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一日三色!木芙蓉為什么會“變臉”?

中國科普博覽
原創(chuàng)
中國科協(xié)、中科院攜手“互聯(lián)網(wǎng)+科普”平臺,深耕科普內容創(chuàng)作
收藏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李曉佩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監(jiān)制:中國科普博覽

落盡群花獨自芳,紅英渾欲拒嚴霜。——王安石《拒霜花》

冰明玉潤天然色,凄涼拚作西風客?!冻纱蟆镀兴_蠻》

開元千秋節(jié),誰人不憐黃花菊?金秋十月,我們總是將秋天概括成金燦燦的顏色,而殊不知,在這個季節(jié),亦有紅芳曉露濃的絢爛景色。百花凋零,它也同樣具有明凈如玉、芬芳馥郁之姿,執(zhí)意要抵御那無情的嚴霜。范成大用玉來形容它的潤澤生輝,王安石用拒霜花來歌頌它不畏嚴寒臨霜盛開,而我們卻總是忽略它的存在。木芙蓉為這肅蕭的秋天提供了一抹明艷的色彩,自信而從容。金菊晚槿又何妨,嫣然弄新妝。

菊花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嗯~這朵花真好聞

(圖片來源:boredpanda)

遠聞香淡近聞濃,紫穗絲絲吐雪茸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又名“拒霜花,芙蓉花、木蓮、地芙蓉、三變花、九頭花、鐵箍散、轉觀花、清涼膏”等,它屬于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株高能夠達到2-5m。葉卵狀心形,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具鈍圓鋸齒,花單生于枝端葉腋;花梗長5-8厘米,近頂端具節(jié);花萼鐘形,花冠初白色或淡紅色,后深紅色?;ㄖ杏幸粋€顯著的顏色圖案,花瓣的內部基部形成一個深色心形,這是作為木槿屬所共有的特點?;ǘ涿芗袉伟曛匕?。花期較長,每年8-10月為盛花期,亦是觀賞的最佳時期。

單瓣木芙蓉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重瓣木芙蓉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木芙蓉在我國有近三千年的栽培歷史,原產(chǎn)我國湖南等地,目前廣泛的分布于我國的各個省份。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也有栽培。其中對于成都來說,木芙蓉不僅僅象征著一朵花,一個圖案,在戰(zhàn)國時神龜巧畫“芙蓉圖案”;在五代十國時,蜀后主孟昶為“花蕊夫人”在城墻上遍種木芙蓉,花開時分,四十里如錦繡,紅鸞蘸影,彩云初聚,美得不可方物,成都因此而得名為“蓉城”,以花染繒為帳,名“芙蓉帳”?,F(xiàn)木芙蓉為成都市市花。

莫怕秋無伴醉物,水蓮花盡木蓮開

木芙蓉的花期一般在8-10月,金秋時節(jié),盛花如彩云般炫目,美不勝收。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歷代文人騷客多攢于此,“芙蓉”一名二指:出于水者,是水芙蓉;出于陸者,是木芙蓉。

單瓣木芙蓉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荷花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制芰(jì)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逼渲小败梁伞薄ⅰ败饺亍敝傅氖呛苫?;而《九歌》中“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這里的“芙蓉”就是指木芙蓉。《長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這里描寫的木芙蓉,開花時倒影婀娜,風吹影動,搖曳生姿,與荷花花色相似,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稱。

臨流誰為容,倚風猶自持

木芙蓉迎霜綻放象征著堅貞和執(zhí)著,文人墨客賦予其理想的人格,使得木芙蓉具備了和“人格”對應的“花格”,這就是“傲”與“不爭”的凌霜之姿。其中,以《紅樓夢》最為出眾,而曹雪芹因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人品與人格與木芙蓉“冷落清秋獨拒霜”的花品與花格具有一致性,從而將木芙蓉作為擁有詠絮之才“不趨時以逐榮”、“似有朝愁暮落悲”林黛玉的化身。

(圖片來源:87版林黛玉電視劇舊照)

其中《紅樓夢》中第三十八回黛玉《問菊》,“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問菊實則自問,她不愿隨波逐流,卻無知己相伴?“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質本潔來還潔去”,面對世俗的壓力與脅迫,她卻不肯向塵世低頭,以清白之身離去。

其二,臨水而生:“閑靜時如姣花照水”。黛玉前世為河岸上的一株絳珠仙草,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才得以久延歲月。為報其恩,以畢生眼淚交還與他。第三回寶黛初見,“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此處描寫黛玉“姣花照水”的形象與木芙蓉的“閑臨清水照”十分相合。

