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世界科幻動態(tài)】海內(nèi)外科幻從業(yè)人士激勵我在科幻道路上繼續(xù)前行——日本科幻評論家橋本輝幸專訪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
原創(chuàng)
對科普科幻青年創(chuàng)作人才進行遴選和培訓指導,支持青年人的創(chuàng)作
收藏

橋本輝幸 | はしもとてるゆき

日本科幻評論家、科幻研究者

1984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文學系,2008年進入工作崗位,業(yè)余撰寫科幻書評。曾主編《2000年代海外科幻杰作選》(『2000年代海外SF傑作選』)和《2010年代海外科幻杰作選》(『2010年代海外SF傑作選』)兩本小說選集;2022年與武甜靜、大惠和實(おおえかずみ)一同主編《奔跑的紅:中國女性科幻作家選集》(『走る赤:中國女性SF作家アンソロジー』);主編科幻同人志《六花志》(Rikka Zine)。

個人經(jīng)歷以及對科幻的理解

采訪者:橋本輝幸老師您好!請問您最早接觸科幻的途徑主要有哪些?您是否關注中文的科幻小說?

橋本輝幸:七八歲的時候看到家里有一本面向高年級學生的日本科幻小說選集,這是我第一次開始接觸科幻小說;小學和初中的時候迷上了奇幻與恐怖書籍,把當?shù)毓矆D書館書架上的大部分幻想書籍都讀完了之后才開始看科幻小說,不過當時太空歌劇不太合我的口味。

此外,閱讀美國科幻作家R?A?拉弗蒂(R. A. Lafferty)的短篇科幻小說集的過程中常常會讓我感到困惑,但是越深入閱讀就越會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實際上沒有那么晦澀難懂,再后來也就漸漸喜歡上這個類型了。

我還沒去過中國,只是在日本學了一年半的中文課程,我的母語是日語,漢語是我的第二外語。在學習這些中文課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看各種中文新聞和中文科幻小說,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不過在實際工作中使用中文的機會并不多。

采訪者:您最感興趣的科幻作品有哪些?

橋本輝幸:前段時間我很喜歡美國科幻作家安迪·威爾(Andy Weir)的科幻小說《挽救計劃》(Project Hail Mary);我非常喜歡的短篇小說集是美國科幻作家莎拉·平斯克(Sarah Pinsker)的《早晚,一切都要沉入大海》(Sooner or Later Everything Falls into the Sea),以及非裔美籍科幻作家奧克塔維婭·E·巴特勒(Octavia Butler)的中文書《血孩子》(Bloodchild and Other Stories)。

我還喜歡華裔美籍科幻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和美國科幻作家邁克爾·斯萬維克(Michael Swanwick);欽佩波蘭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Stanislaw Lem)和英國科幻作家奧拉夫·斯特普爾頓(Olaf Stapledon);最先喜歡的中國科幻作家是長鋏。

采訪者:您怎樣理解科幻和奇幻這兩個概念?日本的科幻和奇幻概念是否是兩種不同的派別?

橋本輝幸:很多日本人認為科幻小說和奇幻小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別。但事實上,有很多科幻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并沒有那么強調(diào)科學性,比如邁克爾·斯萬維克(Michael Swanwick)、邁克·雷斯尼克(Michael Resnick)等。

我經(jīng)??吹健斑@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奇幻小說”之類的言論,雖然我也喜歡看硬核科幻作品以及太空歌劇,但這樣的爭論毫無疑問對科幻與奇幻這些類型文學的發(fā)展是有害的,希望這種無意義的爭論能夠少一些??梢钥吹降氖?,現(xiàn)在許多電影和游戲背景都是由科幻、奇幻元素共同組成的。

采訪者:您創(chuàng)作過哪些科幻評論?這些評論各有怎樣的特點?撰寫評論一般會側(cè)重哪些方面?

橋本輝幸:我經(jīng)常會收到出版社的邀請為科幻書籍和雜志撰寫評論,我的專長是向讀者介紹更多新人作家,描述他們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的有趣之處在哪里,以及這些作品為什么值得大眾閱讀。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jīng)為十本科幻書籍寫了推介文章,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從國外翻譯過來的小說,我很關注這些國外作者所處的文化、民族及其個人背景,努力幫助日本讀者更深入地理解這些外來文化。

采訪者:請問您之前主編的兩部世界科幻小說選集是在怎樣的契機下誕生的?可以談談您的編選感受嗎?您在編選過程中會不會側(cè)重于選入哪個國家的科幻小說?

