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介紹八位憑借一首詩馳名唐代詩壇的詩人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有幾位詩人名氣雖不及巔峰的李白、杜甫,存世作品也不算多,但就僅憑一兩首詩、一兩名句就被后世競相傳唱、知名度頗高,有王之渙、王翰、崔顥、張繼、常建、韋應(yīng)物、許渾、張若虛等等。

唐代是中國詩詞高峰時代,較完整收錄唐代詩詞的是《全唐詩》,由清康熙皇帝下令于康熙44年(1705年)編校,全書900卷、目錄12卷、詩49403首、單句1555句,涉及作者2873人。它基本收齊了唐代的詩詞,后世雖也有不少補遺的書籍,但每部書多不過幾百首。因此,存世的唐代詩詞全部大約就是5萬多首。這5萬多首唐代詩詞,有的詩人留下的作品極少,但名氣非常大、在后世流傳甚廣。曾有人按大學排名的方法給唐詩作品做了一個大排名,是以“**歷代****選本采用、**文學史采錄、名家點評、論文研究、互聯(lián)網(wǎng)熱度”等5個指標,綜合打分,評出前100首最佳唐詩,下面就來看看僅有一兩首作品入榜、但排名非??壳暗陌宋惶拼娙恕?/p>

1、王之渙,《全唐詩》僅存詩6首。他尤擅寫絕句、有兩首絕句耳熟能詳,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3、4名!一首是五言絕句《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此詩是王之渙晚年作品,篇幅雖短卻以“千鈞巨椽”繪下晉、陜、豫交匯處蒲州古城黃河東岸的北國河山,氣勢磅礴雄壯、意境深遠,為**“五言絕句之冠”,當代中國人無人不會背誦、不斷激勵我們昂揚向上!另一首則是七言絕句《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這《涼州詞》是兩首,也是詩人晚年作品,另一首名氣小一些:“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王之渙(688至742年)并州晉陽(今太原)人,青年時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但只做些小官、仕途坎坷,人生最后15年辭官訪友、漫游。他在唐代知名度不高、無傳記、《唐才子傳》所記甚簡,說他精文章、善寫詩并多引為歌詞。他僅憑上述這兩首詩就贏得了詩壇顯赫地位,與岑參、高適、王昌齡三位并稱“唐代四大邊塞詩人”。
2、王翰,《全唐詩》僅存詩14首。他與王昌齡、王之渙同時期,詩作多遺失,最負盛名的也是二首邊塞詩《涼州詞》,尤以第一首耳熟能詳、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71名。此詩以獨特視角渲染了出征前盛大的酒筵和將士們的痛飲,展現(xiàn)了戍邊戰(zhàn)士生死置之度外的曠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王翰(687至726年)也是并州晉陽人,少年時聰穎過人且家資富饒,20幾歲中進士,但也形成豪放不羈的性格,在京城做官時曾依附宰相張說,后受牽連被貶地方為官,于是每日與才士豪俠飲樂游畋,中年客死任上。所以他的詩主要是吟詠沙場少年、玲瓏女子以及歡歌飲宴等,展現(xiàn)了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及時行樂的曠達。
3、崔顥,《全唐詩》僅存詩42首。他的詩作多佚失,而其中《黃鶴樓》是真正的“孤篇蓋全唐”、被譽為“唐人七律第一”(也有說杜甫的《登高》是“唐人七律第一”,或兩首并列),**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1名!**此詩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遠,雖不協(xié)音律、但嘹亮不拗口,傳說李白看到它當即擱筆不敢再創(chuàng)作相同題材的詩作了。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704至754年)汴州(今開封)人,出身名門,19歲即中進士,才思敏捷、秉性耿直,也因此宦海浮沉、終不得志,于是寄情于飲酒、賭博,并曾漫游20年?!饵S鶴樓》的創(chuàng)作時間已無從考證,總之是作者游歷到黃鶴樓時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意境開闊、氣魄宏大的千古名篇。
4、張繼,《全唐詩》僅存詩40多首。但他的一首《楓橋夜泊》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12名!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湖北襄州(今襄陽)人,生卒年份生平不詳,大約在753年左右中進士、趕上755年爆發(fā)的安史之亂,因此一生沒有大作為、生活窘迫!《楓橋夜泊》創(chuàng)作時間也無從考證,應(yīng)是在安史之亂期間,張繼也像其他文人、士子一樣逃到江南避亂,在一個秋夜,漂泊中的詩人途經(jīng)姑蘇寒山寺,寫下了這首情味雋永**、寫盡旅愁的“羈旅”名篇**。
張繼算不上詩詞大家、關(guān)于他的記載很少,但其存世詩作都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這首《楓橋夜泊》就是典型、對后世頗有影響,韋應(yīng)物、陸游、高適、唐寅等很多詩人都曾仿寫寒山寺詩詞。**此
詩還流傳到日本,在日本非常流行。**此詩還讓寒山寺成為“名剎”,千百年來都是遠近馳名的游覽勝地。
