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和拐杖相比較而言他的結(jié)構(gòu)更加復雜,支撐腳多,這意味著有更大的支撐面積,因此,能夠提供比拐杖更加穩(wěn)固的支撐力,有助于患者步行。它的優(yōu)點相較于拐杖能夠減輕患者的雙腿的負重,提升患者的行走能力,但缺點是利用助行器行進速度慢,雖然在平地上走路效果好,但上下樓梯不方便。另外,助行器的體積,結(jié)構(gòu)也比拐杖要大,復雜許多。使用和保存有更多的注意事項。如何安全地使用適合自己的助行器行走將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主要話題。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常用的助行器產(chǎn)品
1)普通框式助行器:有固定式和折疊式兩種框式助行器。使用這種助行器行走不需要比較好的平衡能力,但是需要相對比較足夠的上肢力量,因為使用這種助行器行走需要雙手抬起助行器前行。
2)階梯框式助行器: 這種助行器在普通框式助行器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低位支撐扶手,這種設(shè)計使患者能夠較為簡單地扶著低位的扶手從坐到站,適合雙手肌肉力量比較差的患者進行坐站轉(zhuǎn)移。
3)差動框式助行器: 該助行器在普通框式助行器的基礎(chǔ)上裝備有鉸鏈的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勢在于患者能夠扶著助行器兩側(cè)交替前進。相比于普通助行器而言,這種助行器相對更加靈活,行走的速度也更快。上肢力量不足的患者能夠推著助行器前進,不需要提起它,這是這種助行器的最大優(yōu)勢。
4)兩輪助行器: 這種助行器的前方兩個腳不是普通助行器的防滑套,而是兩個輪子。在使用這種助行器行走時,患者不需要提起助行器,直接可以推著它前進。因此,這種助行器適用于雙手肌肉力量較差的患者,同時雙腿的平衡能力比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這種助行器。
5)四輪助行器: 這種助行器的四個腳都是輪子,使用起來更加靈活,同時行走速度也比較快,不需要患者提起助行器行走。但是這種助行器需要患者很高的平衡能力,使用這種助行器的患者一般上肢肌肉力量不強,但是下肢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比較高的患者。
助行器高度的確定方法
使用助行器的時候注意要站直,身體不要過度向前倚靠在助行器上,同時也不能過度向后仰,這樣容易摔跤。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患者的助行器都需要進行準確細致的調(diào)節(jié)。使得患者能夠更加舒適,靈活地使用助行器行走。合適的高度能夠讓患者感覺助行器不是行走時的一種負擔和累贅,而是如同自己身上的第三條腿。
使用助行器行走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助行器行走大多是為了在康復早期階段能夠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維持患者已有的功能水平。但是在中后期康復階段不能過度地依賴助行器,必須逐漸需要過渡到使用拐杖等其他輔具設(shè)備甚至獨立行走。
第二,使用助行器行走需要穿合適的運動鞋,兩手操縱助行器向前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將助行器放置地太靠前,始終在行走的過程中保持身體處于直立的狀態(tài),才能夠在行走的過程中維持最佳的平衡狀態(tài),防止摔倒等意外的發(fā)生。
第三,在使用助行器行走之前,需要手扶助行器靜止站立2-3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導致的頭暈,摔倒等意外的發(fā)生。
第四,使用助行器行走之前,家屬或者護理者特別需要注意助行器是否穩(wěn)定和安全,尤其是要注意檢查助行器的四個腳是否平穩(wěn)的接觸地面,握把是否松動,輪子是否轉(zhuǎn)動靈活,鎖扣是否固定好。
最后,不同疾病,不同身體功能狀態(tài)的患者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助行器。
本平臺科普內(nèi)容獲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2022年度推動實施全民科學素質(zhì)行動項目“全國學會科普能力提升項目-康復科普服務(wù)能力提升行動計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