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翻腸子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狗翻腸子其實就是細小病毒,細小病毒是犬的一種具有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烈性傳染病。流行病學指出:犬細小病毒對犬具有高度的接觸性傳染性,各種年齡的犬均可感染。以剛斷奶至90日齡的犬發(fā)病率最高,病情也較嚴重。幼犬有的突然呼吸困難,心力衰竭,短時間內(nèi)可呈現(xiàn)心肌炎癥狀而突然死亡。據(jù)臨床發(fā)病犬的種類來看,外國犬比國土犬發(fā)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冬春季多發(fā)期(該細小病毒耐寒怕熱)。病犬的糞便中含毒量最高。

簡介犬細小病毒是1978年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細小病毒,屬于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成員,單鏈小DNA病毒,與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水貂腸炎病毒關(guān)系密切,為了與犬極細小病毒相區(qū)別而命名為CPV—2。該病毒主要經(jīng)糞—口途徑傳,目前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巴西、日本、意大利、阿爾巴尼亞等許多國家廣泛流行;我國自1982年證實存在犬細小病毒感染以來,在東北、華東和西南等地區(qū)的狐貍等馴養(yǎng)繁殖的毛皮動物和犬群中廣泛傳播。CPV主要感染犬科動物,但是自首次分離獲得CPV以來,其不斷經(jīng)過抗原漂移產(chǎn)生新的突變株,宿主范圍不斷擴大,除感染狐貍、犬、狼等犬科動物外,還感染貓、豹、熊、虎和果子貍等其它多種野生動物。該病以出血性腸炎或非化膿性心肌炎為主要特征,具有感染率高、發(fā)病急、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等特點,發(fā)病率達50%—100%,死亡率為10%—50%,是對我國野生動物馴養(yǎng)繁殖產(chǎn)業(yè)和養(yǎng)犬業(yè)危害極大的病毒性傳染病之一,可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和疫源疫病監(jiān)測防控工作影響巨大1。

診斷方法1.根據(jù)臨床癥狀,以咖啡色和番茄醬色帶有特殊的腥臭氣味。

2.特異性診斷可以最后確診。

僅根據(jù)臨床癥狀及流行病學特點和特征性病變,很容易對急性和典型的CPV感染做出初步診斷,但對于不典型的CPV感染,尤其幼犬感染后表現(xiàn)的復雜癥狀難以作為診斷,還必須借助實驗室診斷技術(shù)進行確診。為了建立適合本病診斷和流行病學調(diào)查的快速、敏感、特異和準確的方法,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實驗室常用的診斷方法主要有動物試驗、病毒分離、電鏡檢查、血清學診斷和分子生物學等1。

主要癥狀被細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臨床上可分為腸炎型和心肌炎型。

腸炎型自然感染的潛伏期為7-14天,病初表現(xiàn)發(fā)熱、體溫可達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嘔吐,初期嘔吐物為食物,即之為黏液狀及黃綠色液體。發(fā)病一天以后開始腹瀉。病初糞便為稀粥狀,隨病程發(fā)展,糞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醬色,腥臭,排便次數(shù)不定,血便后病犬可表現(xiàn)眼球下陷,鼻鏡干燥,全身無力,體重明顯下降,同時可見眼結(jié)膜蒼白,嚴重的貧血癥狀,該病如不及時治療可造成腸內(nèi)容物的毒素吸收而中毒,使機體休克,昏迷死亡。

血相變化紅細胞總數(shù)、血紅蛋白下降、比容下降,白細胞減少。病犬的白細胞數(shù)可少至60-90%(由正常犬的1.2 萬/立方毫米降至4000個以下)。初期嘔吐物為食物,即之粘液狀、黃綠色或有血液。發(fā)病一天左右開始腹瀉。病初糞便呈稀狀,隨病狀發(fā)展,糞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醬色樣的血便。以后次數(shù)增加,血便帶有特殊的腥臭氣味。血便數(shù)小時后病犬表現(xiàn)嚴重脫水癥狀,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膚彈力高度下降、體重明顯減輕。對于腸道出血嚴重的病例,由于腸內(nèi)容物腐敗可造成內(nèi)毒素中毒和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使機體休克、昏迷死亡。腸炎型犬細小病毒病病犬若能及時合理治療,可降低死亡率。

心肌炎型多見于40日齡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癥狀不明顯。有的突然呼吸困難,心力衰弱,短時間內(nèi)死亡,有的犬可見有輕度腹瀉后而死亡。

