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泵效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描述

在正常情況下,若泵效為0.7~0.8,就認為泵的工作狀況是良好的。有些具有自噴能力的井泵效可能接近或大于1。礦場實踐表明,平均泵效大都低于0.7,甚至有的油井的泵效低于0.3。

影響泵效的因素影響泵效的因素有很多,但從泵工作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來看,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1

1、抽油桿柱和油管柱的彈性伸縮。由于深井泵工作特點,抽油桿柱和油管柱在工作過程中承載著交變載荷,從而發(fā)生彈性收縮,使活塞沖程小于光桿沖程。因而減小了活塞讓出的體積。

2、氣體和充不滿的影響。當泵吸入油氣混合物時,氣體占據(jù)了活塞讓出的部分空間,石油來不及進入泵內(nèi),或者當泵的排量大于油層的供油能力時,都會使進入泵內(nèi)的油量減少。

3、漏失影響:泵的制造質量,安裝質量,襯套與活塞間隙配合選擇不當,或凡爾球與凡爾座不嚴等都會造成漏失現(xiàn)象,從而使泵效降低。,也會降低泵效。

提高泵效的措施

泵效的高低是反應抽油設備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而泵效同油層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提高泵效的一個重要著手方面就是要從油層入手,保證油層有足夠的供液能力。

實踐證明:對于注水開發(fā)而采用抽油開采的油田,加強注水是保證油井高產(chǎn)量、高泵效生產(chǎn)的根本措施;在一定的油層條件下,使泵的工作同油層條件相適應是保證高泵效的前提。

為了提高泵效在井筒方面采取的一般措施:2

1、選擇合理的工作方式。先選擇不同的參數(shù)組合分別進行生產(chǎn),然后根據(jù)每組參數(shù),在產(chǎn)量穩(wěn)定的情況下,對所取得的各項資料進行分析,最后選出在保證強度條件下的高產(chǎn)量高泵效的參數(shù)組合。

2、確定合理沉沒度。以降低泵口氣液比,減小泵進氣量,從而提高泵的充滿程度。

3、改善泵結構。提高泵的抗磨、抗腐蝕性能,采取防砂、防腐蝕、防蠟以及定期檢泵等措施。

4、使用油管錨減少沖程損失。如前所述,沖程損失是由靜載變化引起抽油桿柱和油管柱的彈性伸縮造成的。如果使用油管錨將油管下端固定,則可消除油管伸縮,從而減少沖程損失,提高泵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