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血精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血精,中醫(yī)病名。是指因熱入精室、脾腎氣虛所引起的精室血絡受損、血溢脈外,隨精而出的腎系疾病。臨床表現(xiàn)以精液呈粉紅色、紅色、棕紅色或帶有血絲為主要表現(xiàn)。西醫(yī)則稱為精囊炎。本病預后良好,經及時準確治療多能治愈。慢性精囊炎易反復發(fā)作,致陽萎、不射精癥等,并伴隨一系列精神癥狀的出現(xiàn)。

名詞解釋是指因熱入精室、脾腎氣虛所引起的精室血絡受損、血溢脈外,隨精而出的腎系疾病。臨床以精液呈粉紅色、紅色、棕紅色或帶有血絲為主要表現(xiàn)。

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根據本病臨床表現(xiàn)及特點,與西醫(yī)病名精囊炎基本相同。

病因本病的主要病因有五方面:(1)外感濕熱熱毒或寒濕,郁而化熱,濕熱火毒之邪循經下注,擾及精室,精室血絡受損,熱迫血行而見精血俱出。 (2)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脾氣虧虛,氣不攝血;或過食辛辣肥甘之品,濕熱熱毒內生,熱擾精室,均可造成血精。 (3)恣情縱欲房勞過度,以致腎虛精虧,封藏固攝失職;或腎精虧虛,陰虛火旺,虛火擾及精室,造成血精。 (4)陰部手術或外傷,精室血絡受損,血不歸經,溢于精室,精血夾雜而出。 (5)生殖器官疾病日久不愈,久病人絡,氣血瘀滯,血行不暢,阻滯精道,精液與瘀血互結而成本病。

病機中醫(yī)認為血精主要為熱擾精室、絡破血溢,或脾腎虧虛、氣不攝血所致,病變部位主要為下焦精室血絡受損。血精的病變部位在下焦精室。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精室血絡受損均可出現(xiàn)血精。氣若失固攝,血溢脈外,精血互結,性交時則血隨精泄,亦見血精。其病有虛實之分,實證多為濕熱火毒之邪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滯,血不歸經。虛證多為脾腎虧虛,氣虛不能攝血,血溢脈外。其病機主要為火熱迫血,氣虛不攝和瘀血阻滯三個方面。

診查要點診斷依據分清緩急精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者,起病急,有高熱、惡寒,局部疼痛劇烈等熱毒蘊結的臨床表現(xiàn);慢性者,病情遷延不愈,血精反復出現(xiàn),有的僅見射精疼痛和血精二癥,無其它不適。

病證鑒別1.血精與尿血

尿血排尿時尿中有血塊,或鏡下見紅細胞,但排精時無精血相混,精液于鏡下未見紅細胞。

2.血精與精濁

精濁以尿道口滴白,排尿不暢,會陰部墜脹不適為主癥??捎信啪珪r會陰部脹痛或加重,但排出精液為白色,或淡黃色,顯微鏡檢精液中含有大量白細胞,少有紅細胞。

相關檢查診斷本病還可依據精液常規(guī)化驗,可發(fā)現(xiàn)精液中有紅細胞,若出現(xiàn)白細胞、膿細胞則多為炎癥引起。必要時可做前列腺液、尿液檢查,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超聲、X光檢查,以協(xié)助對原發(fā)病的診斷。總之,血精只要根據臨床癥狀和精液化驗即可確診。

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本病清虛實血精的病因較多,病機復雜,臨床表現(xiàn)又有輕重緩急之不同,可概括為虛實二個方面,注意分清虛實論治,則可執(zhí)簡馭繁。實證多為濕熱火毒之邪下擾精室,絡破血溢而成,臨床以青壯年和血精初期為主。癥見發(fā)病急,精液多為鮮紅色,伴會陰、睪丸、下腹部疼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便干溲赤,舌紅,苔黃,脈數。虛證多為脾腎虧虛,氣虛不攝,血不歸經而成。臨床以年老體衰、久病正虛者為主,癥見發(fā)病較緩,病程較長,精液多為淡紅或暗紅色,伴會陰睪丸或下腹部隱痛,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腰酸,脈沉細無力。

證治分類1.濕熱下注證

主證:精液暗紅而粘稠,射精時伴有疼痛感,小腹、會陰、睪丸、腰骶部脹痛,頭暈煩躁,口苦咽干,面紅目赤。胸脘痞滿,大便干結或熱瀉,小便赤澀刺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或八正散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梔子、柴胡、黃芩、黃柏、澤瀉、車前子、滑石、木通、當歸、生地、甘草。

2.陰虛火旺證

主證:精液呈鮮紅色,或伴射精疼痛,陰部墜脹不適,腰骶酸痛,頭暈耳鳴,心煩失眠,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瀉火,涼血安絡。

代表方:知柏地黃丸合二至丸加減。

常用藥:地黃、丹皮、山茱萸、山藥、知母、黃柏、澤瀉、茯苓、女貞子、旱蓮。

3.瘀血阻滯證

主證:精液呈暗紅色,或挾有小血塊,外陰、會陰、小腹疼痛,并有明顯外傷病史,舌質暗或有淤點,脈澀。

治法:活血止血,化瘀通絡。

代表方:桃紅四物湯加減。

常用藥:地黃、當歸、赤芍、川芎、血歸、桃仁、紅花。

4.脾腎氣虛證

主證:精液清稀呈淡紅色,性欲減退,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動則氣促,腰骶酸痛,食少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胖,苔白,脈沉而弱。

治法:補腎健脾,益氣止血。

代表方:大補元煎加減。

常用藥:山藥、人參、熟地、當歸、杜仲、枸杞子、山茱萸、甘草。

其他療法針灸療法:常用穴中極、大溪、太沖、腎俞、上髎、次髎、血海、會陰、曲骨。治法實證宜用瀉法,虛證用補法。每日1次,10天為1療程。辨證選穴陰虛火旺者,以肝腎經穴位為主,取中極、陰陵泉、三陰交、太沖、會陰,用瀉法。瘀血阻滯者,以膀胱經穴位為主,取次髎、上髎、委中、中極,用瀉法。脾腎氣虛者,以脾腎經穴位為主,腎俞、脾俞、太溪、足三里、氣海,用補法。以上各型均可加會陰、血海穴。

轉歸預后血精可發(fā)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齡的男性,以青壯年性活動旺盛時期為多見,因這段時期性欲旺盛,性活動頻繁,易造成生殖器官充血水腫,一旦出現(xiàn)血管破裂則會引起血精。另外,春夏季性欲旺盛,性活動較強,也易誘發(fā)血精。血精患者若注意控制性活動,及時進行治療,多可治愈,其預后良好。需查清血精原因,對老年久治不愈者尤應注意。若屬泌尿生殖器官腫瘤,應及早進行手術,以防病情進一步惡化。

預防調護1.解除思想負擔,樹立治療信心,保持心情舒暢。

2.注意生殖器官衛(wèi)生,禁忌不潔性交,節(jié)制性生活,減少陰莖勃起次數,治療期間應停止性生活。

3.加強營養(yǎng),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煙酒。

4.加強體質,注意勞逸結合,禁忌騎自行車、騎馬,減少對會陰局部的壓迫。

文獻摘要1.《諸病源候論》,稱為“精血?!?

2.《諸病源候論·虛勞精血出候》說:“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虛勞則生七傷六極,氣血俱損,腎家偏虛,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p>

3.《證治要訣·遺精》說:“失精夢泄……見赤濁亦自熱而得?!?/p>

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劉清泉 - 主任醫(y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