橋本輝幸:我之前主編的兩本海外科幻小說選集均于2020年由日本出版社早川書房出版,分別是《2000年代海外科幻杰作選》和《2010年代海外科幻杰作選》,里面收錄的大部分小說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科幻作品。此外,出版社還要我在曾獲得過重要科幻獎項的幾位中國科幻作家里挑選優(yōu)質(zhì)作品,比如劉慈欣、郝景芳和陳楸帆。

如此說來,這兩本選集實際上是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代表的英語國家科幻作品以及部分中國科幻作品組成的,但我覺得還不夠完美。我希望能有更多時間去籌備比這兩本選集更好的選集,到時會向許多專家尋求幫助,制作一本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科幻小說精選集。

采訪者:您可以講一講有關中國女性科幻作家選集《奔跑的紅:中國女性科幻作家選集》背后的故事嗎?您怎樣看待這樣一部選集的誕生?

橋本輝幸:制作這本作品選集的想法最早是由未來事務管理局的武甜靜編輯想到的,她邀請我一起加入這個項目。我很喜歡她的一些想法,與這些編輯一起看了很多中國科幻小說,最終做出了艱難選擇,但整個過程非常有趣。日本科幻作家與評論家的性別比例都不平衡,由于大多數(shù)日本科幻從業(yè)者和科幻迷都是男性,因此部分人仍然對這本選集抱有偏見,認為科幻創(chuàng)作是男性才能做的事情,我對此深感遺憾。

2020年11月,中國《科幻世界·譯文版》和日本《科幻雜志》(『SFマガジン』)合作推出日本科幻作品專題,前者發(fā)表了8篇日本男性科幻作家的作品,后者發(fā)表了3篇中國男性科幻作家的作品。所以我常常會和武甜靜共情,這次也希望能把中國女性科幻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分享給更多日本讀者,希望表達“女性也活躍在科幻圈,她們也同樣喜歡科幻小說”的觀點。

科幻研究與日本科幻粉絲團體

采訪者:您是怎樣走上科幻研究道路的?可以推薦幾部科幻研究著作嗎?

橋本輝幸:我在早稻田大學上大二時開始寫個人博客,評論了很多科幻書籍,有許多科幻迷和專業(yè)人士也看到了這個博客,于是他們推薦我做早川書房的圖書編輯工作。

美國科幻評論家朱迪斯·梅里爾(Judith Merril)創(chuàng)作的一些評論文章也對我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我有時會閱讀美國科幻雜志《紐約科幻評論》(The New York Review of Science Fiction)和英國科幻協(xié)會評論雜志《矢量》(Vector)。

采訪者:您可以講一講日本科幻粉絲雜志(Fanzine)的歷史嗎?

橋本輝幸:日本最古老的科幻粉絲雜志是在1957年至2013年期間出版的《宇宙塵》(『宇宙塵』),主要出版短篇科幻小說及非虛構作品,如散文和評論文章。雜志的第一任主編是科幻作家、翻譯家和評論家柴野拓美(しばのたくみ),他還是第一屆日本科幻大會(日本SF大會)的主席,創(chuàng)立了日本科幻粉絲團體聯(lián)合會議(日本SFファングループ連合會議,簡稱SFFAN),主辦日本科幻的星云獎(Seiun Awards)。

日本過去有多少種科幻粉絲雜志存在?請恕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那時我還沒出生,這種粉絲雜志在我們這也稱為同人志。

根據(jù)1982年至1986年的《日本科幻年鑒》(新時代社)中的記載,他們在1982年向315個日本科幻粉絲團體發(fā)送了調(diào)查問卷,共有285個團體給予了回復,占據(jù)總團體數(shù)的90%;1983年有227個團體給予了回復;1985年有294個團體給予了回復;1986年有241個團體給予了回復。

1984 年和1982 年的《日本科幻年鑒》

據(jù)《日本科幻年鑒》1984年版記載,1984年大概就有134種科幻同人志出版;1982年到2003年,日本科幻粉絲團體聯(lián)合會議舉辦了一個名為科幻同人志大獎(SFファンジン大賞)的年度獎項,該獎項由一個大獎和其他幾個類別獎組成,如藝術插畫、評論文章、外國科幻小說的翻譯或介紹、研究、編輯工作,獲獎的同人志大多在日本的老科幻迷里很有名氣。我可以詳細地將這些雜志名稱寫下來,但這次不寫了,因為根本寫不完。

采訪者:從您給出的數(shù)據(jù)來看,日本科幻同人志曾有過一段很輝煌的歷史。日本目前還有多少科幻同人志在正常發(fā)行?刊發(fā)了哪些作品?

