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長豇豆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長豇豆又名豆角,長豆角,帶豆,裙帶豆。豆科豇豆屬豇豆種中能形成長形豆莢的栽培種,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一年生攀援植物,長2-4米。莢果長30-70(-90)厘米,寬4-8毫米,下垂,嫩時多少膨脹;種子腎形,長8-12毫米?;ā⒐谙募?。味甘、性平。健胃補氣。主治食欲不振。內(nèi)服:煎湯30-60g?;蛑笫?,或研末,6-9g1。

基本信息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種中文名:長豇豆

種拉丁名:Vignasesquipedalis(L.)Fruw.

種別名:黑眼豆、黑臍豆,飯豆、虹豆

簡介長豇豆又名豆角,長豆角,帶豆,裙帶豆。豆科豇豆屬豇豆種中能形成長形豆莢的栽培種,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染色體數(shù)2n=2x=22。嫩豆莢肉質(zhì)肥厚、脆嫩,適炒食,也可涼拌或腌泡。干豆粒與米共煮可作主食,也可作豆沙和糕點餡料2。

分類長豇豆根據(jù)莢果的顏色可分為青莢,白莢和紅(紫)莢3個類型。根系較發(fā)達,主根深達50—80厘米,根群主要分布在15—18厘米耕作層內(nèi),再生能力弱,有根瘤共生,生產(chǎn)上多采用直播栽培。莖分矮生、半蔓生和蔓生3種。初生真葉兩枚,對生,以后為三出復葉,互生。蝶形花,龍骨辦內(nèi)彎或弓形,非螺旋狀,自花授粉作物。每花序一般結(jié)莢2—4個,莢線形,有深綠色,綠色、綠白色和紫紅色。每莢含種子8—20粒。種子無胚乳、腎形,紫紅、褐、白,黑色或花斑等,千粒重120一150克2。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半直立、匍匐和蔓生纏繞,三出復葉互生,葉柄長,無毛,基部有一對長約1-1.8cm的小托葉。葉片具略帶菱形的小梗,全緣或有不明顯的角,基部闊楔形或圓形,頂端漸尖銳。葉面光滑無毛,葉長約7–14cm,具卵狀披針形的小托葉??偁罨ㄐ蛞干?,白色或淡紫色,龍骨瓣弓形或彎曲,先端鈍圓或具喙,但不具螺旋狀卷曲,雌蕊花柱細長成線形,柱頭傾斜其下方有茸毛,花?;坑腥栋~,萼片上無毛,有皺紋,裂片小,呈尖銳三角形。莢果長圓筒形,梢彎曲,頂端厚而鈍,直立向上或下垂。長約30cm以下,成熟時為黃白、黃橙、淺紅、褐色和紫色。種子腎形、橢圓形、圓柱形或球形。補子為山色,橙色、紅色、紫色、黑色。百粒重10––20g。細胞染色體2n=22、24。

生長習性長豇豆起源于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qū),性喜溫耐熱,不耐低溫與霜凍。種子發(fā)芽最適溫度為25-30℃,植株生長發(fā)育最適溫度為20-25℃,35℃也能生長,但在10℃時生長受到抑制,5℃以下受害,0℃受凍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紅壤、黑粘壤、輕沙壤均能生長,而以pH6.2-7中性輕質(zhì)壤土生長最好。耐濕性較強,能在降水量420-4100mm的范圍內(nèi)生長,但要排水良好,積水易造成爛根或落花、落莢,最適宜的土壤最大持水量為50-80%。虹豆屬短日照植物。對光周期的反應因類型、品種而異。普通豇豆對光周期要求較嚴格,菜用長豇豆則對光周期反應不敏感。在全生育期中,要求日照充足,特別在開花結(jié)實階段,光照不足,會導致落花落莢。

飼用價值長虹豆的種子、莢殼、豆粘均為備種家畜所喜食,它富含粗蛋白質(zhì),粗脂肪和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礦物質(zhì)、維生索。長豇豆種子在國外,做為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飼料生產(chǎn)。長豇豆也可入藥,有理中益氣、補腎健脾之功效,并可治療腳氣病,心臟病。

栽培要點長虹豆忌連作。連作會使土壤酸度增加,抑制根瘤菌的活動,造成空莢,因此,種過長豇豆的地塊應隔2–3年后再種。長豇豆根深株型大,要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并進行深耕、施足基肥。也可與玉米、高粱間作。北方種植長豇豆多春播,如北京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南方多夏播,在6–7月。臺灣無霜凍,一般在2–4月播種。播種量每畝2–3kg,若作飼料或綠肥用,應增加至5kg??蓷l播,也可點播。飼用或作綠肥用,也可撒播。長豇豆在生長期間,需追施磷鉀肥,并及時防除田間雜草和病蟲害。

地理分布虹豆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起源于非洲中西部,有人認為是非洲和中國。我國的云南西北部發(fā)觀了野生豇豆。栽培豇豆多分布在溫帶、熱帶和亞熱帶。我國的主要產(chǎn)區(qū)是遼寧,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云南、四川、臺灣等省區(qū),國外以尼日利亞、尼日爾、埃塞餓比亞、突尼斯、印度,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及歐洲各國,地中海地區(qū),南美和中美洲的低地沿海地區(qū)也有。

主要病害長豇豆主要發(fā)生的病害有:銹病、根腐病、白絹病、縈核病、煤霉?。幌x害以豆莢野螟和白粉虱危害為主。除加強栽培管理外,主要通過噴灑藥劑進行防治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趙磊 - 副教授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