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組成:UO26.60, Nb2O5 34.80, TiO2 18.30, SnO2 0.30, ThO2 1.30, Al2O3 2.10, Fe2O3 2.87, ∑Y2O3 0.90, ∑Ce2O3 0.60, MgO 0.40, CaO 3.45, H2O 7.60, Total 99.221,區(qū)別于燒綠石是成分中含有較高量的鈦及鈾。A組陽離子的類質同象代替同燒綠石相似。貝塔石的變種有:稀土貝塔石,鉭貝塔石、鉛貝塔石、鋁貝塔石、釷貝塔石等。
::礦物概述A組陽離子的類質同象代替同燒綠石相似。貝塔石的變種有:稀土貝塔石,鉭貝塔石、鉛貝塔石、鋁貝塔石、釷貝塔石和鉛貝塔石等;
鑒定特征:以其形態(tài)、顏色和透射光下無色到淺黃色。
成因產(chǎn)狀:天河石花崗偉晶巖中與微斜長石、黑云母、易解石、釷石等共生。長霓巖化的花崗偉晶巖中與輝石、角閃石、黑云母、磁鐵礦、鈦鐵礦、鋯石等共生。另外,在熱液脈中也曾發(fā)現(xiàn)貝塔石與綠柱石、釷鈾礦及獨居石等共生。
著名產(chǎn)地:世界著名的產(chǎn)地有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Ambotofotsy,Madagascar)和挪威王國等地。
名稱來源:以其產(chǎn)地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Madagascar)的Betafo命名。
::晶體形態(tài)六八面體晶類;常呈八面體,也見四角三八面體m(311)與八面體o(111)的聚形;
::晶體結構晶系和空間群:等軸晶系,O7h—Fd3m;
晶胞參數(shù):a0=10.20-10.42埃,z=8;
粉晶數(shù)據(jù):2.96(1)1.814(0.45)1.546(0.4)
燒綠石型結構,由于成分中含有較多的鈾,所以礦物常呈非晶質化現(xiàn)象。
::物理性質硬度:3-5.5 ;維氏硬度為354–412(Norway);249–287(Madagascar)。
比重:3.75-4.82g/cm3
解理:無解理
斷口:貝殼狀斷口
顏色:淺綠褐色、深褐色
條痕:褐色
透明度:透明
光澤:油脂光澤
發(fā)光性:無
其他:性脆2
::光學性質均質性,n=1.9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馬志飛 - 高級工程師 - 北京市地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