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AR看非遺之一:魅力廬劇

數(shù)字化科普小課堂
原創(chuàng)
將紅色文物、非遺、科技成果、重大裝備等以數(shù)字化方式呈現(xiàn)給大家
收藏

廬劇,安徽省地方傳統(tǒng)戲劇,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安徽境內(nèi)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區(qū)和江南的部分地區(qū)。

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發(fā)現(xiàn)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四個大字。碑文約400字,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禁約計為四條,第二條即提到倒七戲。這塊石碑的發(fā)現(xiàn),不但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名稱在130多年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且對其產(chǎn)生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線索: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豐年間)。

廬劇,原名倒七戲,又稱小倒戲、小戲,另有別稱花籃戲、采茶戲、燈戲、二小戲、三小戲、和州戲、倒祭戲、稻季戲等。當時在皖中大別山一帶,是各種民間歌曲小調(diào)進行融合的地方,合肥門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等民間劇種都在此傳播,在太平天國時期,形成了三小戲,而后吸收了鑼鼓書、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而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廬劇。因其創(chuàng)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定名為廬劇。

廬劇的傳統(tǒng)劇目分本戲、折戲和花腔小戲幾種,本戲以愛情、公案等為主要內(nèi)容,折戲是從本戲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戲以小喜劇和鬧劇為主。較有影響的廬劇劇目包括《彩樓配》、《藥茶記》、《天寶圖》、《柴斧記》、《借羅衣》、《打蘆花》、《討學錢》、《休丁香》、《雪梅觀畫》、《放鸚哥》、《賣線紗》等。廬劇在安徽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為中心,音樂粗獷高亢,跌宕起伏,帶有山區(qū)特色,稱為“山腔”;下路以蕪湖為中心,音樂清麗婉轉(zhuǎn),細膩平和,顯出水鄉(xiāng)風味,稱為“水腔”;中路以合肥為中心,音樂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樸實,自然清新。

廬劇的唱腔主要是來源于民間,皖中大別山一帶具有非常豐富的民間小調(diào)、歌曲和聲腔,如古廬州的秧歌、蓮花落、門歌等民間小調(diào),廬劇的唱腔就是在這些基礎(chǔ)上形成的,具有很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深受民眾歡迎。唱腔主要分為主腔和花腔兩大類。主腔既用于抒情也用于述事,主要表達較為復(fù)雜的感情,為主要唱腔。而花腔則是用于民間小戲,曲調(diào)輕快明亮。唱腔板式豐富,偶有幫腔,稱為“吆臺”,渲染舞臺氣氛,鄉(xiāng)土味很濃。

廬劇的表演樸素而活潑,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jīng),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傳統(tǒng)的廬劇唱腔只有鑼鼓進行起奏、間奏和伴奏,藝人稱"滿臺鑼鼓半臺戲",足見鑼鼓在廬劇藝術(shù)中的地位。

早期廬劇演員身兼數(shù)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到20世紀20年代后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出劇目不斷豐富,腳色行當也相應(yīng)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據(jù)傳,合肥人李鴻章還曾經(jīng)用家鄉(xiāng)的廬劇代替過大清的"國歌"呢!那是清光緒22年(1896年),李鴻章以大清國宰相的身份出訪歐美六國。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為他舉行盛大國宴,并陪同參觀軍事操練,還贈他紅鷹大十字頭等勛章。德皇在慶宴上,要求各國使節(jié)唱本國國歌。當時,大清國還沒有制定國歌,李鴻章沒有辦法,就唱了一曲家鄉(xiāng)合肥流行的"倒七戲" 代替國歌,蒙混過關(guān)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廬劇也就是"倒七戲"在當時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廬劇是徽劇支系之一,發(fā)展至今,從當初的“小戲”逐漸發(fā)展成為了一種具有地域文化標簽的小戲。廬劇除了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調(diào)、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樂,不少劇目中融匯進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觀念和內(nèi)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廬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認識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

廬劇已積累了上百個傳統(tǒng)劇目和傳統(tǒng)曲牌,形成了一套精巧的操線功夫和完整的演出規(guī)范,極富感染力和地方特色。它作為地方劇種,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廬劇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及相關(guān)部門的高度重視。廬劇的演出場所也由初期的祠堂、戲臺發(fā)展到大型的舞臺。

廬劇代表人物

王本銀,(1906-1990)小名小鎖子,藝名小莊鎖、王三俏、王老本,廬劇演員,扮旦角,原籍肥東縣關(guān)家廟(現(xiàn)名永安鄉(xiāng))。王本銀出身貧苦,五歲喪母,與姐姐王巧云隨父親生活。父親王而傳,除了租種兩斗田外,主要以剃戶頭為生。王而傳無師自通,喜唱倒七戲。晚間無事,常被邀至附近小戲班子演唱,扮旦角,也能有些收入。他在廬劇藝術(shù)改革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一劇的演出中,扮演祝公遠一角,獲得好評。之后在塑造《羅漢錢》中的張木匠、《討學錢》中的老先生,而蜚聲廬劇界。

丁玉蘭,廬劇女演員。安徽肥東人。出身藝人家庭。幼年隨父學戲,十二歲拜師學廬劇。工青衣、花旦。曾在皖中一帶演出。1949年參加合肥市平民劇社。建國后,歷任皖北地方戲?qū)嶒瀯?、安徽省廬劇團演員,合肥市廬劇團演員、副團長、名譽團長。擅演劇有《休丁香》《秦雪梅觀畫》《玉簪記》《雙絲帶》等。

孫邦棟,安徽合肥人。全國第三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繼承人。廬劇屆小生行當?shù)臉酥拘匀宋铩?/p>

鮑志遠,新中國成立后廬劇文藝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她和孫邦棟先生聯(lián)袂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上世紀至今廬劇代表性劇目之一。

黃冰,男,漢族,1959年生,安徽蕪湖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廬劇代表性傳承人。師承廬劇名家孫邦棟先生,主工小生。其表演成熟,技藝和功底扎實,聲腔洪亮圓潤,真假聲運用自如,既繼承廬劇傳統(tǒng)特點,又有新意和突破。代表作品有:《恩仇記》《十五貫》《秦香蓮》《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評論
天之祥瑞
太傅級
廬劇,原名倒七戲,又稱小倒戲、小戲,另有別稱花籃戲、采茶戲、燈戲、二小戲、三小戲、和州戲、倒祭戲、稻季戲等。當時在皖中大別山一帶,是各種民間歌曲小調(diào)進行融合的地方,合肥門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等民間劇種都在此傳播,在太平天國時期,形成了三小戲,而后吸收了鑼鼓書、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而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廬劇。因其創(chuàng)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定名為廬劇。
2023-09-30
安筱軒
舉人級
棒棒噠
2023-09-25
飛馬騰空
太師級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