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常綠小喬木,高3-7米;嫩枝有柔毛,老枝禿凈,干后黑褐色。葉薄革質(zhì),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稀為闊楔形,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有細小黑腺點,在芽體開放時上面略有疏毛,很快上下兩面變禿凈,側(cè)脈4-6對,在上面隱約可見,在下面稍突起,網(wǎng)脈不明顯,邊緣有波狀小鈍齒;葉柄纖細,長1.5-2厘米,幼嫩時略被毛??偁罨ㄐ蛏跓o葉的去年枝條上,長3-4厘米,花序軸有微毛;花柄長3毫米;花兩性或單性。兩性花:萼片,片,披針形,長3毫米,內(nèi)外兩面有微毛;花瓣5片,長圓形,長3毫米,不分裂,內(nèi)面有稀疏微毛;雄蕊8-10枚,長2毫米,花絲極短,花藥頂端無附屬物;子房2室,胚珠4顆,生于子房上部。雄蕊的萼片與花瓣和兩性花的相同,雄蕊8-10枚,無退化于房。核果橢圓形,長不到1厘米?;ㄆ?-6月。12
分布范圍產(chǎn)于廣東、廣西、浙江、福建、江西、貴州、云南。生長于海拔350-850米的常綠林中。老撾及越南北部有分布。本種模式標本采自香港快活谷。1
生長環(huán)境中華杜英是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根系發(fā)達,樹干堅實挺直,抗風力強。它在排水良好的酸性黃壤土中生長十分迅速,病蟲危害少,被砍伐后,伐根萌芽更生能力也極強,經(jīng)過二三年又可成樹,因此生態(tài)效益十分顯著。3
主要價值由于它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也適宜作工廠礦區(qū)的綠化樹種。杜英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葉片在掉落前,高掛樹梢的紅葉,隨風徐徐飄搖,像小魚群游動般的動感,是觀葉賞樹時值得駐足停留欣賞的植物。是庭院添景、綠化或觀賞的理想樹種,也可以作為生態(tài)造林的選擇樹種。3
繁殖栽培1 種子采集
中華杜英果實成熟期為10月至11月,采種時選擇生長良好、樹冠開闊、無病蟲害、處于壯齡期的優(yōu)良母樹進行采種。果實采收后,堆放待果肉軟化后,搓揉淘洗得凈種子,撈出陰干后隨即播種,或濕沙層積至翌年春播。3
2 苗圃地的選擇
苗圃地應(yīng)選擇在交通便利,水源方便,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段,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深厚,應(yīng)以新開墾的輕壤土為佳。3
3 苗圃地的整理及施肥
整地是對苗圃地進行土地平整、耕翻、清理,是育苗前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整地的基本要求是土地平整、全面耕翻、均勻碎土、捏凈草根和石塊。一般要在育苗頭年的秋冬季進行。整地時必須將苗圃地深挖30—40cm,碎土并撿凈雜草、樹根和石塊,讓苗圃經(jīng)過冬天冰雪的洗禮,這樣可以減少來年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播種前再將苗圃地深翻一次,然后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磷肥125-150公斤,復合肥75-100公斤。施好肥料后再進行一次淺翻,要求在10—15cm,使肥料和土壤拌勻,并碎土、撿凈雜草樹根。然后做好苗床,苗床寬為100—120cm,床高20—30cm,并平整床面,等待下種。3
4 種子處理
把沙藏的種子取出,先用冷水將種子清洗2-3次,然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或用3﹪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取出種子用布蓋30分鐘,再用水沖洗干凈即可播種。3
5 播種、覆蓋
由于中華杜英種子較大,一般采用條播的方式進行播種,條播行距約20cm,覆土厚約2cm,再蓋草保濕,一般每畝用種量為10-12公斤。播種后約30d種子開始發(fā)芽出土,待種子出土約三分之二時,選擇陰天或傍晚揭除覆蓋物,并注意損傷幼苗。3
6 苗期管理
6.1 除草、追肥
當幼苗長到5—10cm時,要經(jīng)常檢查苗圃的雜草長勢情況及時除草,在這期間,每次除草后,可以在傍晚進行葉面追施氮肥,如噴施寶、尿素的稀釋溶液等,尿素的稀釋濃度在0.1—0.2%之間。當大部分幼苗長到高于10cm后,在這期間的追肥就可以改為使用尿素了,每畝追施尿素2—2.5公斤,一般選擇在除草后的陰天下午,能掌握到追肥后下小雨是最好的。追肥要求每隔大約15d追施一次,追氮肥只能到9月底,10月份后應(yīng)停止追氮肥,可適量加施磷鉀肥,9月中旬-11月中旬,可每隔10天噴一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0.2%的硼沙溶液,交替噴施2次-3次即可,以促使苗木提高木質(zhì)化,增強抗寒能力,便于苗木越冬。一般一年苗高可以長到50cm以上。3
6.2 間苗、補苗
中華杜英種子育苗出苗率較高,但由于人為下種的原因,造成出苗不整齊,稀密不均的現(xiàn)象,因此必須通過間苗和補苗來調(diào)整苗木的密度,保證每株苗木的營養(yǎng)需要,使幼苗茁壯成長。在苗木長到10cm左右時進行間苗、補苗。間苗、補苗應(yīng)與除草結(jié)合進行,應(yīng)在苗圃除草干凈后,選擇陰雨天進行。根據(jù)出苗的稀密程度,控制在每平方米40-60株的基礎(chǔ)上,將間下的健壯苗木植入苗圃出苗較稀的地塊。如果間出的健壯苗木太多,則可以找另一塊苗床進行培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間苗、補苗好后,應(yīng)對苗圃進行噴水一次,以保證苗木根系的充分濕潤。3
7 苗木出圃
經(jīng)過一年的培育,中華杜英苗高可達50cm以上。第二年春即可出圃造林。如果要培養(yǎng)綠化大苗,則在第二年早春移植分栽,擴大株行距培養(yǎng),移植同樣也選擇在陰雨天進行,株行距應(yīng)在1m×1m左右,并適當疏剪部分的枝葉,這樣移植后的成活率是比較高的,一般在90%以上。隨著城鎮(zhèn)建設(shè)的發(fā)展,改善環(huán)境、綠化美化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在城市綠化中,要想選擇成活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樹種,就必須充分利用優(yōu)良鄉(xiāng)土的樹種,這是由于鄉(xiāng)土樹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水土適應(yīng)性。中華杜英就是貴州鄉(xiāng)土樹種中較為優(yōu)秀的綠化樹種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