5、常建,《全唐詩》僅存詩50多首。他在唐代其實名氣很大,與王維、孟浩然齊名,遺憾的是存世詩文不多、散失“十之六七”!他的一首《題破山寺后禪院》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8名。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此詩是“盛唐山水詩”的典范之作,也代表了常建的典型風格即以凝煉簡潔的筆觸寫出清寂、幽邃的境界,流露出詩人的淡泊胸襟,其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堪稱神來之筆、意味深長。此詩之所以影響甚廣,還因為藝術(shù)上與其他山水詩大家,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很不相同,在慢游中寫會悟,風格閑雅清警、獨居一格。
常建(708至765年)長安(今西安)人,在盛唐727年時與王昌齡同榜進士、但仕途不如意,也是長期漫游,最后干脆過起隱居生活!詩中的破山寺是今天江蘇省常熟虞山的“興福禪寺”,因為這首詩它也成為名剎、游覽勝地?,F(xiàn)在寺中還有一個“米碑亭”,石碑碑文為宋代書法大家米芾手書的《常少府題破山寺詩》,正是文、字“雙絕”
6、韋應(yīng)物,《全唐詩》收錄的作品雖有幾百首,出名的是一首《滁州西澗》,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20名,是詩人任滁州刺史時(也有說法是罷官閑居西澗時)所寫情感濃郁的小詩,屬詩中有畫、詩畫結(jié)合山水詩上品,原本平常的景物經(jīng)詩人點染成為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yīng)物京兆杜陵(今西安)人,生卒年份生平不詳,大體生于盛唐、青年時代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后經(jīng)努力讀書在安史之亂后為官、宦海沉浮。韋應(yīng)物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三位并稱“盛唐山水田園派四大家”,但名氣不及他們,因此關(guān)于他的記載很少。他壯年為官之時國家已破敗不堪,**因此其山水詩已不似盛唐,往往是在清幽中透出幾許寂寥、展現(xiàn)一種傷而不悲的幽寂美。**這首《滁州西澗》正是這種風格的代表。
7、許渾,《全唐詩》收錄的作品也有幾百首,尤擅登臨懷古詩,出名的是一首《咸陽城東樓》,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32名。它是詩人晚年登咸陽古城樓時即興所寫,抒發(fā)了對家國衰敗的無限感慨、意蘊蒼涼,其中“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句大家一定熟悉。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許渾(約791至約858年)潤州丹陽(今丹陽)人,生活在國家破敗的晚唐,早年屢試不第、曾南北漫游,40多歲時才中進士、宦海沉浮,因此作品中充滿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他與杜牧為同一時代的詩人,一些作品存在“著作權(quán)爭議”,如那首著名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就有人懷疑其實是他創(chuàng)作的。
8、張若虛,《全唐詩》僅存詩2首,但其中《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唐詩開山之作、“**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不過這樣高度的褒獎主要是在明代之后,它在100首最佳唐詩中排第38名。
張若虛生活在唐初,在當時并不是特別有名的詩人,因此生卒年份生平不詳,只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說他文詞俊秀,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三人并稱“吳中四士”,到唐玄宗李隆基繼位的初期尚在世。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膾炙人口,是因為它沿用南北朝時陳、隋樂府舊題而作,但清除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宛轉(zhuǎn)悠揚,抒發(fā)了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開唐詩之“新氣象”。詩中有很多著名詩句,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大家一定熟悉。

評論
天之祥瑞
太師級
王翰(687至726年)也是并州晉陽人,少年時聰穎過人且家資富饒,20幾歲中進士,但也形成豪放不羈的性格,在京城做官時曾依附宰相張說,后受牽連被貶地方為官,于是每日與才士豪俠飲樂游畋,中年客死任上。所以他的詩主要是吟詠沙場少年、玲瓏女子以及歡歌飲宴等,展現(xiàn)了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及時行樂的曠達。
2023-09-19
天之祥瑞
太師級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這《涼州詞》是兩首,也是詩人晚年作品,另一首名氣小一些:“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蓖踔疁o(688至742年)并州晉陽(今太原)人,青年時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但只做些小官、仕途坎坷,人生最后15年辭官訪友、漫游。他在唐代知名度不高、無傳記、《唐才子傳》所記甚簡,說他精文章、善寫詩并多引為歌詞。他僅憑上述這兩首詩就贏得了詩壇顯赫地位,與岑參、高適、王昌齡三位并稱“唐代四大邊塞詩人”。
2023-09-19
汨羅鎮(zhèn)徐志雄
太傅級
已閱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