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菊是幾種外形像雛菊(daisies)的花類的統(tǒng)稱。普通茼蒿菊,也叫做木茼蒿(Paris daisy),原產(chǎn)于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木茼蒿是一種柔弱的分枝植物,高為2到3英寸(60到90厘米),長著零亂分開的葉子,開淺黃色或白色的花,花朵為頭狀花序,直徑約2英寸(5厘米)。茼蒿菊主要被種植在溫室中。藍色茼蒿菊(blue marguerite)通常指的是生長于南非(South African)的一種茂盛的藍雛菊(blue daisy)。
簡介原產(chǎn)于南歐的宿根草,分枝性強,易于培育成大型植株。有單辦的白花、黃花和粉花品種,也有重瓣和丁字型花品種。
氣候適宜的季節(jié)生長旺盛,可用于門的周圍、路邊、門口,裝飾效果非常好,繁茂豐滿花兒多,給人以強烈的存在感。作為組合盆花的主栽花卉,還可以與數(shù)種草花搭配,用作組合盆花的點綴花卉。選用買到的營養(yǎng)缽花苗作組合盆花時,要選擇與花苗大小相適應的花盆定植,定植后要進行修剪整形。1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株高60-100 cm,全株光滑無毛,多分枝,莖基部呈木質(zhì)化,單葉互生,為不規(guī)則的二回羽狀深裂,裂片線形,頭狀花序著生于上部葉腋中,花梗較長,舌狀花1-3輪,白色或淡黃色,筒狀花黃色,花期周年,盛花期4-6月,不結(jié)實(為三倍體)。
生長環(huán)境喜涼爽濕潤環(huán)境,陽性,不耐炎熱,怕積水怕水澇,夏季炎熱時葉子脫落,耐寒力不強,冬季需保護越冬,要求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
繁殖方法用扦插養(yǎng)殖。春、秋季都可進行,具體時間一般多根據(jù)開花時間要求而定。9--10月扦插,次年“五·一”開花,6--7月扦插,次年早春開花。插穗選擇成熟、健壯的枝條。在溫度20--24℃條件下,大約2周生根。苗高10--15cm時,可摘心,促其分枝。9月扦插苗,可在11月定植盆栽,放在溫室養(yǎng)護。生長初期,可施幾次淡肥,以后視生長情況,可加施較濃的追肥。5月以后天氣漸熱,葉子開始枯黃,此時應逐漸減少澆水,并剪除上部枝葉,到7--8月移出室外。地栽植株雨季需注意排水防澇。
栽培技術二次摘心方式的栽種密度為每平方米9-12株,如果只摘心一次,定植后澆透水一次。當小苗高約6cm時摘心一次,待分枝高10cm時再摘心一次,以促發(fā)新枝,提高產(chǎn)量。在施肥選擇方面,氮肥多易造成徒長,可在生長旺季每周追施1次富含磷、鉀的液肥。茼蒿菊喜陽光,每天保證不少于6小時的直射陽光,溫度控制在12-20℃,以獲得最好效果。同時要防治病蟲害,要注意防治蚜蟲。
養(yǎng)護要點溫度:喜溫暖,忌高溫,生長適溫為15℃~22℃。
光照:喜光。陽光充足則葉片生長健壯,還能延長開花期。
水分:喜濕潤,忌高濕。生長期宜充分澆水,保持盆土濕潤。
土壤: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宜。
施肥:每半月施肥1次,花期增施2~3次磷鉀肥。氮肥忌用過多,否則會引起莖葉徒長,影響開花。2
主要價值園林用途
適用于多種野花組合類型,也可作為花壇和花境材料。
生長強健,花期頗長,在昆明地區(qū)春節(jié)期間為盛花期,是常用的宿根花卉。適宜布置花壇、花境,也可作盆栽觀賞。3
保護措施蓬蒿菊又稱木春菊,因為它的盛花期在冬春之際,而其老株莖部會漸漸趨於木質(zhì)化,故被稱之為「木春菊」。
它對於環(huán)境的各項條件要求比較嚴,它喜歡涼爽濕潤的氣候,不耐炎熱,尤忌夏天的強烈日曬,須有遮陰設備,并且耐寒力也不強,栽培於園地、花壇時,冬季一受霜害就會枯乾死亡,所以寒流來襲時,盆栽應移往室內(nèi)避寒,地栽者則應覆以稻草以防霜害。
采收管理茼蒿菊切花采收收獲部位為茼蒿菊的帶梗花序。當其舌狀花完全展開時即可采收,操作最好在上午氣溫較低時進行。產(chǎn)品要先插在水中,盡快預冷處理。
所采收的花材應該在具本種典型特征、無破損污染、視覺效果良好之前提下進行分級:一級切花的長度為55厘米左右;二級切花的長度為50厘米左右;三級切花的長度為45厘米左右。相同等級的切花長度之差,不宜超過標準的±1.5厘米。 將相同等級的茼蒿菊帶梗花序10支一束捆綁固定,分別碼入標有品名、具透氣孔的襯膜瓦棱紙箱中。
茼蒿菊保鮮管理可以把切花置于相對濕度為90%~95%,溫度為2~5℃的環(huán)境中進行貯藏。當儲運時,茼蒿菊不宜進行干藏,應盡可能地將其插在水中。 按照上述方法處理,茼蒿菊的帶?;ㄐ蛲ǔD軌虼娣?~5天而不致影響裝飾效果。
茼蒿菊花色淡雅,花期甚長,是一種具有田園氣息的插花材料。進行水養(yǎng),用來布置采光不好的房間,能夠使環(huán)境更加富有生氣。茼蒿菊切花的供貨時間,主要集中于每年的春秋二季。返季節(jié)栽培的切花,上市時間可提前。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趙磊 - 副教授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