橋本輝幸:應該是50種左右。日本的同人志一般都會在大會和會展上售賣,一般情況下,在非偏遠地區(qū)舉辦的日本科幻大會通常會設有多達幾十個科幻展位,但大多數(shù)賣家都是老年人,而且大會費用昂貴,交通費用也很高,大多數(shù)參與者都是之前參加過大會的???,而這些參與者不常參與在偏遠地區(qū)舉辦的活動,所以大會在偏遠地區(qū)舉辦的時候人往往非常少,來買同人志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赡苣阆雴栍袥]有年輕人參加大會,事實上,年輕科幻迷更愿意去在城市舉辦的展會,比如同人志展會1或許是一種選擇,東京文學作品展會(文學フリマ東京)也是一種選擇。東京文學作品展會是日本規(guī)模最大,以文學類雜志(非漫畫類)為特色的全類型粉絲雜志狂歡節(jié)之一,上一屆是在2022年5月底舉行的,共設有884個展位,與科幻相關的展位共有39個。

2022 年5 月東京文學作品展會海報

專業(yè)雜志方面,《科幻雜志》(1959年至今)是目前日本唯一的專業(yè)科幻月刊,還有些雜志專門發(fā)表奇幻和恐怖題材的小說,一些文學雜志也經(jīng)常發(fā)表科幻小說。

那么,這些雜志都刊登什么內(nèi)容?以下是其中4個粉絲群體的詳細信息:日本儒勒·凡爾納研究會(日本ジュール·ヴェルヌ研究會)成立于2006年,出版有關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譯著、評論文章及同人藝術作品;第二個是由3個科幻迷團體所組成的聯(lián)合粉絲團體“科學魔界”,其成立于1970年前后,出版同人志,職業(yè)科幻作家夢枕獏是他們的會員,也是定期撰稿人;第三個是100光年工作室(スタジオ100光年,Studio 100 Light Year),成立于2019年,他們會獲取作者授權,把英語文章翻譯成日語,最新卷收錄了美國科幻作家拉里·尼文(Larry Niven)的文章;大阪大學科幻研究會(OUSFS)成立于1969年,出版設計精美的同人志,發(fā)表評論文章、書評和短篇科幻小說。我也出版粉絲雜志《六花志》,先出版試刊,在東京文學作品展會上出售,但后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發(fā),雜志的編輯工作被迫停止;好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重啟了,我會在2022年9月25日發(fā)布雜志重啟后的第一期;我還在網(wǎng)上發(fā)表了一些采訪文章,比如對中國科幻翻譯者耿輝的采訪。

采訪者:日本有沒有特別值得一提的科幻粉絲和從業(yè)者?

橋本輝幸:我認為伴名練(はんなれん)是日本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和評論家之一,他曾是京都大學科幻研究會(KUSFA)的成員。他對出版粉絲雜志,撰寫短篇小說和評論文章等活動都非常熱切,在2010年出道時獲得了日本恐怖小說大獎。

由于他有一份正式工作,所以畢業(yè)后就不太活躍了,但他近日回歸并出版了兩部作品集、一篇中篇小說和七部小說選集。他的工作非常專業(yè),是我們80后這一代最熱情的科幻迷之一。

至于粉絲群體,我認為《SF世代》(SF Generation)值得一提,他們每年都會出版一本高質(zhì)量的同人志,刊登短篇小說、書評和作家訪談,主編才30歲左右,部分成員也很年輕;另外,科幻粉絲翻譯小組BabelUo也每年出版翻譯同人志。

采訪者:日本目前有多少科幻組織?其主要的運營方向有哪些?

橋本輝幸:根據(jù)日本科幻粉絲團體聯(lián)合會議在2015年制作的名單來看,有83家科幻團體在冊,但顯然,并非所有日本科幻迷團體都加入了進來。自從1991—1993年日本泡沫經(jīng)濟崩潰以及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之后,科幻粉絲群數(shù)量就一直在減少。

大學科幻社團就更少了,科幻迷田中創(chuàng)(たなかはじめ)曾經(jīng)做過四次統(tǒng)計,2008年對21個團體發(fā)出了調(diào)查函,收到了9個團體的回復;2009年對27個團體發(fā)出了調(diào)查函,收到了13個團體的回復;2013年對39個團體發(fā)出了調(diào)查函,收到了11個團體的回復;2019年對39個團體發(fā)出了調(diào)查函,收到了12個團體的回復??梢哉f日本活躍的大學科幻協(xié)會常年保持在十個左右。