治療原則最早使用的是經(jīng)福爾馬林滅活的FPV疫苗,也曾少量試用過FPV弱毒疫苗。Lenghans等的研究表明雖然CPV和FPV之間有共同抗原組分,能發(fā)生交叉血清學反應,但FPV產(chǎn)生的免疫保護遠不及CPV,因而又相繼研制出了CPV滅活苗和弱毒苗。目前,CPV感染的預防主要依賴于弱毒疫苗,實踐證明弱毒疫苗在控制該病的發(fā)生起主導作用。傳統(tǒng)的弱毒疫苗雖然有良好的免疫應答和較長的免疫期,但存在人為散毒的可能和毒力返強的危險,野生動物極易受到感染,且感染后無法及時救治甚至是不能救治,就會使該病在野外更大范圍的傳染,因此應用受到一定制約(Carrniehael,1983;Schunck&Truyen,1995)。此外,由于母源抗體的存在,可能導致免疫失敗,許多國家都有免疫群體爆發(fā)CPV感染的報道。因此,國內(nèi)外學者紛紛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致力于尋求更安全有效的疫苗1。

應用抗體,抗菌抗病毒,消炎止血止吐藥。清理胃腸,調(diào)解胃腸功能,對癥治療。(1) 早期應用抗體:犬細小病毒高免血清或康復犬血清。

目前國內(nèi)已有多個科研單位研制出的犬細小病毒單克隆抗體及細小病毒抗血清,臨床上可以應用并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細小病毒高免血清的用量為:0.5~1毫升/千克體重,康復犬血清為:0.5~2毫升/千克體重,免疫球蛋白,二聯(lián)王,強力犬康,二聯(lián)高免血清,犬細小病毒單克隆抗體治療。臨床應用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2)對癥治療:補液、止血、止吐、防止繼發(fā)感染。可用糖鹽水、止血敏、維生素K1、維生素K3、胃復安、威邦、力邦及磺胺類藥物進行對癥治療。補液療法:病犬常因脫水而死,因此補液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措施。用等量的葡萄糖鹽水加入5%碳酸氫鈉注射液給予靜脈注射??筛鶕?jù)脫水的程度決定補液量的多少。25%葡萄糖液5~40毫升,維生素c2~10毫升,能量合劑5~20毫升,一次緩慢靜脈滴注,1~2次/日。補液應根據(jù)犬的脫水程度與全身狀況,確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補液量,一般靜脈補液量為60毫升/千克體重。輸液中要嚴格控制輸液量和輸液速度,注意心臟的功能狀況,否則易造成治療失敗。當病犬表現(xiàn)嚴重嘔吐、腹瀉時需糾正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可靜注乳酸林格氏液50~500毫升,25%葡萄糖液5~40毫升,鹽酸山莨菪堿注射液0.3~1毫升,2次/日。

(3)抗菌消炎: 可應用各類廣譜抗生素消炎、可用頭孢霉素,頭孢曲松鈉,克林霉素(磷酸脂病的早期),在應用高免血清的同時,進行強心、補液、抗菌、消炎、抗休克和加強護理等措施下,可提高治愈率。但不要長時間使用,以防腸道正常菌群失調(diào),反而延緩腸道消化功能的恢復。

抗毒靈凍干粉劑和抗毒素1號注射液,也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一般15千克以下的犬,靜脈滴注凍干粉1安瓿/日,15千克以上的犬,2安瓿/日,同時應用抗毒素1號注射液,10~30毫升/日。止痢一片靈(增效瀉痢寧片),是由多種中藥提取有效萬分制得的中西結(jié)合的廣譜抗菌和抗病毒制劑,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用法及用量:2~4千克體重的犬口服1~2片/次,5~10千克的犬服2~4片,每日1~2次。由病毒引起的腹瀉,藥量加倍。

(4)止吐,止血、嘔吐嚴重者:可肌注愛茂爾、貓犬靈,滅吐靈(胃復安)0.3~2毫升。

(5)抗休克: 休克癥狀明顯者可肌注地塞米松(氟美松)5~15毫克,或鹽酸山莨菪堿注射液0.3~1毫升。

(6)口服補液法: 當病犬表現(xiàn)不食,心率加快,如無嘔吐,具有食欲或飲欲時,可給予口服用補液鹽,任犬自由飲用或深部灌腸。

目前,我國防治CPV感染的疫苗種類繁多,有單苗,也有聯(lián)苗;有國產(chǎn)苗,也有進口苗;臨床應用廣泛,效果明顯。尤其是近幾年全國各地加強了犬類管理,以預防和控制狂犬病,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為首要目標,各地實行強制免疫的措施,使犬類傳染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野生動物CPV疫情仍存在很大威脅,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易感動物種類繁多,疫苗單一,免疫注射途徑困難等。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將陸生野生動物CPV感染納入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jiān)測防控工作的重點之一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羅金紅 - 教授 - 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