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博蘭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博蘭的個性特征

因地理環(huán)境及生存條件極為惡劣,造就了博蘭樹獨特的個性特征。1

優(yōu)美的樹態(tài)博蘭樹自身具備制作盆景的多方面特點。即:

①根,博蘭根系十分發(fā)達,大多為須根系并平形向四周伸展,很少有垂直向下的粗根,特別是“根”與“理”部結合處一般都粗壯并凸起,具有根理健壯、頗具力度之美;

②干,博蘭樹干古樸,外有呈灰黑(間淡黃)色,樹皮嶙峋帶有斑狀,近似 “老年斑”。博蘭樹干大多粗壯低矮、過渡亦較為自然;

③枝,博蘭樹枝條生長較快,分枝茂盛,枝(干)芽點萌發(fā)力極強,為制作時選芽與蓄枝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④葉,博蘭樹葉片近似卵形,長2~2.5cm,寬約1 .5cm 左右,葉片厚實,手感良好,表面深綠有光澤、背面淡綠色。博蘭樹上盆造型后,若經人為控制,葉片還可變小,特別是噴水后或陽光照射時光澤照人,蒼翠欲滴;

⑤花,博蘭樹花白色,頂生圓錐花序,長0.5~0.8cm,花冠分裂與序等長,稍有香氣;

⑥果,博蘭樹果實前期淡綠,中期深綠轉淡黃,成熟期變紅,脫落時外表漸黑,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1

優(yōu)良的樹質博蘭樹質堅硬,樹干鋸截后的木灰呈粉狀,有少許香味,近似九里香木質;樹皮韌性較強、不易撕裂,適合于強行綁扎或吊扎(鐵絲、銅絲、鋁絲、棕絲等均可),耐修剪(強剪或細剪)。博蘭樹最大特點是大多都有天然舍利或硬革(呈淺黑色,亦稱“神枝”及“神革”),而且木(革)質十分堅硬,不易腐朽。因此,博蘭樹壽命較長(據初步考證,自然界博蘭樹壽命可達千年以上),適合于大力推廣,有利于創(chuàng)造傳世之作。1

成活率高、適應性強博蘭樹成活率極高,海南一年四季均可采挖和移植,樹胚最佳采移時間是博蘭生長最旺的 5月上旬至 8月中旬。所挖樹胚根據制作需要及要求可直接地栽(埋植)或以深盆種植,一般半月左右會走新根和發(fā)新芽。博蘭樹無論是播種繁殖,還是扦插、壓條繁殖成活率都很高,只要方法 (正確的播種與扦插、壓條法)得當,一般成活率均能達到 95%以上。另外,博蘭既耐旱、又耐澇,亦能抗風(臺風),病蟲害很少。特別是能耐蔭,成型作品在室內可陳設長達半年之久。1

博蘭盆景的制作定植養(yǎng)胚法所謂 “定植”,顧名思義,就是確定如何種植。

“養(yǎng)胚”,指養(yǎng)護樹胚(又稱毛胚胎或樁頭)。定植是為養(yǎng)胚服務的。要做好定植,首先就要根據樹胚的自身條件進行嚴格裁截。即:①去掉主根、粗根、垂直根,保留須根或毛根。②樹胚向勢面根(系)留長,背勢面根留短,向、背留根的比例為 2:1或 3:1;樹胚前后部留根一般是前長后短;整體留根力求四面展開。③根據整體構圖要求及樹勢走向,鋸掉多余的樹干及樹枝(如:切干枝、內生枝、交叉枝、重疊枝、頂胸枝、夾角枝等),但盡可能保留天然枝干,鋸截時盡量注意轉折角度與過渡變化,可大大提高制作功效。然后確定好種植的方向及深淺度。博蘭樹定植養(yǎng)胚最好是地栽或深(大)盆種植,宜用沙性土,也可半沙半土混用,但一定要透氣及便于排水。定植后,第一次灌足定根水,若氣溫偏高(32℃以上)可適當遮蔭。養(yǎng)胚期間 (指未長出明顯枝條的這段時間),不宜直接灌水或澆水,每天只能在樹胚上(指土面部分)噴水二至三次,如此堅持半月左右 (有時十天內),博蘭樹均可走根并萌發(fā)新芽。1