聽說因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部分科幻協(xié)會里的一些成員不怎么參與活動了,這讓我很難過。有些協(xié)會出版同人志,有些協(xié)會只是定期召開成員會議。據(jù)《日本科幻年鑒》記載,1984年有48個大學科幻協(xié)會出版了同人志,但我無法準確計算近年來有多少協(xié)會出版這些雜志,一些社團與其他社團合并或重新取名,改稱科幻奇幻協(xié)會(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ssociation)或神秘科幻協(xié)會(Mystery & SF Association)。日本東北大學科幻推理研究會于2022年7月1日推出了全新電子同人志《冰礫》(『氷礫』)第一卷,前幾年他們并沒有出版這樣的雜志,所以這是個好消息。當然,這里的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1984年日本有460所大學,到2022年有790所大學,活躍關聯(lián)數(shù)量從10%下降到1.5%。原本以為日本沒有中學科幻協(xié)會了,但一位日本科幻粉絲告訴我還有那么幾個,但很久以前就轉(zhuǎn)型成了漫畫協(xié)會或電影協(xié)會。

日本科幻的內(nèi)外交流

采訪者:您怎樣看待日本科幻現(xiàn)狀?對此有何看法和建議?

橋本輝幸:我十分擔憂目前日本圖書出版業(yè)的萎縮趨勢,現(xiàn)在線上漫畫和動漫更主流;比起這些網(wǎng)絡內(nèi)容,我更喜歡紙質(zhì)科幻圖書。我正想辦法讓這些紙質(zhì)圖書持續(xù)發(fā)展下去。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日本科幻從業(yè)人士不常同海外科幻從業(yè)人士互動呢?其實應該經(jīng)常互動才對。我經(jīng)常和海外科幻人士互動,這種互動活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激勵了我,讓我擁有了更多閱讀和評論科幻小說的動力。我還通過推特認識了巴西、西班牙以及東南亞地區(qū)等科幻社群的許多從業(yè)者,并一直與他們保持聯(lián)系。

采訪者:日本科幻從業(yè)者與其他國家作了哪些交流?

橋本輝幸:從歷史上看,國際交流對日本科幻非常重要。1970年,日本科幻國際研討會舉辦,時任主席是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こまつさきょう),還有一些來自英語國家和蘇聯(lián)的特邀嘉賓,包括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和布萊恩·奧爾迪斯(Brian W. Aldiss)。此外,日本科幻作家柴野拓美還參加了1991年在中國成都舉辦的世界科幻協(xié)會(WSF)年會。

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以來,許多日本科幻迷和專業(yè)人士都參加了國外的科幻大會,但現(xiàn)如今卻沒有多少人與外國科幻迷和專業(yè)人士保持聯(lián)系了,我可能算最活躍的會議參與者之一,經(jīng)常與國際科幻界的專業(yè)人士打交道,2010年我曾和一些中國科幻專業(yè)人士在東京相遇,包括中國科幻作家夏笳和梁清散等人2。

采訪者:世界科幻大會明年會在中國成都舉辦,您對此有沒有什么看法或建議?

橋本輝幸:祝你們好運,請好好享受這次大會!我參加過在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舉行的2007年世界科幻大會,當時大會為30歲以下的日本年輕人辦了一次聚會,參與的人不多,只有不到20人,記憶中有7個是日本大學科幻協(xié)會的學生,我與其中一半以上的人保持聯(lián)系。我知道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奇幻大會也在同年舉辦,看見一些中國學生從很遠的省份通過網(wǎng)絡論壇聚集在四川,在東亞科幻歷史性的一年里,感覺他們也是我的戰(zhàn)友。

在2007年的世界科幻大會上,由于會方安排問題,日本與會者和外國與會者混在一起參會了,一些小組有隨身翻譯同行,其他小組卻沒有,我相信同樣的問題不會在中國發(fā)生,因為中國年輕人的英語水平提高了,機器同聲傳譯的水平也提高了。本次大會最特殊的地方是,許多中國科幻迷都是第一次參加世界科幻大會,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我也相信,中日之間的科幻交流會越來越多。

采訪者:河流,科幻愛好者,業(yè)余研究高??苹脜f(xié)會歷史和科幻粉絲雜志歷史。

注釋:

1同人志展會(コミックマーケット),日本最大型的同人志售賣會,每年在東京國際展示場舉辦。

2詳見https://m.douban.com/note/86649247/。

評論
劉金壽(LJS)
學士級
科幻研究者
2023-06-10
科普5de865
少傅級
換動態(tài),海內(nèi)外科幻從業(yè)人士激勵我在科幻道路上繼續(xù)前行
2023-06-11
徐世如
貢士級
已閱讀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