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制造是目前工業(yè)界技術發(fā)展的重要趨勢。近日,德國弗勞恩霍夫陶瓷技術和系統研究所宣稱,他們開發(fā)了一種多材料噴射系統。該系統可一次處理多達4種材料,將其不同特性,如導熱、導電、絕緣,組合到一個產品中。這使創(chuàng)建具有組合屬性或功能的產品成為可能。
據介紹,該系統打印精度在300~1000微米之間,可形成高度在100~200微米之間的沉積層,可以制造20×20×18厘米大小的零件。
多材料打印,高效省時
3D打印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yī)學、電子、人工智能等領域,如微型電池、心跳檢測器以及微型血管清理機器人等。其簡化制造工序的同時,也大大縮減了制造成本及時間。
北京工業(yè)大學材料與制造學部教授趙治介紹,簡單來說,3D打印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先把需要打印的材料調配好,再通過噴嘴將這些材料擠出來,根據需要堆疊成合適的形狀并固化,整個過程主要是物理變化。根據擠壓堆疊和固化的方式,可細分為選擇性激光熔化技術(SLM)、三維印刷工藝(3DP)、熔融沉積成型技術(FDM)等。
另一類是先配好反應液,而后進行光照,利用光化學反應使其從液體變?yōu)楣腆w,通過改變光照的分布,控制產品的形貌,這是個化學過程。趙治說,“光照打印的優(yōu)勢是精度高,理論上可以達到微米或亞微米級。同時,打印速度較快,幾十分鐘就能完成?!?/p>
而前者利用噴嘴進行打印,受限于機械加工技術,精度較差,速度也更慢,但材料適用范圍更廣一些。
“不論是哪種技術,運用中都要考慮制備條件、材料和工藝之間的相容性,要針對不同的產品功能以及材料特性,選擇最合適的打印方式?!碧K州大學能源學院教授孫靖宇告訴《中國科學報》。
不同材料條件的統一是關鍵
與傳統制造業(yè)不同,3D打印的產品需要一體成型,而產品的各個部件往往需要承擔不同的作用,需要使用多種材料。如可穿戴設備就涉及很多材料,需要有柔性材料保證穿著的舒適度,又需要區(qū)分導體和絕緣體。因此,多材料3D打印技術和設備為推動現代工業(yè)化中大規(guī)模精準制造提供了可能。
據了解,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新系統可用于制造高度復雜的零件,如衛(wèi)星推進發(fā)動機中的點火系統。由于衛(wèi)星發(fā)動機燃燒艙的溫度非常高,需要使用耐熱性良好的陶瓷,同時導電組件和絕緣組件也要精準分開。利用該系統,能夠同時進行這三種材料的打印。
趙治介紹,目前國內外很多其他技術也能夠實現多材料打印,但面臨著不少問題?!安煌牧纤钘l件不同,金屬類的材料條件苛刻,往往需要高溫或激光條件。如果同時還想打一些比較脆弱的材料,如在高溫條件下可能會熔化或分解的高分子類材料,找到統一的條件有一定難度?!彼硎荆绻煌牧辖Y合得不夠好,仍然難以發(fā)揮作用。
技術水平有待觀察
在孫靖宇看來,材料如何均勻分散是目前3D打印技術,特別是擠壓堆疊式打印,必須面對的難題。在3D打印的工業(yè)化進程中,通常采用熱塑性黏結劑來均勻包覆目標材料,使其分散均勻,但黏結劑的加入將嚴重影響所得產品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方面的性能。另外,熱塑性黏結劑在打印過程中需經高溫熔化,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打印活性材料的選擇,進一步限制了3D打印技術的應用范圍。
“因此,在3D打印發(fā)展過程中,需要開發(fā)特種黏結劑用于目標材料。而此次弗勞恩霍夫研究所開發(fā)的多材料噴射系統,可以將陶瓷、金屬等的熱塑性黏結劑均勻地混合,做成墨水的結構,并且能精準定位墨水噴出,這比較難得?!睂O靖宇說。
趙治認為,這種多材料打印系統是個很好的研究方向,但工業(yè)應用潛力還有待觀察?!霸撓到y所能實現的打印精度,利用機械加工完全可以達到,并且成本更低。”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