定點蓄枝法所謂定點,就是確定芽點,也就是今后需要蓄枝的芽位。而蓄枝是指從芽點到長成新的枝托乃至與樹干形成過渡比例的枝干的全過程。博蘭樹萌發(fā)力極強,不定芽很多,所鋸截的樹干或樹枝的周圍往往萌發(fā)許多新芽(一般有 4~ 6個芽以上)。這些芽點長出后,先不要去動它,視其生長強旺(一般觀察一個月左右)并根據造型需要選留最佳芽點,同時去掉多余的芽點。芽點定好后開始蓄枝,待新的枝條長到一定長度或粗度 (直徑 0.5~ 1cm左右)后用金屬絲(鉛絲或銅絲等)“引枝布位”(即調整枝條生長的角度與空間方位),任其放縱生長,使全部枝條都能按均勢旺長。一年后,有的放矢重點蓄枝 (如第一出枝、第二出枝、向勢飄枝或動勢主流枝等),其它枝條相對控制(截頂或打頂)。另外,養(yǎng)護時將重點蓄枝部位盡量向陽,養(yǎng)護一年后效果就會很明顯。1

整體造型法博蘭樹枝繁葉茂,生長十分快速,一般蓄枝二至三年均能基本到位(指枝與干比例大致協調、過渡符合自然)。整體造型是博蘭盆景制作的關鍵。首先應把握好宏觀效果,即整體構圖。原則上是依據博蘭樹的不同特點,“因材制宜、見機取勢”。如確定樹向(包括正反面與向背面)、制作主題(作者所要為發(fā)揮與實施技藝的指導思想)與造型章法(謀章布局的方法或制作路數)等,然后進行微觀的加工制作。包括修剪(一般一年重剪一至二次)、清枝(平時經常清理多余的枝或影響其它枝條生長的不必要枝)、清葉(清掉一些黃葉、反卷葉、病態(tài)葉)、清身(清洗樹干,特別是革質部或破爛面等)、理根(理順與調整根盤及根系走向,有時也需進行適當造型)、綁扎 (金屬絲、棕絲可同時運用)、調向(即調整枝條生長方向,根據制作要求隨時進行適當調整)以及配盆 (含盆面處理)、配坐、命名等等。1

樹石結合法博蘭樹除單體造型之外,也可與山石進行有機結合,而且效果更佳。樹石結合是當代盆景藝術發(fā)展的主流方向。特別是有些樹態(tài)局部不太理想、影響其整體觀賞效果時,則可用山石進行巧妙填充與彌補 (山石盆景出現上述情況亦可用樹木進行補充),使其更符合自然,創(chuàng)造更高的藝術品位。但必須強調:樹石結合決非只要求樹木部分造型,山石無需造型,也不能只注重山石藝術加工而忽略樹木造型技藝;而應該是樹石結合、優(yōu)勢(指單體樹木和山石兩個方面)互補、揚長避短、相得益彰。1

博蘭盆景的養(yǎng)護管理高光照(指全日強光照射)博蘭盆景無論是成型作品或半成品都可采用高光照進行養(yǎng)護與管理。其理由:一是植物(樹木)通過高光照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能更快促進新陳代謝與生長速度;二是博蘭樹本身屬陽性(亞熱帶)植物,喜光、能旱、且耐高溫 ,越是光照強生長就越快;三是高光照可以減少博蘭病蟲害的發(fā)生或蔓延。高光照條件下,博蘭盆景極少發(fā)生病蟲害。1

高水份高照下的博蘭盆景自身(指盆土及樹木本體)水份消耗量很大,必須進行正常供給或補充水份。主要手段是澆水(噴水),一般一天澆兩次水,即上午 9點左右一次,噴灑葉片及樹身,水的壓力強度需要大一點,噴灑時可以起到清身洗葉、去污防蟲之效。下午 5點左右一次,主要以灌水為主,以高水份補足博蘭盆景的水量消耗。1

高肥力博蘭盆景通過高光照及高水份養(yǎng)護管理以后,植物體內營養(yǎng)嚴重欠缺,這時需要高肥力進行有效補充。所施肥料主要是有機肥 (腐熟好的餅肥、骨肥、糞肥均可)。晴天一般一個星期施肥兩次,方法是將腐酵好(指腐熟透,不是很臭)的有機肥加入自來水(或天然水)化開(不宜太濃)直接澆入盆內或博蘭樹四周均可。注意事項:①博蘭盆景不干或未干透不要施肥 (下雨時更不能施有機肥);②博蘭樹長勢不佳一般不施肥或盡量少施肥;③施肥時間以下午 6點左右為宜;④施肥后的第二天上午 9時左右澆灌“回籠水”,同時噴灑樹干、樹枝和樹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