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交通運輸部等六部門共同發(fā)布第一批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fā)展“十佳案例”及36個典型案例。三峽集團參與援建的348國道宜昌城區(qū)至三峽壩區(qū)公路段(以下簡稱G348三峽公路)交旅研學廊道,入選典型案例名單。
G348三峽公路始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港虹路,止于西陵長江大橋北岸橋頭,沿線串聯(lián)起長江三峽工程、西陵峽、三游洞、三峽人家等“兩壩一峽”核心景區(qū),全長39.6公里,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為典型山嶺重丘公路。
在三峽專用公路通車前,G348三峽公路曾是進入三峽壩區(qū)唯一的陸上通道。它始建于1970年初,雖經(jīng)多次改建,但沿線多處平曲線半徑、縱坡坡度超標,大部分路段達不到二級公路標準,隨著當?shù)亟?jīng)濟活動日益繁忙,交通壓力與日俱增,急需改造。
2021年起,三峽集團參與援建G348三峽公路。此次建設主要對部分平縱指標較低路段按達標二級公路標準改造,包括:全線路面加鋪瀝青面層、新建蓮沱一號橋和蓮沱二號橋、老橋改造加寬、新增公路服務設施、新建綠道與節(jié)點綠化、完善排水系統(tǒng)、完善標志標線等安防設施等。
在改造過程中,參建各方將公路建設與生態(tài)環(huán)保、自然風景、地質科普和特色旅游有機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三峽旅游廊道、快進慢游的科普廊道、路景和諧的生態(tài)保護屏障。今年7月10日,G348三峽公路路面工程全部完成,主線工程全線通車。
G348三峽公路沿線打造了99個地質科普點,主要包括地質演化軸線、生物演化軸線等。在峽江之間,建設了西陵峽星空停車區(qū)、蓮沱畔服務區(qū)等獨具特色的9處服務區(qū)、停車區(qū)。
G348三峽公路尊重鬼斧神工的自然基底和秀麗的山形水勢,堅持“公路為線、風景為面、橋梁為點、氛圍為意”,突出“橋有型、樹有景、路有質、史有存、觸有感、探有奇、游有味”文化塑造。建設過程中,邀請中國地質局、中國地質大學專家教授對沿線黃陵花崗巖、蓮沱組砂巖、石板灘生物群等99處地質遺跡標本采樣鑒定后進行標識,所有標本掃碼即可獲得中英文解說。
同時,宜昌交通部門還組建了G348三峽公路志愿者講解團隊,將39公里的科普廊道打造成為露天行走的地質課堂。三峽集團也將持續(xù)在這條煥發(fā)新顏的“如畫”道路上,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