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垂花百合的鱗莖矩圓形或卵圓形,高4厘米,直徑約4厘米;鱗片披針形或卵形,白色。莖高約65厘米,無毛。葉細條形,長8-12厘米,寬2-4毫米,先端漸尖,邊緣稍反卷并有乳頭狀突起,中脈明顯。3
總狀花序有花1-6朵;苞片葉狀,條形,長約2厘米,頂端不加厚;花梗長6-18厘米,直立,先端彎曲;花下垂,有香味;花被片披針形,反卷,長3.5-4.5厘米,寬8-10毫米,先端鈍,淡紫紅色,下部有深紫色斑點,蜜腺兩邊密生乳頭狀突起;花絲長約2厘米,無毛,花藥長1.4厘米,黑紫色;子房圓柱形,長8-10毫米,寬2毫米;花柱長1.5-1.7厘米。花期7月。3
生長環(huán)境垂花百合喜較高地勢,生長于有斜坡的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森林腐殖土壤,喜空氣濕潤,生草叢或灌木林中。 垂花百合生長較有特色,是長白山區(qū)百合屬中較難繁殖的品種之一2.
分布范圍產(chǎn)中國吉林,朝鮮和蘇聯(lián)也有分布。3垂花百合國內(nèi)分布于東北,國外分布于朝鮮、俄羅斯( 遠東地區(qū)) . 在長白山區(qū)散生于海拔 300 ~ 1 000 m山坡、林下、林緣、草叢[11],數(shù)量稀少.圖 1 長白山區(qū)垂花百合生長期苗高變化Fig. 1 Seedling height change of Lilium cernuumduring growing period in Changbai Mountain
主要價值觀賞. 垂花百合株形獨特,婀娜多姿,花朵粉紅,清新秀美,是園林綠化佳品. 可用于花壇、花境綠化,亦可用于草坪中一穴多株栽培,可以營造清雅脫俗的觀賞意境.
食用. 鱗莖富含淀粉、糖類、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 B1 等營養(yǎng)成分,系滋補佳品.2
繁殖方法垂花百合可通過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方式進行繁育。2
栽培技術(shù)垂花百合種球有兩個特征,一是種球較小,株形嬌細,是長白山區(qū)所有百合品種中株形最嬌嫩的品種之一; 二是生長期間雨季易倒伏,要根據(jù)其生長特點,采取相應(yīng)的田間管理措施.春季齊苗后,進行第 1 次中耕除草,宜淺除避免傷到幼苗及種球,7 月中旬,進行第 2 次中耕除草. 結(jié)合除草,每 667 m2 施過磷酸鈣 15 kg,施 m( N) ∶ m( P) ∶ m( K) 為 15∶ 15∶ 15 的復合肥 25 kg,開溝均勻施入,應(yīng)避免直接與鱗莖接觸,引起腐爛.第 3 次除草后,2 a 生以上苗最好立支架,以避免風雨將苗刮倒. 方法是畦四角立 50 cm 高的支柱,于距地面 40 cm 處四周用鐵絲圍繞,用繩按栽培的株行距交叉連接編成網(wǎng)狀,待垂花百合生長越過網(wǎng)點后,用細繩固定于網(wǎng)上,可避免倒伏.2
近種區(qū)別該種與山丹(Liliumpumilum DC.)相似,但該種花為淡紫紅色,下部有深紫色斑點可以區(qū)別。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