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打碗花屬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形態(tài)特征

該屬物種通常無毛,有時被短柔毛。平臥或纏繞草本;葉箭形或戟形,全緣或分裂;花腋生,單一或稀為少花的聚傘花序;苞片2瓣,葉狀,較大,卵形或橢圓形,包藏著花萼,宿存;萼片5個,近相等,卵形至長圓形,銳尖或鈍,草質(zhì),宿存;花冠鐘狀或漏斗狀,白色或粉紅色,外面具5條明顯的瓣中帶,冠檐不明顯5裂或近全緣;雄蕊及花柱內(nèi)藏;雄蕊5,貼生于花冠管,花絲近等長,基部擴(kuò)大;花粉粒球形,平滑;花盤環(huán)狀;子房1室或不完全的2室,有胚珠4顆;花柱1顆,柱頭2顆,長圓形或橢圓形,扁平。蒴果卵形或球形,果實有1室,并且有4瓣裂。種子有4顆,光滑或具有小疣。2

生長習(xí)性打碗花喜歡溫和濕潤氣候,也耐惡劣環(huán)境,適應(yīng)沙質(zhì)土壤。打碗花總是作為沙質(zhì)、沙礫質(zhì)、礫石質(zhì)土地的優(yōu)勢種或伴生種出現(xiàn)在海濱地帶,在靠近海岸的花崗巖、片麻巖或片巖組成的礫石土上,特別是海水浪花經(jīng)??梢缘竭_(dá)的山坡上,有時以單一群落出現(xiàn)。是中國溫和氣候區(qū)沿海地帶鹽堿土的指示植物。

主要價值營養(yǎng)價值:每百克嫩莖葉含水分81 克,脂肪0.5 克,碳水化合物5 克,鈣422 毫克,磷40 毫克,鐵10.1 毫克,胡蘿卜素5.28 毫克,維生素B10.02 毫克,維生素B20.59 毫克,尼克酸2 毫克,維生素C54 毫克。根含有淀粉17%,可食用及藥用,但有毒,不可多食。

分布及功能打碗花屬,旋花科,約25種,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地區(qū),我國有5種,產(chǎn)西南部至西北部,尤以北部最盛,其中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 和旋花C.sepium(L. )R. Br. 各地均有分布,根藥用,治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紅、白帶下等癥。

約25種,分布于兩半球的溫帶和亞熱帶。我國有5種,南北均產(chǎn)。3

相關(guān)研究該屬植物的種子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旋花型,較小,表面具疣狀突起,種皮紋飾星網(wǎng)狀,包括打碗花、毛打碗花及旋花;另一類為藤長苗型,較大,無疣狀突起,種皮紋飾呈咀爛狀,包括藤長苗和腎葉打碗花。該屬物種多數(shù)具有疣狀突起由數(shù)個相鄰種皮細(xì)胞的胞間壁強(qiáng)烈突出而成,呈山峰狀,相連或單獨存在。該屬植物種子形態(tài)存在明顯區(qū)別,可作為分種的依據(jù)。同時作者認(rèn)為旋花型較進(jìn)化,藤長苗型較原始、兩類不同類型的種子可作為屬下分組的重要依據(jù)。4

下級分類毛打碗花 Calystegia dahurica (Herb.) Choisy

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Roxb.

藤長苗 Calystegia pellita (Ledeb.) G. Don

旋花 Calystegia sepium (L.) R. Br.

腎葉打碗花 Calystegia soldanella (L.) R. Br.5

檢索表1苞片比萼片短;葉腎形;平臥草本,多生于海濱沙灘。腎葉打碗花

1苞片覆蓋萼片;葉不為腎形。(2)

2植株通常不被毛。(3)

2植株被毛。(4)

3苞片較小,長0.8-1.6厘米;宿萼及苞片與果近等長或稍短;植株通常矮小鋪地。打碗花

3苞片較大,長1.5-2.3厘米;宿萼及苞片增大包藏果實;莖纏繞,伸長。旋花

4葉卵狀長圓形、卵狀三角形,或3裂,中裂片長圓形;葉柄長1-4(-5)厘米;植株淡黃色短柔毛。毛打碗花

4葉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呈戟形;葉柄短,長0-2-1.5 (-2)厘米;植株密被灰白色或黃褐色柔毛。藤長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