒光增白劑,熒光增白劑與食品(尤其是油脂類食品)接觸后,會從紙巾中向食品中轉(zhuǎn)移,食品的溫度越高,熒光增白劑的轉(zhuǎn)移就越多。熒光增白劑在人體內(nèi)不易分解,長期攝入后,其毒性會在肝臟中積累,產(chǎn)生潛在的致癌因素。

如果確實需要用一些東西來包裝食品,正確的方法是選用食品級別的專用包裝紙或者塑料袋、保鮮盒。

08

挖掉水果爛的部分再吃

很多時候,我們買回來的水果沒有來得及吃,等到想吃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有的水果已經(jīng)爛了一部分了。扔了似乎有點可惜,這時有人會用刀把水果爛掉的那一部分挖掉再吃,以為這樣就沒事了。

實際上,即使把水果爛掉的那部分挖去,剩下的部分也是不建議吃的。因為水果在腐爛的時候,腐爛部分產(chǎn)生的霉菌等微生物會通過水果內(nèi)部的果汁進行擴散,這樣一來,水果看上去仍然完好的部分也是被霉菌污染了的,也會帶來健康隱患。例如感染蘋果、梨類水果的展青霉,能產(chǎn)生展青霉素,展青霉素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歸類為第三類可疑致癌物質(zhì),對人體的危害很大,能導致神經(jīng)呼吸和泌尿等系統(tǒng)的損害,容易引起神經(jīng)麻痹、肺水腫、腎功能衰竭。

所以,只爛了一部分的水果還是不建議吃了,整個兒扔掉吧。在保存水果的時候,建議為每個水果都套一個獨立的包裝袋,避免因為一個水果壞了,其他水果也受到影響。

09

在水龍頭下沖洗生肉

生肉的表面容易附著一些致病微生物,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這些微生物的存活時間可達數(shù)小時到數(shù)天。在水龍頭下沖洗生肉,沖洗過程中濺起的水花可能會攜帶微生物,沖濺到水池周圍的水槽、碗筷和案板上。接下來如果我們再用被污染的器具吃東西,可能會導致人體的感染,引發(fā)腹瀉、嘔吐等癥狀。

洗生肉的正確做法是什么呢?是往碗或盆子里加水浸泡生肉,用手輕輕擦洗生肉表面,避免水花噴濺。洗完生肉的器具應及時用洗滌劑洗干凈并晾干,最后再使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洗干凈我們的雙手。

10

筷子長期不更換

筷子,是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和清洗的餐具。很多人都知道牙刷要經(jīng)常更換,但不知道竹木筷子也要經(jīng)常更換。當竹木筷子使用較長時間后,可能表面會出磨損、裂縫,或者存在沒洗干凈的情況。食物殘渣長期附著在筷子表面,在濕漉漉的環(huán)境中可能會發(fā)霉。有些霉菌對身體并無害處,但如果筷子沾染的是黃曲霉,產(chǎn)生的黃曲霉毒素危害就大了,它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標明的“一類致癌物”,達到一定劑量后對肝臟有較強的損傷作用,還有致癌風險。

建議大家平時把竹木筷子洗凈后,先晾干或烘干再放進碗柜里保存,每周用沸水煮筷子半小時左右,并且三個月左右更換一次筷子。當然,也可以使用金屬筷子,避免竹木筷子帶來的這些健康隱患。

11

打噴嚏時不遮口鼻

研究表明,正常人打的一個噴嚏里大約含有30萬個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若是患上呼吸道疾病期間打的噴嚏,微生物的數(shù)量更是成倍增長。噴嚏中所含的微生物可以在2秒之內(nèi)附著到附近的扶手、座位、門把手上,這些微生物再通過他人手部的觸摸,傳遞到他人身上。

因此,打噴嚏時應當盡量避開人群,用紙巾、手絹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飛濺。使用后的紙巾也不要隨便亂扔,而是要丟到垃圾桶里。

有的人在打噴嚏時,喜歡用手捂住口鼻,但不建議這樣做,除非在打完噴嚏后立即洗干凈捂住口鼻的手。因為這會讓手部沾染上噴嚏里的微生物,然后再通過手的觸摸將微生物傳遞給公共物品,再傳給他人。

其實,如果臨時找不到手帕、紙巾來捂住口鼻,也可以用手肘的內(nèi)側(cè)來捂住口鼻,這個動作可以將噴出的唾沫阻擋在手肘皮膚或衣服上,而這個部位較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觸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斷微生物的傳播。

12

用紗罩罩食物

有的家庭在吃完飯后,選擇不把盛放了食物的餐盤收起來,而是用一種防蒼蠅用的紗罩罩在食物上,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做法。因為紗罩雖然擋住了蒼蠅,讓蒼蠅無法直接落在食物上,但蒼蠅也會停留在紗罩表面,留下細菌、病毒和蟲卵。蟲卵很容易從紗罩的孔里面掉落到餐盤里,讓食物受到污染。而且紗罩通常很長時間都不會清洗一次,導致紗罩越來越臟,反而給食物帶來新的污染。

建議大家在吃完飯之后,將盛放了食物的碗盤蓋上蓋子,或者用保鮮膜密封起來,放在冰箱里保鮮。當然,最好是每次都少做一些食物,盡量不要留有剩余。

13

起床就疊被子

起床就要立刻疊好被子,這大概是長輩們的執(zhí)念。但這么做除了能防止睡回籠覺之外,對健康卻是有害無利。

圖源:pixabay

要知道,人在睡覺的時候,身體會排出大量的汗液和皮屑,這些汗液和皮屑就附著在被子上。如果一起床就把被子疊起來,汗液和皮屑都留在被子里,汗液和皮屑中的微生物會就著被窩里體溫的余熱繁衍生息。時間一長,不僅被窩捂出了汗臭味,等你睡覺重新裹上被子的時候,這些微生物還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因此,疊被子最正確的做法是,起床后先把被子貼身的那一面翻過來,攤晾十幾分鐘,再疊起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疊被子。另外建議最好每周都在中午的大太陽下晾曬一次被子。

參考文獻

[1]“小抹布,大問題!”中國家庭廚房衛(wèi)生調(diào)查白皮書.2011-08-31.中華預防醫(yī)學會

作者丨曾心月 科普創(chuàng)作者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y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研究員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

評論
馬踏朝陽
大學士級
2023-11-01
科普65361e5cd1de5
舉人級
堅持曬被子,培養(yǎng)好習慣
2023-11-01
老于學科普
學士級
已閱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