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耳根,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中華錐花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的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具有利尿消腫之功效。常用于腎炎,水腫。
入藥部位根。
性味味苦,性涼。
功效利尿消腫。
主治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5g。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4-80cm。莖直立,上部四棱形,下部近木質(zhì),密被星狀絨毛。葉對生;葉柄長2-6cm,密被星狀絨毛;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3cm,寬2-7cm,先端鈍,基部鈍和圓形,邊緣具不等大的粗齒或幾全緣,上面密被星狀柔毛和鈍或圓形,邊緣具不等大的粗齒或幾全緣,上面密被星狀柔毛和短硬毛,下面密被星狀絨毛。聚傘花序具4-多花,單生或組成圓錐花序,腋生或生于莖的基部,苞片形或披針形,長11-16mm,下面被星狀短毛;小苞片線形,長度不超過苞片,花萼狹鐘形,長12-13mm,外面密被星狀毛,萼齒5。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花冠淺黃或白色,長約5.2cm,外面疏被微柔毛,內(nèi)面無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倒卵形,邊緣為不規(guī)則波狀,側(cè)裂片卵圓形,邊緣微波狀;雄蕊4,前對較長。具微柔毛,藥三棱形,長約4mm,褐色,具小突起。花期7-8月,果期8-12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拔460-650m的山谷濕地密林下。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