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國家發(fā)展三農中最為重要的戰(zhàn)略,而鄉(xiāng)村振興的核心在于產業(yè)興旺,產業(yè)興旺的核心則在于把農產品成功售出,并賣出一個好價錢。畢竟,只有農產品暢銷,農業(yè)獲得豐厚的利潤,鄉(xiāng)村產業(yè)才能夠得到興旺發(fā)展。而包括文化誘導法在內的農產品銷售方法,則能夠幫助農產品暢通銷路,提高利潤。
文化誘導法雖然聽起來缺少一些“文化底蘊”,但實際上,要想給農產品附加一種文化來提高它的價值,并非難事?!皭矍楣钡某晒Π咐阕阋哉f明,只需要為農產品增加一些文化內涵,從而提升文化價值,便足以讓農產品大幅提價。今天,讓我們聽一聽富有智慧的鄉(xiāng)親們如何讓普通蘋果搖身一變成為“愛情果”的故事。
平凡果如何變身“愛情果”
“愛情果”并非真的能帶來愛情,也并非一結果就長滿了粉色的丘比特與愛心,它的前身實際上很普通?!皭矍楣眮碜躁兾魑挥谔O果優(yōu)生區(qū)的村子,全村種了1600畝紅富士蘋果。盡管蘋果質量不錯,但若把蘋果賣給收購商,價格好的時候也就一斤兩塊,價格差的時候則一斤七八塊。雖說這個價格對于小農戶來說有利潤空間,但利潤并不高。于是,村民們在蘋果的文化價值上動起了腦筋。
村民們給平凡的紅富士蘋果附加了一種文化,讓蘋果由兩元一斤,搖身一變成了30元一斤,一畝地純利潤超過了10萬。村民們既沒有培育出心形蘋果,也沒能讓蘋果口味變得更加甜蜜,只是簡單的在蘋果上都貼了“我愛你”三個字。蘋果成熟后,村民們又設計了一個印了“愛情蘋果”的包裝盒,一盒有9個“愛情果”,售價108元。
據(jù)統(tǒng)計,中國有在校大學生4,000萬,談戀愛的大學生有2,300萬,而這2,300萬熱戀中的大學生就成了“愛情果”的受眾。為了提升“愛情果”在大學校園的知名度,并暢通它的銷路。村民找了幾名在校的大學生,給他們發(fā)了勞務費,并給他們分配了任務:讓他們把愛情蘋果的海報,貼到各個大學的校園中。
這樣一來,看到這些海報的受眾便不由得開始考慮自己的另一半。男生若想把“愛情果”作為女朋友的生日禮物,只需要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并填上女朋友的地址。他的女朋友在生日那天便會收到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箱“我愛你”濃度極高的“愛情果”。
既是“愛情果”也是“致富果”
對于這位男生來說,只花了108元便讓女友過了一個浪漫生日,無疑是值得的。而對于農民來說,平均一個蘋果12塊,一斤便是30元左右。據(jù)統(tǒng)計,一畝地蘋果的產量大概是5,000斤到8,000斤,按平均數(shù)量5,000斤來計算,一斤30元,一畝地的收入便有15萬元。
即便計入愛情蘋果10元左右的包裝與郵寄成本,5,000斤蘋果也只有5萬元的成本。一畝地賣了15萬,減去5萬的成本,一畝地純利潤就超過了10萬元。因此,在“愛情果”銷售了一年后,村里的一部分年輕人便已不再愿意外出打工了,而是想回來種蘋果?,F(xiàn)在若是回來種上3畝蘋果,一畝蘋果的純利潤就高達10萬,三畝蘋果的利潤就是30萬,利潤相當可觀。
如今的“愛情果”已經被成功抬高了身價——30元一斤,而地攤上它的蘋果同胞們只有3元或4元一斤。但實際上,它和地攤上的蘋果只有一個差異,地攤上的蘋果“沒有文化”,而愛情蘋果,是賦予了文化意義,象征愛情。
出品:科普中國智惠農民
科學顧問:王征兵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統(tǒng)籌:廖丹鳳 鄭鋒茂 王長海 張瑞杰
策劃:武玥彤
編輯:盧敬雯(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