因此,《紅樓夢》中的黛玉“受天地之精華,復得甘露滋養(yǎng)”是作者筆下超凡脫俗,清麗純粹的代表,而同樣木芙蓉“清姿雅質,獨殿群芳,乃秋色之最佳者”。因此,中國花文化的核心精神以花的人格化,賦花以人格,賦人以花格,使得“花人合一”。

圖片依次為:林黛玉、木芙蓉

(圖片來源:《金陵十二釵花語》)

曉妝如玉暮如霞,濃淡分秋染此花

變色龍可以隨環(huán)境而變化體色,但是你知道花中也有“懷此絕技”的嗎?“一日之內,花色三變,”我們又稱木芙蓉為“三醉芙蓉”。它的花色可以根據(jù)陽光的照射而變化,清晨初放之時,木芙蓉呈現(xiàn)粉白或粉紅色;到了炎熱的中午,漸漸呈現(xiàn)出嬌嫩的朱紅色。在凄涼的秋季顯得尤為珍貴。

不同顏色的木芙蓉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研究發(fā)現(xiàn),木芙蓉花色的改變可能是由于花瓣中的化學成分的變化而形成的。上午開放的花瓣中不存在黃酮醇苷和花青素,但發(fā)現(xiàn)晚上花青素的總含量是中午的3倍,但黃酮醇在中午和晚上花中的含量與早上的相同,因此認為花青素是獨立合成的。

研究通過測定木芙蓉花瓣中總黃酮、花青素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結果發(fā)現(xiàn)不同色素種類和含量的差異是形成花色變化的直接原因。早上白花和晚上紅花中的主要色素取決于槲皮素3-皂甙和花青素3-桑椹苷。花的顏色由白色變?yōu)榧t色是由于花青素-3-琥珀糖苷的積累所形成。在色素積累的初期和快速階段,完整花瓣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迅速增加到初始水平的7倍,然后隨著花的衰老而降低。在離體花瓣中發(fā)現(xiàn)PAL抑制劑(L-α-氨基氧基-β-苯丙酸)抑制色素的形成,除花青素3-木糖基葡萄糖苷和花青素3-葡萄糖苷外,木芙蓉紅色的花還含有槲皮素3-桑椹苷、異槲皮素、金絲桃苷、愈創(chuàng)木苷和山奈酚苷等黃酮成分。黃酮類化合物作為花青素的前體物質,與花青素的含量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總黃酮和總花青素的含量通常與總類胡蘿卜素呈現(xiàn)負相關。

芙蓉蝦仁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木芙蓉除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之外,在藥用,食用,經(jīng)濟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它的莖皮含纖維素39%,莖皮纖維柔韌而耐水、潔白柔韌、耐水濕,可供紡織、制繩、纜索、作麻類代用品和原料,也可造紙等用,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價值。

古往今來,對木芙蓉的評價多不勝數(shù),有贊美有批判,但是美好的事物是無需過多評價的,在這金秋時節(jié),賞花之美,品意之境,在自然美景面前,你我皆是懷揣敬畏的旅者。

審核:劉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編輯:孫晨宇

參考文獻:

1. Shanker R,Vankar P S.Dyeing cotton,wool and silk with Hibiscus mutabilis ( Gulzuba) [J].Dyes & Pigments,2007,74( 2) : 464-469.

2. Subramanian S S,Nadx AGR.A note on the colour change of the flowers of Hibiscus mutabilis[J].Current science,1970,39 ( 14) : 323-324

3. 陸小鴻“. 消腫止痛”木芙蓉.廣西林業(yè),2016(10):23-24

4.張嵐嵐.(2010).“倚風自持”的木芙蓉——林黛玉. 作家(04),119-120.

5.張嵐嵐.(2010).論木芙蓉與林黛玉的“花人合一”. 山花(04),143-145.

6.潘勝利.(2006).百花食譜之十 木芙蓉花. 園林(10),52-53.

7.周開元,普華瓊 & 王文蘭.(2004).變色花卉——木芙蓉. 中國花卉盆景(09),16-17.

8.孫藝銘,石小慶,劉曉莉 & 權秋梅. (2021).木芙蓉研究進展.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11),78-82. doi:10.16276/j.cnki.cn51-1670/g.2021.11.015.

9.Lowry J B.Floral anthocyanins of some malesian Hibiscus species[J].Phytochemistry,1976,15( 9) : 1395-1396.

10.夏曉旦,黃婷,薛嫚,等.木芙蓉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7,39( 11) : 2356-2360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

評論
科普5ee9d7d0
庶吉士級
一日三色
2023-01-06
科普5ee9d7d0
庶吉士級
一月三色!
2022-12-22
科普5ee9d7d0
庶吉士級
一日三色!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